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发展战略本质

企业发展战略本质

一、战略本质。

我们在探讨企业发展战略本质之前,首先探讨一下战略本质。

大家知道,“战略”这个概念最初只应用于军事领域。

那么,军事领域里的“战略”指的是什么呢?迄今为止,人们对“战略”众说纷纭,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

我认为之所以发生这种困难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把一个简单的概念搞复杂了。

其实,“战略”是一个复合词,是“战”+“略”,是对“战争谋略”的简称,或者说人们把“战争谋略”简称为“战略”。

对“战争”这个概念用不着讨论,因为大家都明白它的意思。

关键是要把“谋略”搞清楚。

那么什么是“谋略”呢?我认为:谋略首先是一种计谋,但不是一般的计谋,是大计谋,是对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战略是对战争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二、战略与战术。

战略与战术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谁都离不开谁。

战略是相对于战术而言的,战术是相对于战略而言的。

理解了战术就容易理解战略,反过来也一样。

在战争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各参战方都会尽量地使用计谋。

孙子说“上兵伐谋”,就是主张打仗要用计谋。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讲的都是计谋。

计谋有大有小,大的计谋是战略,小的计谋是战术。

刘备“三顾茅庐”会见了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根据地,对内变革
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计谋。

这次谈话就是着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计谋是战略,而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连营等计谋都是战术。

战略与战术的区别有三个:第一个区别是战略针对整体性问题,战术针对局部性问题;第二个区别是战略针对长期性问题,战术针对短期性问题;第三个区别是战略针对基本性问题,战术针对具体性问题。

三、企业战略本质。

美国的安索夫1965年发表了《企业战略》,后来又发表了《论》。

从此以后,“战略”这个概念就开始在企业领域使用了。

这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四十年来,全球企业实践活动之所以蓬勃发展,与安索夫的理论创新是分不开的。

那么,什么是“企业战略”呢?人们对“企业战略”的定义也是不统一的。

我认为:企业战略其实就是企业谋略,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战略”的本义是战争谋略,而在“企业战略”中,“战略”的本义已经被引申了,引申义成了谋略。

“企业战略”重在一个“略”字,而这个“略”字就是谋略。

我们要关注“企业战略”中的“略”字,不要光盯着那个“战”字,因为在经济领域不存在战争。

只有这样注释“企业战略”这个概念才容易理解,才能够准确地把握“企业战略”的本质。

企业计谋也有大小之分:大的企业计谋是企业战略,小的企业计谋是企业战术。

企业战略谋划的是企业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而企业战术谋划的是企业的局部性、短期性、具体性问题。

大家知道,在企业领域很少有人使用“企业战术”这个概念。

虽然很少有人提到企业战术,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企业计谋不能有大无小,企业不能只谋划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不谋划局部性、短期性、具体性问题。

既然企业大计谋是企业战略,那么企业小计谋就只能是企业战术了。

台湾有位专家在十年前就特别重视“企业战术”,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不过,他强调企业战术有些过头,说企业战术比企业战略还重要。

战略重要还是战术重要?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兼顾的问题。

毛主席说过,我们过去打胜仗靠的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他可没说打胜仗只靠灵活机动的战略,更没说打仗只靠灵活机动的战术。

只有把战略、战术都用好了才能打胜仗。

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接受台湾这位专家的全部观点,但是还是要感谢他,是他提出了“企业战术”这个概念,并且对企业战术做了详细的论述。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理论贡献。

四、企业战略种类。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

企业战略是层出不穷的,例如信息化就是一个全新的战略。

企业战略虽然有多种,但基本属性是相同的,都
是对企业的谋略,都是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例如:企业竞争战略是对企业竞争的谋略,是对企业竞争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企业营销战略是对企业营销的谋略,是对企业营销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企业技术开发战略是对企业技术开发的谋略,是对企业技术开发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企业人才战略是对企业人才开发的谋略,是对企业人才开发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以此类推,都是一样的。

各种企业战略有同也有异,相同的是基本属性,不同的是谋划问题的层次与角度。

总之,无论哪个方面的计谋,只要涉及的是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就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

随机读管理故事:《跳槽》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

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

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

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

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

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

一个人的工作,永远只是为自己的简历。

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