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版高考政治必修 1 一轮复习学案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实行和坚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消费政治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认同用的学习,要进一步增强对这一制度及当前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政治认同正确看待各种所有制经科学济的优势、地位及相互精神关系依法保护各种经济形式法治的合法地位、依法保护意识各种财产所有权、保护各种知识产权积极鼓励多种所有制经公共济共同发展,积极参与参与创业、创新学案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知识记清 ]1.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关系表现阐释结论强调“有没有”:没有生产出来的东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西,人们也就无法消费以经济建设强调“变没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是否为中心,通过生产决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发生变化,这是由生产决定的深化改革,不定消费可以理解为“好不好”或“高不高”:断解放和发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是否提高也由展生产力水平生产决定2019 版高考政治必修 1 一轮复习学案强调“想不想”或“要不要”:没有某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种商品的大力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它的普遍需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重视消费,把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扩大内需特消费对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消费调节生产别是消费需生产具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求作为我国有反作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长期战略方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消费会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针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提醒 ]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但可以说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动力;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合理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不合理的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2.区分社会再生产过程四个环节的地位(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2)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1)必要性: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需要;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2)措施:①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④加快科技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题组练通 ]1. (2011 全·国卷 )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
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解析:选 C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材料主要强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月饼的消费出现了多样化的需求。
这种多样化的消费必然会对生产起调节和引导作用,促进月饼生产的多样化,故选 C 项。
生产决定消费,故 A 项说法错误;月饼消费结构升级和月饼质量的提高与题意无关,故B、 D 两项不选。
2.(2018 ·山市统测中 )以前人们购物要去商场、集贸市场,大包小裹拿回家,如今购物,在家里上网动动手指就解决问题了;30 多年前,人们主要考虑吃饱穿暖的问题,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娱乐、文化和旅游。
上述变化()①是消费引导生产调整和升级作用的体现②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③反映了居民消费观念越来越具有超前性④是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升级的体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 D题干只反映消费本身的变化,不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① 不符合题意。
生产决定消费,上述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的升级,②④ 正确。
题干只反映居民消费方式、层次的变化,不反映消费观念是否超前,③ 不符合题意。
3.(2018 ·照模拟日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u 运动”“虎扑跑步”“咕咚”“悦跑圈”等运动APP 软件也迅速挤占了健身爱好者的手机内存。
这说明()①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②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观念和消费选择③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④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 D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运动APP 软件也迅速挤占了健身爱好者的手机内存,表明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③ 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而未涉及生产决定消费,① 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收入水平影响而不能决定消费观念和消费选择,② 说法错误。
学案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度理解 ]1.公有制经济形式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主体地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位体现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增强主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体地位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措施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集体经济可以作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提醒 ]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公有制占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并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2)公有制占主体并不要求在所有行业和地区都必须占主体,这是就全国而言的。
(3)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也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4)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2.非公有制经济(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多角度理解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角度意义有利于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生产所有制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类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生产效益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有分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交换有利于增加市场有效产品的供给,稳定物价消费有利于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深化理解 ]正确把握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地位(1)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3)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3.基本经济制度(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3)重要实现形式及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①原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高度研究 ]近几年全国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对本考点的考查比较少。
但2017 由“冷”转“热”,全国卷Ⅰ和卷Ⅱ对本考点作了考查。
考查点主要集中在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和国企改革及其意义上,通过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考查,旨在进一步增强考生对该制度的政治认同。
从命题趋势来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各自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将是未来考查的方向。
[典例 1](2017 ·国卷Ⅰ全 ) 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
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①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选A“ 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 ,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发挥不同所有制的优势,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①② 符合题意。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完全靠市场解决不了公共资源的配置,③ 错误。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材料中的做法不是为了使国有资本退出这一领域,④ 说法错误。
命题探源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充分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该管的事管好,不能管得太多,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本题正是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改革热点问题入手,通过某地政府逐步将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为载体较好地考查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国有资本等知识。
既考查了考生对市场配置资源、国有资本改革等重要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又通过这一案例加深了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作用的认识,旨在引导考生增强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政治认同,也体现了政治学科高考命题重视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