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方案改进行动计划

课堂教学方案改进行动计划

阆中市朱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四川阆中刘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师生命的舞台,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驿站。

为了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升实践智慧,成就师生幸福课堂,实现“善教乐学,幸福成长”目标,立足学校实情,制定《朱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现状分析紧迫性:朱镇中心学校现有中小学生500余人,教职工43人,其中中级教师20人,初级教师13人,未定职级的有10人;从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上教师8人,40岁以下教师28人,特别是从08年开始分到学校的特岗教师达22人,其中女同志近20人。

由于地处阆中市偏远的农村,与南部县城接壤,许多学生随父母到集镇或城市就读,近几年生源急剧下降;同时受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不便;由于我校年青教师很多参加工作在5年以内,他们的教学专业能力不强,教学基本功欠缺,好高骛远,对所从事的职业当成一份谋生的手段,思想上不想挑重担,缺乏进取心;业务上不去钻研,教研水平低;工作上按部就班,得过且过。

一部分中年教师职业倦态感严重,工作只求过得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工作带来了执行上的难度,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低下,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可以说,迅速加强教师思想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教学能力改进以迫在眉切。

必要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受前苏联教育思想影响颇深,相当大部分学校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一幅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挂图”的模式。

通常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它注重于教师“教”的技艺,较少地顾及学生“学”的规律;偏重于传授知识,较忽略学生智能的发展,教师主要凭借个人经验、个人专业知识;以口授方式去组织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自我表演的天地,较少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个人经验、不确定性、主观性等色彩,因而存在着不少弊端: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媒体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较低,教学信息反馈弱,师生双向交流不足,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状态,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

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孩子张扬个性,释放潜能和放飞理想的乐园,成为师生知识、生活、情感与生命共鸣的天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写诗、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孩子主动探究,活跃思维的竞技场。

成为孩子体验幸福和快乐的家园。

我校很大一部分老师依然使用现代的教学模式重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不过演绎成了“手动放电影”,课堂教学效果依然低下,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因而在课堂教学必须改进。

可行性:一是近几年我校充实了很多的特岗教师,虽然他们很多方面与教育者的要求有差距,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很强,只要引导到位,要求到位,学校给予他们上进的平台,他们的思想转变快,行动快,投身课堂改革的激情高涨,主动性加强。

二学校注重加强课堂教学领导力和执行力,有一支勤政务实团结合作的领导班子,他们都冲刺在教学一线上课,课堂经验丰富,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投身于课改,特备是新课标下有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三位负责教育教学工作的同志对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践都有深刻的认识。

三是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学校将在课堂教学改进方面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用计划和制度全力保证该计划的实施。

二、改进目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以“课堂教学改进”进一步促进学校发展,以“聚焦教师,成就学生”为课堂教学改进的着力点,通过理论渗透、探究实践、校本研修,总结提高。

突破对课堂教学传统问题的解决,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为师生成长提供平台。

结合学校中长期规划,完善课程体系框架,特别注重对校本幸福课程的开发。

2、完善各类课型范式,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撑。

以教研组为单位,结合每期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探究总结新课改“基于学案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模式,构建适合本班学生的特色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打造一支具有专业能力的师资队伍,造就一批名师和骨干。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改进的能力和自觉性。

通过深入实践、技术渗透、合作研究、综合评价,突破对课堂教学传统问题的解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努力创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积极求知、主动探究、总结规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养成主动学习,愿意探究,独立生活,积极合作的习惯。

三、实施策略1、“以人为本”更新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当好主导,要研究孩子成长的规律,正确把握教学的重点,拿真诚而又富于智慧的学习体验与孩子交流,把成人的深度适当地隐藏起来,将感受的权力和时间交还给孩子。

2、以课堂为阵地,让学生动起来有效课堂教学要求达到“三活”,即“教无定法,让课堂活起来”;“活学活用,让教材活起来”;“因材施教,让学生活起来。

”同时要求做到“四进”,即“把真实带进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鼓励带进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把方法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创新带进课堂,让学生学会创造”。

特别强调要把激励和尊重带进课堂。

老师高明的赞扬,可以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从偶然变为持久,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更重要的是要使这个闪光点不断地发扬光大。

要信任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因为师生关系的平等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基础。

