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速铁路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普速线路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技术标准 (4)4.3 检修流程 (4)4.4 处理方法 (6)4.5 安全卡控重点 (8)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棘轮补偿装置检修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棘轮补偿装置检修指导书4.1 准备工作4.1.1人员:4.1.1.1采用作业车作业不少于7人(不含司机)。

4.1.1.2不使用车辆,以人工方式作业的,除具体登高作业人员外,应按《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中的规定设置高空作业监护人员。

4.1.2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 作业车台 12 工具包个 23 扭力扳手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套筒把 24 钢卷尺5m 把 15 水平尺600mm 把 16 角度仪套 17 套 18 手板葫芦3T 套 19 紧线器套 210 钢丝套根 111 活口扳手350mm 把 212 木锤把 113 断线钳900mm 把 114 砂布张 515 黄油枪个 116 安全工具17 防护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 钙基润滑油GB491 升 12 注油嘴个 13 不锈钢铁线¢1.6 Kg 14 镀锌铁线¢4.0 Kg 55 销钉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型号个若干6 开口销根据实际需要选配型号个若干3.3.4.5补偿绳在棘轮的大轮、 4.1.3 材料 4.2 技术标准见本章第二节安装作业指导书技术标准。

4.3 检修流程4.3.1 棘轮补偿装置底座各部检查利用力矩扳手检查棘轮组与固定底座连接力矩是否符合力矩规定。

4.3.2 棘轮、平衡轮状态的检查 4.3.2.1 棘轮状态检查 检查补偿轮体有无裂纹、变形。

观察棘轮是否有偏角与补偿绳摩擦。

棘轮轮体安装必须竖直,用水平尺进行复核,有偏差时可通过螺栓轴和棘轮底座本体上的调整板进行细调。

受力较大时要通过手板葫芦将其卸载,然后调整,调整后慢慢使其恢复张力,并随时观察平衡轮状态保持平衡。

检查补偿轮转动是否灵活,转动不灵活时应查明原因(如卡滞、偏磨、障碍转动的部件、轴承缺油、制动块影响等)。

4.3.2.2 平衡轮检查平衡轮平衡状态、连接状态、线索入槽状态。

观察平衡轮的偏斜角度,安装偏角超过20°即为不合格。

检查平衡轮内部螺栓螺帽。

观察螺帽的受力状态是否有松动的现象。

4.3.2.3 棘轮与制动块间隙检查7 双环杆根 2 8 螺栓带螺母 M24×600\ M12×50套 若干 9防腐油Kg1棘轮齿与制动块的间隙为15~20mm,调好后拧紧固定制动块的两个螺栓。

4.3.3坠砣限制架、限制导管的检查;观察坠砣限制杆顶部是否加装一个限制卡箍,如未安装加装或做好记录补装。

4.3.4补偿绳状态的检查;4.3.4.1检查补偿绳有无碰伤、散股或断股现象,绳股之间有无交错、重叠现象,配套件是否齐全。

检查补偿绳与轮体连接的楔型装置安装正确、是否可靠,如有松动,应用锤子垫一块木板将补偿绳同楔子一起与楔型槽打紧。

4.3.4.2补偿绳缠绕情况检查4.3.4.3检查棘轮大小轮线索缠绕圈数、缠绕顺序、缠绕方向、堆压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棘轮上补偿绳排列整齐,无交合情况,水平补偿绳平顺,无交叉情况。

4.3.4.4补偿绳在棘轮、制动块无偏磨现象4.3.4.5补偿绳在棘轮的大轮、小轮内都不得发生偏磨。

如果偏磨,与棘轮不垂直有关,需整治。

4.3.5补偿坠砣状态、高度及a、b值的检查;4.3.5.1补偿坠砣上下移动的检查上下轻微推动坠砣,观察棘轮及坠砣移动的灵活性。

隧外注意是否与坠砣限制导管存在不应有的摩擦。

如果存在偏磨,调整坠砣杆垂度、限制框架垂度或坠砣块整齐度。

4.3.5.2按设计的坠砣配置张力,检查坠砣块数量及质量,损坏的应更换,数量不够的要按规定补齐。

4.3.5.3补偿坠砣高度及a、b值检测是否符合安装曲线。

处理方法4.4.1棘轮偏斜不垂直问题的整治方法4.4.1.1首先检查旋转底座上调节板上的两个固定螺栓是否紧固到位,如果是松懈的,就直接用铁锤垫木板敲击棘轮旋转支架,然后用水平尺靠在棘轮小轮的端面,检查垂直度,棘轮垂直后,将螺栓紧固到位。

如螺栓是紧固的,用水平尺靠在棘轮小轮的端面检查倾斜度,然后松开旋转底座调节板上的固定螺栓,用铁锤垫木板敲击棘轮旋转支架,用水平尺检查,棘轮垂直后,将松开的螺母紧固。

