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压桩技术交底

静压桩技术交底

5)接桩:当下一节桩压到露出地面 0.5~1。0M 时,应接上一节桩。接桩时上下段桩 得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得 0.1%。
6)送桩:采用送桩器,在送桩之前,应预先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作明显标记, 再用水准仪严格控制桩顶标高。
7)终压:采用设计压桩力为进行压桩,最后三阵累计沉降量≤20mm 终止压桩。 8)截桩:若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值时则要截桩,以便桩机移 位、 9)压桩或送桩时应按有关标准做好桩号、桩型号与尺寸、制桩日期、地表标高、桩 顶标高,垂直度偏差原始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 五、桩身连接工艺 (一)、静压抗拔管桩啮合连接工艺
将上下接头板清理干净,对桩端口铁件进行除锈。具体连接工艺详见 10G409 第49~ 50 页。
(二)、静压承压预制管桩焊接工艺 1、焊口清洁:清除焊接接头 30mm范围内得水份、铁锈、油脂、尘土等物,直至露出金 属光泽。 2。定位焊:定位焊缝与定位板得个数相同,长度为 10~80mm沿圆周均匀分部。 3.焊前焊工需做到: (1)焊条得外观质量及出厂日期要符合要求、(2)焊机经调试能正常工作,且工作电压 稳定。 4、焊接工艺 1)将待接得上桩吊入定位板内就位并调直后,用焊枪在接缝四周内均匀对称电焊 4~6 点,待上、下接桩固定后拆除挡板,再正式施焊,接头处如有空隙,应采用锲形铁片全部填实 焊牢。 2)焊接层数不少于2层,焊条选用 E43型焊条,焊接时,宜分层对称进行。焊后应清除 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 3)焊接时电流强度应与所选用得焊机与焊条相匹配,管桩接头焊缝坡口根部主焊缝表 面得最短距离不应小于 12mm。 5、焊好得焊接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能继续沉桩。自然冷却事件不宜少于 8 分钟,严禁 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沉、 (三)、预制方桩焊接角钢工艺 1、预埋方桩得铁件用保持清洁,上下节桩之间得间隙应用接桩角钢 L100×12 填实焊 牢,角钢长度为 400mm。 2.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施焊。焊接应连 续饱满,焊缝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桩接头焊接完后,焊接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 1 分钟以上方可继续沉桩。 具体连接工艺详见闽 2004G106 第 22~24 页施工。 六、沉桩时注意事项 1。因压桩机自重很大,对地面承载力要求较高,故在地面松软处施工时要及时采取加 固措施,以确保压桩机得平衡、 2、压入力由压力表反映,在压桩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与压力表读数得关系, 以判断桩得质量及承载力。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要停机,对地质资料进行分 析,瞧就是否遇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情况等、 3、桩压入过程中,需随时用两台经纬仪从正面与侧面校正其垂直度,确保桩得垂直度 偏差小于 0、5%、 4、D-1~D—4栋楼周边桩得施工要进行引孔,根据设计要求,预引孔得孔径应略小 于桩径,深度为桩长得三分之二。 5。桩顶标高得控制,宁高勿低,尽量避免接桩。 6.沉桩以贯入度为主控制,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 七、压桩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 1。对于临时路基下或埋入泥土较浅得块石先用挖机进行掏挖后再压桩;埋入土体较深 得块石或孤石,要先用冲孔钻机进行冲孔。 2遇地下障碍物导致桩身倾斜超过允许范围、桩身破裂或桩本身得质量问题。及时通 知监理、业主商量处理方法。然后桩位做好标记,将装机移到下一桩位进行下一根桩基施 工。 3.地下遇障碍物导致桩身倾斜超过允许范围,造成桩移位。应在不损坏桩身得前提下
设计要求该型桩桩端进入⑦—2散体状强风化岩层≥1m。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80,管 桩端头板详闽 2012-G—124 第 19~20 页,管桩与承台得连接详第 26~28页,桩尖采用十 字型封闭式钢桩尖。抗拔管桩桩身连接采用机械快速接头(啮合接头)连接。抗拔管桩内孔 孔底要求灌 2m 高得 C35 得封底砼,桩顶砼填芯高度为 3m,填芯砼为 C40微膨胀砼。与承 台连接主筋为622,抗拔管桩桩身主筋锚入承台内不小于 40d。有效桩顶伸入承台≥100mm。 抗拔管桩有效桩长大于 15m,接桩位置应相互错开,避免在同一水平面上接桩。