3、课中深思,力求实现课堂自我评价。

针对老师的教学抓不住问题的关键,讲授没有层次、没有深度这种现象,我们要求老师务必做到课堂中的问题须具备足够的驱动力,具有一定的难度,足以让学生进行一番思索;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和启发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提问要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还要因人而异。

提升教学的自我评价能力,这是教师的内在能力向外在能力转化的中间环节、过渡环节,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馈、计划、评价、调节和补救。

备课时眼中要有教材,心中要有学生;课堂实施时要有调节与补救的应变能力,充分整合教材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和环境资源,教学手段实用而有效;而课后要进行恰当的评价与反思,用心灵去感应,以智慧去捕捉,于细微处着笔墨。

4、强势推行小组教研,优化校本培训,。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殆,教师只有在不断研究和实践中发展自我,才能不断提升业务素养和教学质量。

我们把教研组教研和集体备课时段安排全部列入课表,老师们在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时注重交流和研讨,保证实效性,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习题的确定上多下功夫,实现“个人自备”、“集体交流”、“学科带头人点评”、“个性化修改与反思”四方面的整合与统一,细致扎实地抓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大力倡导教师间的协作和互动,促进教师相互信赖,取长补短。

5、构建“学习型组织”,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要有好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有良好的师资素质,这就需要培训。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既是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有效开展教师培训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在业务培训中,采用“一课多讲”、“一人多讲”的形式。

每学期开设的全校教研课,让教师都有展示自己个人魅力的机会,也让全体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其他科目的课堂特色,共同加深对教学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水平。

为了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我们着力营造“合作、共享、创新”的教研文化。

每次研究课都会出现一些“新面孔”,大家争着上研究课,争着要同行来点评,把上研究课当作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机会。

举办相互观摩的“聚焦课堂,促进发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开展了“上一堂有创新意识的好课”、“写一篇反思性的教学论文”、“向同伴推荐一节精彩的课”等活动。

通过活动,鼓励教师大胆地创新和探索,在课堂比拼中学会教学,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堂教学的设计研究能力、评价能力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通时实行“一帮一”辅导或者组织骨干教师与其结成帮扶对子,以及时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

在课堂教学观摩中比差距,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求进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成就幸福感。

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理论引领、问题展现、反思谋划(2014年3月-2014年12月)1、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学习《朱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聘请邀请市市教研室课程与课堂教学专家,进行“课堂教学改进”专题培训,学校层面正式启动并制定“课堂教学改进”方案。

2、各教研组基于标准,梳理典型课型、查找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课堂教学改进的切入点,制定教研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

3、教师对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细致地分析,然后以学期为单位制定个人“教学改进计划”。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总结提升、改进课堂(2015年1月-2016年7月)1、进一步完善学校课堂教学的改进目标,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进行修改,使改进目标真正服务于日常的教学中。

2、每学期围绕不同的课堂教学形态,研讨活动流程,利用各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改进活动。

拟将进行“提高课堂活力和有效性研究”为主题的全体老师参加的课堂教学改进,以“邀请课”、“展示课”及“精品课”的形势进行探讨及反思,打磨各梯队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3、各个教研组积极探索研修活动的特点、形式和效应,组织开展如主题研修、案例分析、专题论坛等形式的研修活动,提炼本组研修特色,丰富本组研修内容,提升本组研修实效。

4、教师根据方案,进行日常教学实践研究,教师撰写课堂教学改进案例或心得,并将案例等材料及时上报。

每学期结束完成至少1份学期课堂教学改进总结。

第三阶段:收集资料、交流总结、提炼精华(2016年9月-2017年3月)1、梳理、分析、总结课堂教学改进中教师智慧成果。

教师个人、教研组、学校三个不同层面根据课堂教学改进的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评估改进行动的成效,全面总结三年行动研究的成果,并推广和应用教学改进中教师的智慧成果。

2、学校借助校本培训平台,进行系列主题研讨、集中展示课堂教学改进阶段成果,同时邀请上级教育教学专家参与研讨、点评,逐步形成范式并在学校全面推开。

3、整个推进工作以学期为单位,制定计划、落实目标、过程研究、成果总结。

旨在促进教师将课堂教学改进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进而提升教学品质,形成以教学改进为主要形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六、保障机制
1、学校成立由校长直接领导的课堂教学改进小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课堂教学改进的行动计划,加强实施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积极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