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公开课ppt课件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公开课ppt课件
脂质代谢
储存在
脂
皮下结缔组织1、肠系膜等处
肪
分解甘油、脂肪酸
氧化2分解
CO2+H2O+能量
(在肝脏、肌肉等处) 转变 糖元3 等
1.当人体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
下哪种物质的消化 (C )
A、豆腐 B、米饭 C、肥肉 D、瘦肉
2 . 有机物糖类、脂肪发生氧化分解的场
所
线粒体
主要是在细胞的 分 呼吸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供自身需要
人和动物自身的有 机物主要从食物中 来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 .维生素.糖类 .脂质.蛋白质等
不需消化直接被吸收 经消化才可被吸收
二、食物的消化:由消化系统完成
消化系统的结构
1.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 唾液 (含唾液淀粉酶)
5、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的图解,字母代表器官、细胞、
物质和 能量,数字代表某些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肝脏
34 淀粉 1 G 2 血糖
5
CO2+H2O+E
组织 7
9
细胞
肌糖元
D
8 肾脏 (1)淀粉经[ 1] 消化 和[2 ]吸收
6
B
而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2)肝脏通过[3]、[4]合成和分解 肝糖原,将血糖浓度维持在稳定范围内。
①食道 ②胃
③肝脏
④胰腺 ⑤小肠 ⑥大肠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4.(02广东高考)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 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
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A )
A. 蛋白质
胃腺 分泌 胃液(含胃蛋白酶) 肠腺 分泌 肠液 (含肠淀粉酶、肠麦芽
糖酶、肠蛋白酶、肠肽 酶)
肝脏 分泌 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胰腺 分泌 胰液(胰淀粉酶、胰蛋白酶.
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
小肠的结构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原因 消化酶多 小肠长,且内壁有许多环形邹襞和小 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积
高血糖
高于(130mg/dL)
正常血糖(80~120mg/Dl)
低于(50-60mg/dL)
低血糖早期 症状: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
对策:喝浓糖水、或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低于(45mg/dL) 症状:惊厥、昏迷
低血糖晚期 对策: 静脉注射葡萄糖
b.肥胖
1.淀粉的消化终产物是葡___萄__糖__
糖类的代谢终产物是_C__O__2_+__H__2_O__
2.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不能发生的(C )
A.肝糖元
血糖
B.葡萄糖
糖元
C.肌糖元
血糖
D.葡萄糖
脂肪
四、脂质代谢 讨论:1、脂质主要有哪些元素组成?
C、H、O,有的还有N、P 2、脂质主要包括哪几类?
脂肪、类脂、固醇类等
3、食物中的脂质主要是什么?
2.如果能量够用,还有血糖多余, 尤其是饭后,血糖会怎样变化?
血糖在肝脏、肌肉等处合成肝糖元和 肌糖元而储存起来
3.如果食量过大,葡萄糖摄入过多, 超过了全身的需要,也超过了肝脏、 肌肉的储存能力,结果会怎样呢?
过多的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怪不得我吃素也这么胖!
4.饥饿时,血糖含量怎样变化?机体内部是怎样 维持血糖含量稳定的?
三、糖类的代谢 1、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
收、 食 物 中 淀 粉 的 消 化 和 吸
2
淀粉
口腔 小肠
唾液淀粉酶 胰、肠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 胰、肠麦芽糖酶
消化
葡萄糖
小肠上皮细胞 主动运输
吸收
血糖 细胞中葡萄糖
在细胞内葡 萄糖会发生 什么变化呢
阅读课文并讨论:
1.糖类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如果能量够用,还有血糖多余,尤其是饭
后,血糖会怎样变化? 3.如果食量过大,葡萄糖摄入过多, 超过了
全身的需要,也超过了肝脏、肌肉的储存 能力,结果会怎样呢? 4.饥饿时,血糖含量怎样变化?机体内部是 怎样维持血糖含量稳定的? 5.肌糖元可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吗?
1.糖类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供能,即在细胞中氧化分解, 生成CO2和H2O,并且放出大量能量
(填细胞器)中,
解得肾到脏的排代尿谢、终皮产肤物出是汗C、O呼2 吸和排H出2O,其 中
CO2 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 ,多余的水通
3.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去路是 (C) A.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B.合成特殊的脂类分泌物
C.合成组织脂类和贮存脂肪
D.转变为肝糖元或葡萄糖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1.葡萄糖进入人体血液后可以发生哪些变 化?主要的去路是什么? 2.肝糖元与肌糖元有何区别? 3.小明很胖,妈妈要求他以后少吃肉,多吃 米饭,可小明的体重没有下降,反而更胖 了,为什么? 4.肝脏有问题的人为什么会厌食油腻? 5.脂肪进入人体血液后,可以发生哪些变 化?主要去路是什么?
血糖含量下降;肝糖元可直接分解成 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5.肌糖元可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吗? 不能;
肌糖元是作为肌肉的能源物质, 供给肌肉活动所需能量
总结:葡萄糖在细胞中的利用
血 进入 组织
糖
细胞
氧化1分解 CO2+H2O+能量
合成
肝2 糖元
分解
合成 肌3 糖元
转变 脂肪、某些4氨基酸等
(3)过程[5]的生理意义是 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人摄取糖过多会发胖,说明糖可通过[6]转变为B 脂肪
课后练习选择题
1.血糖的主要来源( A )
A.食物中的糖类 B.肝糖元
C.肌糖元
D.甘油
2.人和动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D)
A.脂类 C.ATP
B.蛋白质 D.糖类
3.下列结构中不分泌消化酶的是( B )
1.北京鸭在肥育阶段是用含糖类很多的谷类 食物饲养的,经过一段时间,鸭就变肥了。
2.把酵母菌成的脂肪可以高达酵母菌干重的40%。
上述事实都说明了: 糖类可以转变。成脂肪
3、糖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a. 尿糖
高于(160-180mg/dL)
脂肪
1.食物中的脂质主要是脂肪(甘油三酯), 少量磷脂、胆固醇等。
2、食物中的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脂 肪(甘 油 三 酯)
小肠 胆汁乳化
脂肪微粒
消化
小肠 胰、肠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小肠上皮细胞 自由扩散
血液中脂肪
吸收
?小组讨论:
1.人体哪些部分最容易堆积脂肪? 脂肪易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大网膜等处 贮藏。 2.动物冬眠后为什么会出现肥厚的脂肪变薄 现象? 脂肪可转变成糖类,满足冬眠过程中的能量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