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讨培训“满”载而归
——高考语文研讨培训心得
尹宗义
我主持“2018年语文学科高三复习备考研讨培训活动”时说,昨天广东专家在我们的瓶子里装满了乒乓球,好像已满满的。
其实,我们再往里装一些小石子、沙子和水,完全可能。
今天早上,我们就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一些细加工的活儿,真正让大家“满”载而归。
一
此时坐在台上娓娓道来的孙老师,有名师风范,讲得从容不迫,得心应手。
我不禁感叹,孙老师近来成长很快,从参加省市课赛、上交流课到主持教研活动、把关毕业班,促进孙老师迅速成长。
今年市内的高考语文备考研讨培训会特别邀请孙老师从阅卷需求的角度介绍备考策略。
她通过答题卡图片对比,号召大家学习“衡水体”,增加答题卡的颜值。
孙老师介绍了自己如何利用“手机+视频剪辑小软件”制作微课的做法,完成精讲100篇文言文的任务;介绍组织学生收看《新闻周刊》,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现实生活,积累作文素材;组织学生观看人物传记、《唐之韵》《宋之韵》《百年巨匠》,接受人性美德、传统文化的熏陶。
观看后组织对应的练笔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孙老师最后以这句话与诸君共勉:“为师者,积富于心,博学睿智,可求教,可切磋,智慧共享;师友一体,学问感情整合,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二
正在备考建模的云天化中学,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
我们听左老师的讲座,可以看到一所名校越来越好的内在因素。
虽然现在还在2017年,但学校已大胆预测2018年高考的趋势,比如考查新闻类的可能性增大,应该加大备考力度。
在大数字时代,备考需要实证,教研需要实证,从经验与感觉的层面提升,走向科学备考,是云天化中学传递的信号。
与昆明名校联考,不仅找到参照对象,而且统一分析数据,站在更宽阔的平台上,找到发力点、突破点。
左老师在讲实用性文本升格策略时,提出文本阅读要活生生整体阅读,实现快速阅读,学会分析文本结构,抓住关键句,剥离事实句段,实现快速阅读的目的。
要加强学生读图(表格、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流程图、思维导图)能力的培养,抓住细节,将图表与文字比对理解,学会积累关键词,比如增加、减少、比例等,选项的错误点往往在这些关键词上。
特别是思维导图要重点注意,因为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来看,思维训练是一个重点。
在备考复习中,应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树,搭建宏观框架,至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