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3.1 基本要求深刻理解热量、储存能、功的概念,深刻理解内能、焓的物理意义 理解膨胀(压缩)功、轴功、技术功、流动功的联系与区别 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3.2 本章重点1.必须学会并掌握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解题的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需要求解的问题,选取热力系统。

2)列出相应系统的能量方程 3)利用已知条件简化方程并求解 4)判断结果的正确性2.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并掌握其各种表达式(能量方程)的使用对象和应用条件。

3.切实理解热力学中功的定义,掌握各种功量的含义和计算,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切实理解热力系能量的概念,掌握各种系统中系统能量增量的具体含义。

4.在本章学习中,要更多注意在稳态稳定流动情况下,适用于理想气体和可逆过程的各种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3.3 例 题例1.门窗紧闭的房间内有一台电冰箱正在运行,若敞开冰箱的大门就有一股凉气扑面,感到凉爽。

于是有人就想通过敞开冰箱大门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你认为这种想法可行吗?解:按题意,以门窗禁闭的房间为分析对象,可看成绝热的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Q =0,如图3.1所示,当安置在系统内部的电冰箱运转时,将有电功输入系统,根据热力学规定:W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 U Q +∆=可知,0>∆U ,即系统的内能增加,也就是房间内空气的内能增加。

由于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内能增加温度也增加,可见此种想法不但不能达到降温目的,反而使室内温度有所升高。

若以电冰箱为系统进行分析,其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

耗功W 后连同从冰室内取出的冷量0Q 一同通过散热片排放到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

图3.1例2.既然敞开冰箱大门不能降温,为什么在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安装空调器后却能使温度降低呢?解:参看图 3.2, 仍以门窗紧闭的房间为对象。

由于空调器安置在窗上,通过边界向环境大气散热,这时闭口系统并不绝热,而且向外界放热,由于Q<0,虽然空调器工作时依旧有电功W输入系统,仍然W<0,但按闭口系统能量方程:Q>,所以∆U<0。

可见室内空气∆,此时虽然Q与W都是负的,但W=U-QW内能将减少,相应地空气温度将降低。

若以空调器为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3.2所示,耗功W连同从室内抽取的热量'Q一同排放给环境,因而室内温度将降低。

图3.2例3.带有活塞运动汽缸,活塞面积为f,初容积为V1的气缸中充满压力为P,温度为T1的理想气体,与活塞相连的弹簧,其弹性系数为K,初始时处于自1然状态。

如对气体加热,压力升高到P2。

求:气体对外作功量及吸收热量。

(设气体比热C V及气体常数R为已知)。

解:取气缸中气体为系统。

外界包括大气、弹簧及热源。

(1)系统对外作功量W:包括对弹簧作功及克服大气压力P0作功。

设活塞移动距离为x,由力平衡求出:初态:弹簧力F=0,P1=P0终态:f P Kx f P 02+=()()KfP P KfP P x 1202-=-=对弹簧作功:200'21Kx Kxdx dx F W xx⎰⎰===克服大气压力作功:V P fx P x F W ∆===00''' 系统对外作功:'''W W W +=(2)气体吸收热量: 能量方程:W U Q +∆= 式中:W (已求得)()12T T mC U v -=∆mR V p T 111=∴,mR Vp T 222=()1122V p V p R C U V-=∆∴而fx V V V V +=∆+=112例4.两股流体进行绝热混合,求混合流体参数。

解:取混合段为控制体。

稳态稳流工况。

Q =0,W s =0动能、位能变化忽略不计。

能量方程:0=∆H即:()3212211h m m h m h m +=+2122113m m h m h m h ++=若流体为定比热理想气体时:T C h p =则:2122113m m T m T m t ++=例5.压气机以m的速率吸入P 1,t 1状态的空气,然后将压缩为P 2,t 2的压缩空气排出。

进、排气管的截面积分别为f 1,f 2,压气机由功率为P 的电动机驱动。

假定电动机输出的全部能量都传给空气。

试求:(1)进、排气管的气体流速;(2)空气与外界的热传递率。

解:取压气机为控制体。

(1)进、排气管气体流速: 由连续性方程和状态方程:111.v C f m =,111p RTv =进气流速:s m RT f p mC /1111 =同理,排气流速:s m RT f P mC /2222 =(2)热传递率:忽略位能变化能量方程:22.2.21.1.2121C m H Q C m H W t ++=++()SW c c m H H Q .2221.21.21+-+-=设气体为定比热理想气体:T c h p =()()Sp W c c m T T C m Q .2221.21..21+-+-= 式中:p W s =.例6:如图3.3所示的气缸,其内充以空气。