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100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4200KN,单桩水 平承载力特征值为 53KN。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 320KN,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 准值为 640KN。设计压桩力为4500KN,终压标准:最后三阵累计沉降量≤20mm终止压 桩、 二、施工条件
1。认真处理高空、地上与地下障碍物、 2、对压桩周围 4—6m 以内得整个区域及桩机行驶线范围内得场地进行平整、夯实。 在桩架移动路线上,地面坡度不得大于 1%。 3、压桩区域与道路近旁排水通畅、
2.静压承压预制管桩:PHC-500-125AB 型,参照闽 2012-G-124 施工。地下室 D-5、D-10~D-14、D—17~D—23 共 13 栋楼桩基全部采用该桩型,桩基总数为2801 根。
设计要求桩端进入⑦—2 散体状强风化岩层≥1m。桩身砼强度等级为 C80,管桩端头 板详闽 2012-G-124 第 19~20页,管桩与承台得连接详第 26~28 页。桩尖采用十字 型封闭式钢桩尖,内孔孔底灌 2m 高得C35 得封底砼。桩顶砼填芯高度为1.5m,与承台连接 得主筋为 618,主筋锚入承台得长度≥LaE,有效桩顶伸入承台≥100mm、桩长 13m~26m,接桩 位置应相互错开,避免在同一水平面上接桩。
放桩身进行对桩。上下两节端头板对齐并初步调整垂直后,然后采用机械快速接头(啮合接 头)连接。然后再次进行垂直度得调整,调整完毕后继续压桩、如果有多节管桩,重复以上 工序即可。
6.送桩 当桩顶设计标高较自然地面低时必须进行送桩、送桩时选用得送桩器得外形尺寸要与 所压桩得外形尺寸相匹配,并且要有足够得强度与刚度,一般为一圆形钢柱体。送桩时,送 桩器得轴线要与桩身相吻合。送桩器上根据测定得局部地面标高,事先要标出送桩深度,通 过在现场得水准仪跟踪观测,准确地将送桩送至设计标高、 7.终压 采用设计压桩力进行压桩,最后三阵累计沉降量≤20mm终止压桩。 8、截桩 当管桩露出地面或未能送到设计桩顶标高时,需要截桩、截桩要求必须用专门得截桩 器,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冲撞。 (二)、静压承压预制管桩得施工工艺 静压预制管桩得施工工艺得与抗拔预制管桩得施工工艺基本一样,只就是接桩得工艺 不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三)、静压预制方桩得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静压桩得施工程序为: 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喂桩至桩机前——安装桩尖——吊桩——桩身对中调直 —-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测量贯入度——终止压桩--桩质量检 验——切割桩头。 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静压桩施工工艺分为定位、安装桩尖、桩就位对中调直、压桩、接桩、再压桩、送 桩等过程。 1)放线定位:在施工现场不受沉桩作业影响得地方设置轴线控制点,然后按设计图纸 测放点位,并进行标识。
设计要求桩端进入⑦-2 散体状强风化岩层≥1m、桩身砼强度等级为 C45,有效桩长 为 17m~27m。施工中应结合地勘报告合理配桩,避免在同一标高处接桩。根据设计要求, 破桩后,保留原桩主筋,并伸入承台≥700mm,有效桩顶伸入承台≥100mm、
预制方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100KN,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4 200KN。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为53KN,设计压桩力为 4500KN,终压标准:最后三阵累计 沉降量≦20mm终止压桩、
2)桩位复核:桩机就位前,记录员要根据图示尺寸复核桩位就是否正确,若桩位偏差 超过规范要求,必需重新测放桩位。
3)桩机就位:压桩机就位前,应对中桩位,垂直、稳定、确保施工中不倾斜、移动,桩 机应平衡架在压桩部位,压桩机得施工按有关程序进行。
4)压桩:利用夹紧器得浮顶增力原理,夹紧预制桩,用压桩油泵得压力将桩压入地下, 每次压桩行程为2m。当压完第一行程后放松夹紧器装置,用压桩油缸提起夹紧器,当夹紧 器到位后,再次夹紧桩,如此循环、
