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学体系论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学体系论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体系研究根据新课改实验工作的实践经验,不难看出评价问题成为了影响课改实验发展的重要因素。

尤其综合素质评价更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考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整体过程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并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以自评为基础,应用先进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价。

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体系的研究关系到所有孩子的未来和整个民族的发展,只有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监督,调控,才能有效地确保课程的实施与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间保持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理想课程在走向现实课程时产生最小的衰减和落差,确保课程改革走向成功.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参加了辽宁省科研规划处的课题研究:《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体系研究》。

为了促进改革工作的快速发展,我们运用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多方面的潜能。

我校从科研课题上看我们选择的似乎大了一些,从评价体系上研究是一个宏观的探究,可从我们学校近几年来对新课程改革的参与所获得的经验和成绩来看我们的此项课题的研究还是有着一定实施的条件的。

因为我们在十五期间就从教研活动中以“构建语文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对评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并以语文学科评价为重点
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推广。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就将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带动其它学科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改革,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

从而达到了以科研促进教研的目的,并大大推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段的提高。

一、研究范方法及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全校学生。

教师通过新课程的理念与驾驭课程的能力, 从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素质教育的宗旨出发,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即教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正确的评价。

根据我校所承担的生活实践领域中相应的教学内容,全学科及低、中、高年段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研究。

查找国内外有关教学评价的相关资料文献,为课题提供理论基础。

各学科利用课堂途径根据学生素养发展的细化评价内容、方法、量化标准、途径、策略。

并且学生综合素质形成与发展。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潜能全面提高。

建立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教学主任任副组长,年级组长、教师代表参加。

3、建立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

因此由班主任和部分科任教师组成。

任课教师必须由给本班授课一年以上,并对学生有充分了解,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强责任心,学校领导小组认可,学生投票赞同的老师参加。

其主要工作职责是:①帮助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关键性材料和数据;
②分析概括材料;③陈述事实依据,给学生撰写综合性评语;④组织学生自评、互评;⑤具体开展班级评价工作,并负责填写相关资
料、表册。

⑥按规定要求整理完善学生档案,装入成长纪录袋。

二、研究的过程及措施
(一)重视科研教师的科研素养
对实验教师本身提出的要求: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每个课题组成员撰写并 4个教科研教案,每个月写一篇自学笔记和反思记录。

每个课题组至少设一堂教科研公开课,活动结束后由教务处组织有关学年组和课题组及其研讨,分析,总结,并计划安排下一段工作。

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必须撰写一篇教科研工作总结和一个案例。

对实验教师实验过程的要求:要有实验班和对比班。

要对两班的学生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

要有两个班的实验过程性的资料汇编和分析材料。

要有具体实施评价的评价表或评价手册。

要对前测卷子和实验中期卷子及以后的卷子与对比班进行过程性的对比和分析及资料的汇编。

随时总结和不断完善或调整评价手段和方法。

对实验教师运用评价手段教学的要求:不能刻意追求评价的数量要追求其精和艺。

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评价语言或方法不能一视同仁。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科运用不同的评价手段。

评价要和教育相结合不能单纯的因为运用鼓励就是好的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

总之,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的。

(二)注重科研教师的评价手段
1、注重日常学习,关注点滴变化,及时给予评价
2、通过成长记录袋来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与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4、注重学科特点,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
的方法。

(三)关注学生发展,,把握学科特点实行评价改革
1、重视学生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是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的,平分标准也是以优、良、合格作为等级。

也可将学生平时最为成功的“作业”记录下来,作为评定音乐成绩的依据。

音乐成绩以平时为主,期末为辅,既要结果,也要注重过程,以减轻学生期末的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直接评价。

注重课堂教学,实行实验班与对比班对比的制度,利用各种手段、方法对学生进行学科评价。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课堂实践的反复检验与反思,初步形成了小学生课堂评价标准。

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对比表、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课堂表现及教学效果对比表、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成绩对比表、课堂综合评价互评、自评表(五、六年级)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经过几年来的实验过程可以清楚的发现,我们已经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渐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

对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了或只是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事实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而质性评价的方法则有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

因此我们在评价的方法上除了纸笔测试以为,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

特别是在数学、美术、
科学、音乐学科中采用了“成长记录袋”。

而每科的记录袋里都装有学科评价表。

四、研究的成效和成果及突破性的进展
(一)学生素质显著提高
经过五年的科学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增强,学习方式明显转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如在数学考试中要求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车棚,这样的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索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决策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很多学校在英语和语文考试中施行了口试,不但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的能力,还考查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表达和交际能力。

在政治课的教学和评价中,采用情境故事的方法,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收集论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并进行论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包括论证内容是否清晰合理,还包括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表达和沟通等。

(二)教师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1、促进了教师素养的提高
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促进了教师感念的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水平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中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通过此次研究,提高了研究者各方面的素质。

教师的教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师在如以往做好单纯性备课的同时,开始学习和专研教学方法。

课题实验教师能够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课堂服务。

2、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研成果突出我校教师从参加课改以后,尤其是本课题的实验教师,多人次多人员地参加省、市、区的各项课堂授课及技能比赛中,先后有40余人次获奖,有30余篇获国家、省级奖励,科研教师中有3人是省骨干教师、7人是市级骨干教师,两人是省学科带头人,4人是市学科带头人。

实验教师焦艳、陈微、候云、李海红等曾多次在省、市、区各种教学大赛中获奖。

3、以科促研、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
经过5年来的科研研究工作,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得到了提高,学校在各项工作中都运用了评价手段,改善了教育管理,建立了一套科学可行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实现了教学、教育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也提高了一批科研人员的各种素养。

通过评价手段的运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入,学校的全面工作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科研的延伸及设想
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学过程才得以进行。

评价是镶嵌在真实的任务之中,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活生生的教育力量,活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只是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屡评屡新,越评越精,学生才会在
评价的舞台上充分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课堂才会因评价而充满活力,才会因评价而更加精彩。

如今,新的评价观启迪着我们的教学行为,新的课堂给了我们更加广阔的评价空间,让我们用好评价这个砧,去打击学生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