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监理要点
1、监理工程师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了解全路线纵坡、弯道、超高、加宽路段及沿线地质情况,掌握取土坑位置等。
2、会同承包人对取土坑进行勘查,对取土样做土工验证试验(土壤颗粒分析、塑液限、有机质含量等),确定土料性质。
若不符合规范要求,应在开工前更换土场。
若土样能用于工程应进一步做最大干密度试验(重型击实),用以控制路基压实度。
在土料发生变化时,应要求承包人重新作击实试验,以调整控制压实度的参数。
3、严格按《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全过程旁站
试验路段施工,作好现场记录包括:压实机具、铺筑和压
实方法、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和速度、含水量等,作为监
控路基正式填筑时的依据。
4、检查承包人路线范围内场地清理情况,是否已按规范要求清除了垃圾、杂物、树木和不适宜材料;洞穴、坑塘是否已回填夯实。
5、检查承包人是否已按要求进行了原地面压实。
如设计图纸对原地面未提出要求,施工时至少要碾压到表面无弹簧现象及无明显轮迹。
对于过湿路面应另行处理,监理工程师应在承包人自检的基础上,复查后签字认可并允许上土。
6、路堤填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待填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不符合要求时,要求承包人进行洒水和晾晒处理,使其达到经压实试验确定的界限范围内,压实后随时抽查密实度,发现不足,要求承包人及时处理,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7、为了防止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要作好填挖交界处搭接,填挖处要采用级配良好的填料,碾压必须密实无拼痕;对河塘路段基底处理要稳固,要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
8、对台背处及路基边缘等大型碾压机械作用不到的部位,要求承包人采用小型碾压机具或人工夯击铺助碾压,并控制压实厚度小于20cm,同时做到及时碾压。
9、路基达到顶面标高后,应按规范要求对路线中心线、高程、纵坡、横坡度、平整度、弯沉、宽度及边坡进行一次验收(或会同路面施工单位联合验收)。
检验合格后,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若检验不合格,则应由原施工单位负责修整直到合格为止。
10、雨季路基施工监理
1)雨季路基的施工监理,应按“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2)由于当地雨水较多,雨季施工排水尤其重要,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路基填土较低时,要特别注意路基排水,应要求承包人先挖好路基两侧的边沟,并与当地的排水系统相适应,以便顺利排水。
路堤表面应保持平整,并形成一定的路拱度以便排水流畅,避免路堤存水。
3)雨季施工时,还应要求承包人对运输便道、便桥进行适当加固;对取土坑的排水系统做出妥善安排。
4)受雨水冲刷的路基应督促承包人及时进行修复。
修复应采用挖台阶的方法分层回填,并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至规定的密实度。
5)雨季路基的施工要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不能过高,如土的含水量过大,应暂停压实,利用晴天进行晾晒。
对压实过程中形成的弹簧路段,要求承包人及进挖除,并用含水量适宜的土或填料回填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6)应提醒承包人雨季尽量选择粘性小的土源进行填筑。
施工路段不应太长,应尽量做到随挖随运、随铺随压,当天铺筑的路基一定要当天压实、当天检测。
被雨淋的路基,在施工下一层时,应先进行补压,并检查其压实度。
为加快进度,亦可采取短路段施工,压实检测合格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防雨,缩短翻晒覆压过程,确保路基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