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理数——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有理数——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有理数——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1: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说明:本法则指的是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指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相乘,乘积必为正数;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乘,乘积必为负数.不要与加法法则混淆.
运算步骤:①确定乘积的符号;②两个数的绝对值相乘确定乘积数值,符号和数值得出结果.例如:1111123236⎛⎫⎛⎫⎛⎫-⨯-=+⨯= ⎪ ⎪ ⎝⎭⎝⎭⎝⎭绝对值相乘
得正同号1111123236⎛⎫⎛⎫⨯-=-⨯=- ⎪ ⎪⎝⎭⎝⎭
绝对值相乘得负
异号提示:①第一个负因数可以不带括号,但后面的负因数必须带括号;②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2、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说明:①在有理数乘法中,每一个乘数都叫做一个因数;②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先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③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
书写的规则:两个以上因数相乘时,若都用字母表示因数,“×”号可以写为“·”或省略.如,a b ⨯可写成a b 或ab .
3、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ab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用字母表示为:()()
ab c a bc =
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 b c ab ac
+=+提示:①运用分配律时,不要漏乘项,且特别要注意括号内外各项的符号,同时把括号去掉,例如()2321232221-⨯-+-=⨯-⨯+⨯;②逆用分配律可简化运算,注意不要将括号内的符号弄错.
知识点2: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当0a ≠时,a 与
1a 互为倒数;当0m ≠,0n ≠时,m n 与n m 互为倒数.如3与13,23-与32-互为倒数.提示:①正数的倒数仍为正数;负数的倒数仍为负数.比1大的数的倒数比本身小;比0大比1小的数的倒数比本身大;比0小比1-大的数的倒数比本身小,比1-小的数的倒数比本身大.②在做倒数的题目时,可检验原数与其倒数符号是否相同,乘积是否为1,来确定结果是否正确.
知识点3:有理数的除法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我们可以轻松学会有理数除法.
1、有理数除法法则
表述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用字母表示为:1a b a b
÷= ()0b ≠表述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说明:对于两种表述方式,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用,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表述1”;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表述2”.
注意:分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分数线就是除号.
2、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按照乘法法则,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例如:
111112242⎛⎫⎛⎫-÷-⨯-÷ ⎪ ⎪⎝⎭⎝⎭
141112522
⎛⎫⎛⎫=-⨯-⨯-⨯ ⎪ ⎪⎝⎭⎝⎭14312522
=-⨯⨯⨯3=-除法转化为乘法确定符号约分
提示:①如果一个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都能与某数相乘时约分,则将这个
带分数写成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的和,再利用分配律进行计算,如3113133⨯=⨯+⨯;②两个以上除法运算时,注意运算顺序要从左到右依次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行计算;③乘除混合运算时,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算式化成连乘积,先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同时将小数化成分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是有理数运算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必须注意带括号或不带括号的情况下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问题.
注意:①通常只含有加减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只含有乘除运算时,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若加减乘除混合,则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若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计算.②混合运算中,经常会用到分配律,将()a b c +化成ab ac +或者将ab ac +化成()a b c +,简化运算,这需要同学们勤练习、多观察.
相信大家现在应该能正确区分负号与减号、正号与加号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