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成语故事有感10篇

读成语故事有感10篇

读成语故事有感10篇
《成语故事》里的成语故事多不胜数,这本读物,它不止有对成语由来的小故事,对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详细的解说之外,还增设了历史典故,人物介绍和小知识等小栏目。

让我们在认识成语的同时对当时的背景与学者的认识加深巩固。

“妒贤嫉能”这个故事写出了项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得到天下,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古至今,不赏识人才的人,都是失败者。

“程门立雪”更是印象深刻,因为看了《恰同学少年》的缘故,看到了毛爷爷借鉴前人“袁门立雨”,在外人看来是可笑的,为什么一定要一动不动呢?特别是“程门立雪”,杨时和游酢,因为老师睡着了就一直站在门口,下雪也不进去,这种行为其实可以称为“愚昧”,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半对半错,毕竟是初次登门拜访,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而且古代的思想和我们不一样,因此评论的话还是少说为妙,他们的老师也都被这精神感动了。

有个“名落孙山”的故事让我苦笑不得,讲述的是一个叫孙山的人和同乡去考科举,结果自己最后一名,而同乡没有居榜上,结果回到家,同乡的父亲问他儿子的成绩,孙山还委婉得意的说最后一名是自己,你儿子榜上无名。

趁机显露了自己的才华,但其实在别人看来,滑稽了点。

一个又一个的成语,只是短短数十字,却全都蕴涵大道
理,“勤能补拙”,既然我的基础不好,就要“亡羊补牢”了!
今天,我读完了整本成语故事书,使我深有感触。

我知道了许多成语的由来,懂得了在什么地方,应该运用什么成语。

比如:“一字千金”用在形容诗文精妙,具有极高的价值,“四面楚歌”形容遭遇到极端的困难,“十面埋伏”来形容稳扎稳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来形容纯正的爱情。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在成语故事里,我还学到了李白的一首诗:“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中,我对千金一笑最感兴趣。

西周末代帝王周幽王是个很好色的人。

于是,褒珦的儿子洪德就在褒村买到一个绝代美女,取名褒姒,献给周幽王。

周幽王看见褒姒长得如花似玉,非常高兴,便每日与褒姒寻欢作乐,但褒姒从来不笑。

周幽王于是下令,谁能博美人一笑者,赏之以千金。

有奸臣建议,说先王时期建立的防外侵用的烽火台,一处点燃四处
均相应,诸侯各国都搬兵来救。

周幽王采纳后与褒姒高台观看,见诸侯各国忙忙碌碌赶到,发现受骗,褒姒果然大笑。

当然,此后有外侵时,周幽王点烽火求救时,结果没人来帮忙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的道理是:1、人应该守信,正如俗语所说:“一朝说假话,一世无人信。

”2、做人不能贪图美色。

《成语故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华。

《成语故事》是能让人从中学到不少东西的一本好书。

《愚公移山》,虽然,愚公和磨铁棒的老奶奶看上去好像不是那么“聪明”,
但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搬走“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才会感动少年时的李白,让历史上多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为悠久而灿烂的中国文学留下的光辉的一笔。

这几天我在读《成语故事》这本书,读着读着,不知不觉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又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有巧夺天工的神话故事;富含真理的寓言故事。

这是一本蕴含了许多成语的﹑充满知识的书。

这里面有大义灭亲﹑画饼充饥﹑井底之蛙﹑黔驴技穷
﹑卧薪尝胆等等。

我最喜欢其中的卧薪尝胆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先苦后甜。

这个故事讲得是吴越两国在春秋末期为争取天下霸权,在夫椒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被俘,吴王夫差认为要完成霸业,必须要宽宏大量。

就没杀越王勾践。

没想到几十年后,越往东山再起,逼死了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后来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越王勾践是多么忍辱负重、老谋深算的一个人啊!勾践为了打败吴王夫差,睡在柴草当中,吃粗茶淡饭;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吃饭睡觉都要舔尝苦胆;为了打败吴王夫差和战士们同睡同起;为了打败吴王,他放下身段,不耻下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