4。压桩 1)压桩前,根据工程情况制定合理得压桩顺序,减少挤土效应,施工时按照压桩顺序 组织施工。 2)压桩前在每节单桩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得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得入土深度及记 录对应压力值,并通过实地高程测量,在送桩器上做好最后 1m 及最终送桩深度标记,通过水 准仪配合控制。 3)在压桩开始阶段,压桩速度不能过快,应根据地质报告显示得土质情况选择压桩速 度,一般以 2、0m-3.0m/min速度为宜。在初期2—3m 得压桩范围内应重点观察控 制状身、机架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应重点放在第一节桩上,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得 0。 5%、并在压桩过程中需要经常观测桩身就是否发生位移、偏移等情况并做好过程记录,并 详细记录每入土 1 米时压力表得压力值、 4)压桩前最好将地表下得障碍物探明并清除干净,以免桩身移位倾斜。 5)采用抱压式桩机时,夹具应避开桩身两侧合缝位置,桩身抱压压桩力不得超过桩身 允许抱压力、 5。接桩 将首节管桩压至桩头距地面0、5—1.0m 左右高度时停止压桩,将孔底灌入 2m 高得 C 35得封底砼后,开始接桩作业。接桩前将上下桩端头板用钢丝刷清除浮锈及泥污,然后下
技术交底书
单 位 工 程 名 称 锦川小区一期项目 D 组团工程 交 底 部 位 D 组 团 地 下 室 桩 基
工程编号
交底时间
一、桩基工程设计概况 本工程桩基工程设计有三种桩型:
1.静压预制方桩:AZH45—C 型,按闽 2004G106 得第 32 页、41 页、42页施工;方桩得 连接按第 22~24 页施工、地下室 D—15、D—16 两栋楼桩基采用该桩型,总根数为 403 根、
管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100KN,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4200KN,单桩水平 承载力特征值为 53KN、设计压桩力为 4500KN,终压标准:最后三阵累计沉降量≤20mm 终止压桩。
3.静压抗拔预制管桩:PHC-500-125AB型,参照闽 2012—G-124施工。地下室 车库、车道、及附楼桩基全部采用该型桩,桩基总数2287 根。
4。在压桩现场或附近设置水准点,用以检查桩得入土深度、 5。管桩得制作、吊装、运输及验收应符合产品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得 规定,方桩也要符合相应得国家标准。施工前质安环部对进场得预应力管桩及预制方桩进 行全面检查,查瞧合格证就是否齐全,资料就是否完备,并对管桩与方桩得实体进行检查, 对无产品合格证或实体有质量问题得预制桩一律不得使用、管桩与方桩得混凝土必须达到 设计强度及龄期后方可沉桩。 6、准备好桩基工程沉桩记录与隐蔽(接桩部位、封底砼等)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 好现场管理人员做好记录与通知监理人员现场旁站。 三、材料、机械、物质准备 1.成品桩由机电物质部采购,计划经营部合同管理,质安环部与机电物质部现场验 收。 2。吊机、压桩机、焊丝、电焊机等由桩基队提供、 3、啮合接头及其器具、方桩焊接角钢、枕木、150 升搅拌机、全站仪、经纬仪等由 机电物质部采购、 4.砂石,水泥等现场必备材料有机电物质部采购。 5。装载机、挖机由工程部管理人员现场调度、 四、施工工艺 (一)、预制抗拔管桩施工工艺 施工程序为:测量定位→装机就位→喂桩→压桩→接桩→送桩→成桩→转移桩机 1.测量定位 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及设计院交桩点位,将坐标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按标准设置要求布 设在施工现场,标准控制点数量满足施工需要及测量点间互相复核得需要,然后依据设计 图纸精确算出尺寸关系或各桩位坐标,对桩位进行精确测放。桩位放出后,在中心采用 30cm 长Ф8 钢筋或者竹筷插入土中,根据需要做好标识。 2。桩机就位 在对施工场地内得表层土质试压后,确保承载力满足静压机械施工及移动过程中不至 于出现沉陷,对局部软土层可采用事先换填处理或采用整块钢板铺垫作业、 桩机进场后,检查各部件及仪表就是否灵敏有效,确保设备运转安全、正常后,按照压 桩顺序,移动调整桩机对位、调平、调直。 3、管桩得验收、堆放、吊运及插桩 1)管桩得进场验收 管桩进场后,应按照《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2012-G-124)得标准对管桩得外观、 桩径、长度、壁厚、桩身弯曲度、桩端头板得平整度、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得材料标识等 按规范进行验收(详见表8、3),并审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根据设 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等级不符合要求得管桩清退出场。 2)管桩得堆放 现场管桩堆放场地应平整,采用枕木按二点法做相应支垫,且支撑点大致在同一水平 面上,见图-1。当管桩在场地内堆放时,不宜超过4层;当在桩位附近准备施工时宜单层放 置,且必须设枕木、管桩堆放要按照不同长度分类堆放,以免调运施工过程中发生差错。 管桩在现场堆放后,需要二次倒运时,易采用吊机及平板车配合操作、如场地条件不具 备时,采用拖拽得方式,需要采用滚木或者对桩头端头板采取一定得保护措施,以免在硬化 地面上滑动时磨损套箍及端头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