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高一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高一年级全体任课教师感谢你们对胡各庄中学的信任,让我们共同教育你的孩子,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教育好你的孩子。
在学校我们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耐心解答学生的每一个疑难问题。
我们不怕学生的无数次的请教,就担心学生不来问一次。
可能孩子知识基础不同,努力程度不同,思想意识不同,结果就有了天壤之别。
因此,家长、老师更应该齐心协力,共同鼓励孩子,督促孩子,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现在高中生活开始了,为了使你们的孩子拥有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使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开开心心回家去。
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学校提出几点要求,请家长们配合执行。
1、严格执行和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规定。
走读生每天早上6:40准时到校,夏季的放学时间是17:50,冬季的放学时间是17:20;住宿学生基本上是两周回家一次,周一早7:30前到校,第二周周五下午15:30放学后离校(特殊情况除外)。
请您监督您的孩子按时到校,做到不迟到、不过早来校,放学按时回家,以防在途中发生意外。
2、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
教育子女有事必须向学校请假,不准私自外出或擅自离校或不到校。
凡属正常上课期间,学生在校因病或因特殊事件须需要回家,需家长为学生请假并亲自来校接孩子回家,因以往出现过学生为了出校玩,请人冒充家长为学生请假,为此,学校特意统计了学生家长的电话信息,如果家长的电话号码更换时,请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另外孩子病好后送其回校,请家长电话或短信通知班主任,因以往回校出现过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门口,结果孩子并没有进校上课,而是转身去了网吧,在网吧玩了两天,直至班主任感觉该生请假时间过长,与家长联系时才发现此情况。
3、家长看望学生
家长可能会不放心孩子在学校的各项情况,想到学校来探望孩子,如果您中午来学校探望,请您最好是在11点之前与班主任联系,班主任能够及时的通知学生,11点后联系老师有可能已经下班,最好能够在课间的时间,如7:50至8:00点,8:50至9:00点,9点50至10:10、10:50至11:00点,与班主任联系,以免赶上班主任老师正给学生上课,不方便接电话,耽误您的事情,接电话影响学生学习。
4、注意交通安全。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规范文明交通行为,不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马路,不跨越道路隔离护栏,不骑无刹车装置的自行车(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不骑车载人(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不乘坐无牌无证和超速超员等无安全保障的车辆,
不在道路上追车、嬉戏或抛物击车,乘坐校车等车辆时不要将头、手等身体部位伸出窗外。
5、注意饮食卫生。
熟悉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到无证经营的流动摊点购买食品,不吃来源不明、标签不清、变质过期、无卫生保障的劣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流感预防工作。
6、注意节假日监护。
家长应加强对子女在双休日、节假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防止子女在此期间单独外出游玩,或在没有家长陪同下单独私自结伴去旅游、游泳、登山等,外出要经家长许可并保持联络。
时刻把子女的安全装在心中,让孩子们远离意外伤害,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学生是学校与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此,向各位家长提几点建议。
1、教育子女不要把手机、MP3、MP4等电子产品带进校园。
手机在校园内很容易引发谈恋爱、作弊、看小说、玩游戏等现象,“学生不得将手机、随声听、MP3、MP4等电子产品带进校园”是学校的一条纪律,违反校纪将要受到学校的处罚,所以请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和纪律意识。
2、教育子女穿好校服、佩戴好校徽。
校服与校徽是学生的身份象征,也是学生仪容仪表的主体形象,对校园和谐和校风学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对校园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所以请家长要教育子女随时穿好校服,佩戴好校徽,不在校服校徽上涂画或张贴。
3、教育子女注重仪容仪表。
部分高一学生存在留长发、染发、戴首饰、化妆、穿奇装异服等不符中学生形象的现象。
所以请家长要留意子女的仪表变化,并加以正确引导。
如仪容仪表检查不合格命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完不成的有家长配合完成整改。
4、教育子女要正直、单纯,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成材必先成人,所以请家长教育孩子要懂礼貌,讲文明,遇事要冷静,多做自我批评,互谅互让,不要意气用事,盲目冲动,干出傻事。
5、教育子女敢于吃苦,并正确看待子女的成绩。
成绩和名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学习情况,家长应该和子女一起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下次能有所提高。
同时教导孩子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向他们灌输一种思想:快乐的高中生活,充实的高中生活,有意义的高中生活!
请家长给孩子写一个鼓励的话:
高一年级部
2016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