4.4.1.2如果是棘轮旋转螺栓被拧紧,棘轮无法随线索方向自动旋转,从而导致棘轮受力角度不对,补偿绳偏磨的问题,首先检查棘轮的垂直度,单纯的角度不对,只要松开旋转螺栓底部的螺母,将棘轮推移到正确的受力角度上,偏磨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棘轮还存在不垂直的问题,就按照第⑴条的办法进行调整。

4.4.2小轮补偿绳扭绞、平衡轮不水平的整治方法4.4.2.1严重的补偿绳扭绞应该是在下锚绝缘子,通过卸载消除扭绞现象,如果没有改变,就必须进行大的整治,须使用2个手扳葫芦,1个将棘轮与线索连接线夹卸载,1个将棘轮与坠砣杆卸载,将平衡轮与线索分离后,卸开一端楔形线夹后,将补偿绳的自身扭力放散,重新缠绕后才能消除。

4.4.2.2单纯的平衡轮不水平,在安装绝缘子时,可利用平衡轮双耳连接线夹的可旋转性达到水平,也可通过重新安装终端线夹的机会,对终端线夹接触线面的调整达到水平。

对已经安装好绝缘子,平衡轮倾斜角度不大的,可通过扭转接触线面达到平衡轮水平。

扭面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扭转,并不得超过原线面的45度。

4.4.3大轮补偿绳排列不规整的问题的整治方法使用手扳葫芦,将棘轮与坠砣杆卸载,将补偿绳拨移到正确位置。

对缠绕圈数不对,补偿绳在棘轮内缠绕圈数太少导致偏磨的问题,将坠砣提高至规定高度,并将补偿绳排列整齐,就能够解决补偿绳与轮齿边沿偏磨的问题。

4.4.4限制架导向轮与棘轮补偿绳不垂直、补偿绳与制动卡板偏磨问题的整治方法移动上部横向角钢,将导向轮与补偿绳成一垂线,调整限制架所有横向、竖向角钢,相互平行、垂直。

4.4.5棘轮支架横向偏斜不垂直,与制动卡板、支架一侧偏磨的整治方法与棘轮偏斜不垂直所引起偏磨的整改方法相同,调整棘轮旋转支架,利用调节板上两个螺栓的调整功能,将棘轮调整垂直,补偿绳自然垂向棘轮的中心位置。

4.4.6 b值超标的具体调整方法4.4.6.1在适当的高度打上多功能紧线器并在其下方安装一个钢线卡子,防止紧线器打滑。

4.4.6.2将另一装有钢丝套子的紧线器装在坠砣杆上,必要时可卸掉1-3块坠砣,挂在手扳葫芦。

4.4.6.3紧手板葫芦,直到轮体脱离制动卡块,检查紧线器无滑动现象后卸开双耳楔形线夹,抽出补偿绳回头,根据实测值和计算值之比来放长或缩短补偿绳长度,重新做补偿绳回头。

4.4.6.4连接完毕后放开手搬葫芦,使补偿绳受力,检查无不良现象后卸下手搬葫芦,重新测量b值并与b标比较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

4.4.6.5确定b值符合标准后卸下紧线器及钢线卡子,重新绑扎好回头,并将坠砣恢复原状。

4.4.6.6检查所有连接,并确认无误后,松开手板葫芦,拆除紧线器和手板葫芦。

安全卡控重点4.5.1先安装棘轮底座,螺栓穿向及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棘轮安装完毕时,棘轮上补偿绳楔形线夹应在棘轮的正下方。

4.5.2棘轮轮体安装必须竖直,用水平尺进行复核,通过螺栓轴和棘轮底座上的调节板进行细调。

4.5.3棘轮调试时必须保证棘轮在竖直方向上铅垂,以满足受力后棘轮不磨补偿绳。

4.5.4小轮上的补偿绳如需裁短,应采用细铁丝扎住裁剪部位,防止散股,裁剪完后使用胶布封头。

另外补偿绳在重新缠绕到小轮上时,应当理顺补偿绳,使其保持自然状态,禁忌扭转带劲。

4.5.5螺栓销的螺母不许拧紧,以防影响平衡轮转动,导致小轮绳两边不平衡。

开口销安装后一定要掰开不小于60°。

4.5.6按规定周期为棘轮轴承注入钙基润滑油(GB491)。

4.5.7每年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时各观察一次坠砣串与坠砣抱箍在限制架中所处位置是否符合安装曲线要求,如补偿尺寸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

4.5.8使用手板葫芦时,注意受力状态,防止滑脱;张力恢复时应缓缓受力,并保持平衡轮平衡受力状态。

4.5.9补偿装置检修时,操作人员要避免站在坠砣串上,紧或放补偿绳时,坠砣下面及近旁不得站人。

4.5.10调整B值和更换补偿绳时,应注意楔型线夹的受力面,不得装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