气缸截面积A=100cm 2,活塞距底面高度H =10cm 。

活塞及其上重物的总重量G i =195kg 。

当地的大气压力p 0=771mmHg ,环境 温度t 0=27℃。

若当气缸内气体与外界处于热力 平衡时,把活塞重物取去100kg ,活塞将突然 上升,最后重新达到热力平衡。

假定活塞和气缸 壁之间无摩擦,气体可以通过气缸壁和外界充分换热,试求活塞上升的距离和气体的换热量。

图3.3解:(1)确定空气的初始状态参数p 1=1b p +1g p =A G 1=771×13.6×10-4×+100195=3kgf/cm 2 或 p 1=3×0.98665=2.942bar=294200Pa V 1=AH =100×10=1000cm 3 T 1=273+27=300K(2)确定取去重物后,空气的终止状态参数由于活塞无摩擦,又能充分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故当重新达到热力平衡时,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应与外界的压力和温度相等。

则有p 2=2b p +2g p =A G 1=771×13.6×10-4×+100100195-=2kgf/cm 2或 p 2=2×0.98665=1.961bar=196100Pa T 2=273+27=300K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mRT 及T 1=T 2可得150019610029420010002112===p p V V cm 3活塞上升距离ΔH =(V 2-V 1)/A=(1500-1000)/100=5cm 对外作功量W 12=p 2ΔV = p 2A ΔH =196100(100×5)×10-6=98.06k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ΔU +W由于T 1=T 2,故U 1=U 2,即ΔU =0则,Q 12=W 12=98.06kJ (系统由外界吸入热量)例7:如图3.4所示,已知气缸内气体p 1=2×105Pa ,弹簧刚度k=40kN/m ,×弹簧位移k A p p k L //)(0121)(-=-=∆ττ32510404.0410)25(⨯⨯⨯⨯-=π=0.942m气体作的膨胀功原则上可利用可用功计算,但此时p 与V 的函数关系不便确定,显然,气体所作的膨胀功W 应该等于压缩弹簧作的功W 1加克服大气阻力作的功W 2,因此若能求出W 1与W 2,则W 也就可以确定。

kJ 58.29]314.0)942.0314.0[(4021)(2122212122211=-+⨯⨯=-===⎰⎰L L L L k kLdL dL W τ kJ84.11118401942.04.041012502==⨯⨯⨯=∆=πL A p WW =W 1+W 2=29.58+11.84=41.42kJ说明:(1)由此题可看出,有时p 与v 的函数关系不大好确定,膨胀功可通过外部效果计算。

(2)请同学们思考,本题中若考虑活塞重,是否会影响计算结果。

3.4 思考与练习题1.物质的温度愈高,所具有的热量也愈多,对否? 2.对工质加热,其温度反而降低,有否可能?3.对空气边压缩边进行冷却,如空气的放热量为1kJ ,对空气的压缩功为6kJ ,则此过程中空气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4.空气边吸热边膨胀,如吸热量Q=膨胀功,则空气的温度如何变化。

5.讨论下列问题:1) 气体吸热的过程是否一定是升温的过程。

2) 气体放热的过程是否一定是降温的过程。

3) 能否以气体温度的变化量来判断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6.试分析下列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按理想气体可逆过程考虑) 1) 压力递降的定温过程。

2) 容积递减的定压过程。

3) 压力和容积均增大两倍的过程。

7.判断下述各过程中热量和功的传递方向(取选为系统)1)用打气筒向轮胎充入空气。

轮胎、气筒壁、活塞和联结管都是绝热的,且摩擦损失忽略不计。

2) 绝热容器中的液体由初始的扰动状态进入静止状态。

的刚性容器,通过控制阀门与抽真空的刚性容器相联结,容3) 将盛有NH3器、阀门和联结管路都是绝热的。

打开控制阀门后,两个容器中的NH3处于均匀状态。

4) 将盛有水和水蒸汽的封闭的金属容器加热时,容器内的压力和温度都上升。

5) 按(4)所述,若加热量超过极限值,致使容器爆破,水和蒸汽爆散到大气中去。

6) 处于绝热气缸中的液体,当活塞慢慢地向外移动时发生膨胀。

7) 1kg空气迅速地从大气中流入抽真空的瓶子里,可忽略空气流动中的热传递。

8.绝热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空气,外界通过叶桨轮旋转,向空气加入功1kJ,若将空气视为理想气体,试分析1) 此过程中空气的温度如何变化。

2) 此过程中空气的熵有无变化。

如何变化。

3) 此为绝热过程,根据熵的定义式dS=dQ /T 由于dQ=0,则dS似乎也应为零,即过程中空气的熵不变,你认为此结论对吗。

为什么。

9.冬季车间内通过墙壁和门窗向外散热量为30×106kJ/h,车间内各种生产设备的总功率为500KW。

假定设备在运行中将动力全部转变为热量,另外还用50盏100W的电灯照明,为使车间温度保持不变,求每小时还需向车间加入多少热量。

(Q=2.818×107kJ/h)10.有人试图用绝热量热计来测定液体的比热。

该设备是用一个搅拌轮在绝热容器中作功。

根据测出的搅拌功及液体温升就可算出该液体的比热。

为了验证这一测定的准确性,他用10mol、p c=133.1J/(molK)的苯进行试验,结果是搅拌轮作的功为6256J,液体温升为4K,假定试验中压力不变,苯的比热为定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