越王勾践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人要忍辱负重、不耻下问。

读完了整本书,这本书启示了我:人生就像大海,困难、挫折与艰辛,不过是海岸上泛起的一朵朵小小的浪花。

这些故事,有的可笑,有的感人,但都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明白了事理。

也得到了好多的忠告和提醒。

受益匪浅。

今天晚上我同爸爸一起读了寓言故事书中的一个成语故事,叫做《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小孩叫曹冲,他很聪明,遇到问题会仔细观察,动脑筋思考,最后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聪明的孩子。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中的《瓮中捉鳖》,这个故事主要讲北宋末年,梁山泊好汉在山东起义,拥戴宋江为起义首领。

起义军纪律严明,杀富济贫,镇压土豪劣绅,屡屡挫败朝廷讨伐的军队,声威振天下,老百姓拍手叫好。

在梁山泊大寨不远的山下,有个杏花庄。

庄上有个小酒店,酒店的老汉家中别无他人,只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儿,名叫满堂娇。

满堂娇长得美貌动人,与老汉相依为命。

父女俩虽不富裕,日子倒也还过得平静。

有一天,两个地痞流氓来酒店吃酒。

酒足饭饱后,不但不付酒钱,还对年轻美貌的姑娘起了歹念,强行将她抢走。

老汉刚要阻拦,就被一脚踢翻在地。

两个流氓说:“俺们是梁山好汉宋江和鲁智深,你敢不从?这小娘子陪我们两天就回来,你如声张出去,小心老命!”说罢扬长而去。

正当老汉悲愤欲绝的时候,梁山好汉李逵路过酒店。

听说宋江和鲁智深干下这等伤天害理的.事,生性耿直的他怒火中烧,决心上山找宋江和鲁智深算帐。

李逵急冲冲赶回山寨,大闹忠义堂。

当他知道错怪了宋江后,羞愧万分,命人将自己捆绑起来,向宋江赔罪。

这时,老汉来报告,说那两个恶汉又来了,被他灌醉后正在店里酣睡。

李逵兴奋地说:“来得正好,看老子瓮中捉鳖,收拾这两个坏蛋!”李逵手提板斧,火速下山,终于除掉了这两个冒充梁山好汉、败坏梁山名声的流
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冒充别人,要做好人,不做坏人更不能殴打老人。

要好好做人。

我看的书是《成语故事》,这本书写的是各个成语的由来。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好多我以前都不知道的成语的意思。

比如,“叶公好龙”里面的叶公并不是喜欢真龙;“守株待兔”是指一次好运不会第二次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狐假虎威”中的小动物并不是怕狐狸,而是怕老虎;“好逸恶劳”中郭玉给贵人们治病的时候,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是因为贵人们平时吃的是大鱼大肉,而且不爱运动,所以医治起来非常困难;“一毛不拔”是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

这本书中的故事很精彩,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很喜欢这本书。

今天我买了一本《中国成语故事》,妈妈说,只有正确地理解成语的意义,才能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它,为自己的口头交际和书面写作增添文采和活力。

这本书中精选了两百多则常用成语,简明生动,通俗易懂。

使我增加了古代社会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还从中学习借鉴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其中我最喜欢读的是“机不可失”。

这个故事讲了唐朝初年,李渊为了平定天下,就派大将李靖统率大军去攻打蜀都的萧铣。

当他的大军来到江边,只
见大浪滔天,势如千军万马,奔腾咆哮,看得人心惊胆颤。

这时候有位将军说:“等江水退了,再打过江去吧!”可李靖语气坚定地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敌军一定认为我们被江水阻隔,不会马上进攻,我们必须在他还没有调集兵马之前,趁着这江水猛涨的大好时机迅速渡过江去,攻到城下,这才是用兵的上策。

果然,在李靖的强大攻势下,萧铣被打败了。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牢牢地去把握,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否则失去了,就后悔莫及!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一定要“机不可失”。

成语故事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或幽默诙谐、充满智慧。

我拿起这本书翻了几页,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尤其是《黔驴技穷》这一篇。

这个故事特别有趣,讲过去贵州(黔)没有驴,有人运来一头,一只老虎见了以为很神奇,躲在一旁偷看。

驴叫了一声,大虎大惊,远远躲开。

然而,老虎反复观察后觉得驴并没有特殊本领,不断冒犯它。

驴非常恼怒,就去踢老虎。

老虎知道了驴的底细,咬断了驴的喉管,吃了它。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世界上有很多东西貌似很强大,样子很可怕,但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性格不同的人物:有刚正不阿的于谦,
有有志气的祖逖,还有刻苦的勾践,他们让我十分敬佩。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还可以使我们小学生增长见识,这真是一本好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