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姓名:学号:客观题得分:试卷总分:一、填空题(7分)1.生理学是研究________的科学参考答案是:生物机体生命活动规律2.新陈代谢过程可分为_______代谢和______代谢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是:物质能量3.生命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参考答案是: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4.生理学的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是:______ 水平的研究、_______水平的研究和_______的研究。
参考答案是:细胞、分子器官和系统整体5.所谓兴奋性就是生物体具有感受______,产生______的能力。
参考答案是:刺激兴奋6.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统称为可兴奋组织。
参考答案是:神经肌肉腺体7.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_______调节、_______调节和______调节。
参考答案是:神经体液自身二、判断题(8分)1.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结构以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2.生物节律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使机体对环境变化做更好的前瞻性适应。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正确3.离体实验中,刺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时,可反射地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4.消化道内的消化液是机体的内环境之一。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5.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保持绝对恒定的。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6.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是指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不正确7.开环控制系统实际上就是单一的反射过程。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正确8.条件反射活动是一种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
正确不正确参考答案是:正确三、单选题(52分)1.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属于(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D 负反馈调节E 前馈调节参考答案是:D2.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脑血管口径产生适应性改变以保持脑血流量相对恒定,属于(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D 负反馈调节E 前馈调节参考答案是:C3.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心血管、呼吸活动便开始增强,属于(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D 负反馈调节E 前馈调节参考答案是:E4.阐明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属于哪类研究( )A 整体水平B 局部水平C 组织水平D 细胞、分子水平E 器官、系统水平参考答案是:E5.探索神经轴突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属于哪类研究( )A 整体水平B 局部水平C 组织水平D 细胞、分子水平E 器官、系统水平参考答案是:D6.揭示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机制,属于哪类研究( )A 整体水平B 局部水平C 组织水平D 细胞、分子水平E 器官、系统水平参考答案是:D7.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是依赖体内的调节机制而实现的。
其中,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迅速、精确、短暂B 作用缓慢、广泛、持久C 有负反馈D 有生物节律E 有前瞻性参考答案是:A8.家免,雄性,体重2.1kg,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剂量1g/kg,切开腹壁找到膀胱,两侧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这种实验方法属于( )A 整体实验B 离体实验C 在体慢性实验D 在体急性实验E 生理实验参考答案是:D9.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 )A 偏差信息B 干扰信息C 控制信息D 反馈信息E 自控制信息参考答案是:D10.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 )A 脑脊液B 血浆C 尿液D 淋巴液E 细胞内液参考答案是:B11.机体的外环境是指( )A 大气环境B 细胞外液C 泪液D 汗液E 细胞内液参考答案是:A12.下列体内哪种物质是不直接传递信息的?( )A 神经递质B 调制物C 内分泌激素D 旁分泌物质E 局部体液因素参考答案是:B13.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 )A 分娩B 排尿反射C 降压反射D 小肠运动E 血液凝固参考答案是:C14.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 )A 适应性反应B 旁分泌反应C 稳态反应D 非自控调节E 前馈调节参考答案是:A15.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A 物质代谢B 新陈代谢C 适应性D 应激性E 自控调节参考答案是:B16.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 )A 细胞的生命现象B 器官的功能活动C 与环境的相互关系D 体内的物理化学变化E 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参考答案是:E17.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完成反射所必须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 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 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完全相同D 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有体液因素参与E 轴突反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参考答案是:C18.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B 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 维持机体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 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E 稳态的概念首先由美国科学家Cannon提出参考答案是:A19.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 )A 兴奋性反应B 抑制性反应C 双向性反应D 适应性反应E 无反应状态参考答案是:B20.人类社会中每周工作5天的工作日制度,给人体带来相应的生理功能活动的种种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物节律属于( )A 日周期B 月周期C 周周期D 年周期E 季节周期参考答案是:C21.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A 体液B 细胞内液C 细胞外液D 组织液E 血液参考答案是:C22.下列各项调节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__( )A 血液凝固B 降压反射C 排尿反射D 分娩过程E 排便反射参考答案是:B23.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___( )A 收缩反应B 分泌活动C 神经冲动D 生物电变化E 慢波参考答案是:D24.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__( )A 反射B 兴奋C 刺激D 反映E 阈值参考答案是:C25.下列各种实验中,_____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A 离体蛙心灌流实验B 狗食道瘘假饲实验C 临床胃液分析实验D 血液常规检查E X线成像参考答案是:C26.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_______状态( )A 固定不变B 相对恒定C 随机多变D 绝对平衡参考答案是:B四、名词解释(10分)1.急性动物实验:(1分)参考答案是:指的是在无痛条件下对实验动物进行活体解剖、对其器官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后动物予以处死,故称之为急性动物实验,它又可区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2.慢性动物实验:(1分)参考答案是: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为实验动物进行手术,对所要研究观察的器官予以暴露(如消化道的各种造瘘手术)、摘除或部分破坏,然后尽可能在接近通常生活的情况下,观察器官的功能活动或观察摘除、破坏后所产生的功能变化。
这种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可以长期进行,通常称之为慢性动物实验。
3.内环境:(1分)参考答案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4.稳态:(1分)参考答案是:正常机体,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pH值、离子浓度等经常保持相对的稳定,这种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5.生物节律:(1分)参考答案是: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经常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重复出现、周而复始,称为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按其周期长短可区分为:日周期、周周期、月周期和年周期四类。
6.反射:(1分)参考答案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称为反射。
7.反馈:(1分)参考答案是: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地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
8.正反馈:(1分)参考答案是: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起到促进或加强原效应的作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9.负反馈:(1分)参考答案是: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10.前馈:(1分)参考答案是:在受控部分的状态尚未发生改变之前,机体通过某种监测装置得到信息,以更快捷的方式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用以对抗干扰信号对受控部分稳态破坏,这种调控称为前馈。
五、简答题(40分)1.何谓生物节律?它有何生理意义?(10分)参考答案是: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经常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节律性变化。
这种按一定的时间重复出现、周而复始的变化节律,称为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可区分为:生物固有节律和生物同步节律。
生物固有节律是生物体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节律;生物同步节律是生物体受自然界变化的影响,而与其同步、产生变化的生物节律。
人和动物的生物节律,若按其节律周期长短,又可分为:日周期节律、周周期节律、月周期节律和年周期节律。
生物节律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使生物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更好的前瞻性适应。
若以日周期节律为例,它可使一切生理功能和机体活动均以日周期的形式,按照外环境的昼夜变化规律,有秩序、有节奏地周而复始地顺利进行。
在医学临床上,可以利用生物节律的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卫生保健和预防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2.简述人体机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10分)参考答案是:按照控制论的原理,人体的机能活动调节系统可以看做是“自动控制系统”,它是一个闭合回路,亦即在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信息联系。
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息到达受控部分,而受控部分也不断地有反馈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从而不断地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以达到精确调控的目的。
人体的各种机体调节系统中的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部分(如反射中枢、内分泌腺等部分),可以看做是控制部分;而各种效应器、靶器官和靶细胞,则可看做是受控制部分,其所产生的效应变量可称之为输出变量。
来自于受控部分的反映输出变量变化情况的信息,称为反馈信息。
它在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发出控制信息的影响中起重要作用,从而达到了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的目的。
.3.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10分)参考答案是:人体细胞大部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血液、淋巴、组织液等)之中。
因此,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自稳态。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在保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