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实习基础调研报告

教育实习基础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改革调研报告
作为一名师范生,再过一年就要投入到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中去了,除了以前做家教时与学生有过直接接触沟通外,这次实习时第一次实实在在地与学生与老师与学校与社会方方面面全面真实的接触体验。

2013年10月9日,星期一,怀揣着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和本领与自己年轻的投身教育事业的梦想开始了校外实习。

我被分配到木校附中,这是一所市内不错的学校,但是硬件教学资源稍微有点紧张,全校唯一的空教室就是我们实习生平时备课办公休息的地方。

虽然如此,我还是看到老师们平时上课用着耳麦扩音器,每个教室里有液晶电视,演示课件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这些设施条件,肯定也是目前南昌有些地区的学校不能达到的。

我高中同班的师范生同学也有被分配到市区其他学校或县区学校的,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也了解到一些南昌其他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状况及学生老师的人文状态,所以我将所了解的到的情况写成这份基础教育改革调查报告,阐述一下我发现的有关基础教育的问题和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存在问题:
1.教育总体投入仍不足。

虽然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不足与南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待遇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同时,大部分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简陋,教学配套设备老化、不全,辅助用房明显不足,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体育场地缺乏,还
需要更多的投入。

2.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受教育投入城乡差别、城市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城乡差距较大。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客观上决定了城乡教育投入上的差距。

农村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低,办学条件较差,个别学校由于经费有限,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师资力量弱,学历、职称偏低,教育质量较差。

二是不同区域间差距较大。

市区学校办学水平明显好于位于县镇的学校。

同时,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居住区逐渐向城区集中,但是学校规划建设与城市扩容不同步, 而家长又有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和需求,导致不同区域生源分布不均。

3.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农村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加剧了城区与农村学校校际师资水平的差异。

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现象十分明显,一些城区优质学校象强大的磁石一样吸纳了较多的优质师资。

此外,由于教师工资待遇相对不高,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4.学校德育工作处境比较尴尬。

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在陈旧的教育评估制度下,部分学校教育管理理念被极端化,正当的教育价值追求异化为对学生智
力的片而开发。

重智轻德,重考试轻能力,重分数轻体质的教育行为
比较普遍。

学校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大。


师在课堂上比较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对学生
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思品教师往往是空头说教,言不由衷。

思想品
德课上成文化知识课,记概念,背条文。

5.素质教育步履维艰。

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为所冇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而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分数往往成为了评价师生工作、学习的唯一标准。

个别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升学率的高低成为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凡与中考、高考无关的课程基本取消。

初、高中毕业年级,几乎没有星期天和寒暑假,学生每天是披星戴月回家。

学生在各科题海里煎熬,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重复记忆和一次又一次的应试训练。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下,教师身心疲惫,激情泯火,仓U新思维被窒息,而患上“职业倦怠综合症”。

学生在分数的高压之下,
“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身体素质在下降,兴趣、爱好、特长被扼杀,厌学情绪日益严重。

二、关于促进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思考:
1.耍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要将做强做优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办学设施;加强农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二要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实施“团队学校”共同发展工程,在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下,学校自主参与, 一所城区学校(或优质学校)和若干个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组成教育共同体,形成校际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优势互补,
协作共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2.要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南昌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一要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和谐发展。

创新多样化的德育方式,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以及思品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切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环境教育、热爱自然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等。

同时通过组织各种体艺社团,成立有关培训班、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二要着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围绕“书香校园、效率课堂、智慧师生、思想校长”主题,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营造享受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实施“一校一景一品”战略, 以加强内涵发展为核心,让每一所学校都能由文化来引领。

3.要更加重视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南昌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一要扶持和规范学前教育发展。

制订科学、合理的学前三年教育发展规划,创新服务模式,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每个镇(街道)至少要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和等级幼儿园建设。

建立幼儿园等级管理和晋级奖励制度,规范幼儿园审批和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二要加大对民办教育的鼓励和支持力度。

要积极鼓励举办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

鼓励以优秀学校为龙头,组建跨类别学校的教育集团。

民办学校的新建和扩建纳入我区城乡建设规划,在征地、建设等方面享受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

民办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在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升学就业、表彰奖励、社会活动、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享
有与同类型公办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同等的待遇和权益。

4.要更加重视教育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南昌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一要积极创新管理体制,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在南昌教育发展进程中,从六年前的“教育股份制”到现在的“现代学校制度”,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体作用的有效配合,使我区的教育制度创新得以平稳推进;二要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教师合理交流机制。

加大人事改革力度,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切实解决教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和占编不在岗问题。

加大力度培养名校长、名教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学校招引英语、信息、体艺类紧缺教师。

逐步建立城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农村任教或管理服务制度。

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或支教工作经历。

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

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而予以倾斜。

切实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尽量做到工作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

建立区域内城乡校长和教师的定期交流制度。

三要全而深化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是推动基础教育全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因此,要加快研发地方课程及校木课程,努力构建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根本,而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优化活动,通过教学视导、教研活动等多个层而,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功夫,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要继续深化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为基础、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改革,逐步加大重点中学招生实行招生名额按比例
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办法。

以上是我对基础教育的几点认识和思考,最后,十分感谢学校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参与学校实习。

2013年10月18日
10物理本科裴运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