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讲义(第5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讲义(第5章)


(2)流水线间周转在制品定额Z5
● 概念:由于相互关联的两条流水线生产率不等形成的 。 为保证生产连续设置的在制品数量标准
● 计算公式:
T高:高生产率生产线每日工作延续时间 ρ :生产率 r:节拍 ● 例:供应线为加工流水线,ρ供=5件/h两班制(16h), 消耗线为装配流水线,ρ消=10台/h一班制工作。求 线间 周转在制品用量 解:
●反之采用自由节拍或粗略节拍流水线(间 断流水线)
6 设计流水线的运输方式及设备
●分配式传送带: ●用于自由节拍间断流水线
●工作式传送带: ●用于强制节拍连续流水线 ●传送带速度: ●传送带长度:
L: 传送带长度 l: 相邻两工作地间中心距 m: 流水线工序数 l附: 两端附加长度 Si: i工序工作地数
(3)流水线内运输在制品定额Z3
● 概念:指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正在运输或置于工位器具 内待运输的在制品数量
● 计算: 无传送带间断流水线:周转在制品定额代替Z3 有传送带流水线: ①工作式传送带(强制节拍流水线) 工艺在制品定额代替了运输在制品 ②分配式传送带(自由节拍流水线)
m: 流水线工序数 n运:运输批量
不成整数倍(生产率不等) 形成的在制品和为了使每个工作地连
续完成看管期内产量,在工序之间建立的在制品占用量
● 计算:
①将看管期根据相邻两道工序参加工作的工作地数变 化情况划分为若干
时间段
•Z2Ti:Ti时间段在制品最大占用量
②计算每个时间段在制品占用量的最大值 •S供: 供应工序工作地
数•S消: 消耗工序工作地
3 在制品占用量(定额)
● 在制品: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入库为止,处于生产过程各
工艺阶段尚未完成的各种制品的总称
● 在制品定额: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工艺阶段和生产环节、在一定
生产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连续、均衡进行所规定的在制品数
量标准
● 在制品占用量:
(1)流水线内在制品的定额
①工艺在制品定额 Z1 ②工序间周转流动在制品定额 Z2 ③运输在制品定额Z3 ④保险在制品定额Z4 (2)流水线间在制品定额
即硬件设计 ●控制软件设计
2.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
• 流水线节拍和生产速度的确定 • 设备需要量和负荷的计算 • 工序同期化设计 • 工人配备 • 运输传送方式的设计 • 流水线平面布置的设计 • 流水线工作制度 • 生产服务工作组织和标准计划图表的制定
即软件设计
二 流水线组织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
1.节拍\节奏
●节拍概念:流水线上连续投入或出产两个制品的时间间隔 ● 计算公式:
r: 节拍
F: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N: 计划期产品产量 K: 时间利用系数
F0 : 制度工作时间
● 例1:设计某流水线,计划年产量为20000件, 外销件1000件,
废品率2%,两班制工作, 每班8小时,时间利用系数 0.95,
(4)流水线内保险在制品定额Z4
● 概念:为保证流水线遇到偶然突发事件(工序废品
超量、工具意外损坏、设备突发故障)能保 证生产正常进行而设置的在制品数量
● 计算:
总结: 各类流水线内在制品定额组成
• 有传送带
自由节拍在制品定额 = Z1+Z3+Z4 强制节拍在制品定额 = Z1+Z4
• 无传送带间断流水线在制品定额 = Z1+Z2+Z4
工时间(分
) <1.0
0.1 100
1.0~2.0 50
2.0~5.0 20
5.0~10 10
0.2 0.5 1.0 2.0 5.0 ≥10
50 20 10 5 2 1 20 20 10 5 2 1 20 10 5 2 2 1 10 5 2 2 1 1
2 工序同期化
● 指通过采取技术组织措施调整工序时间,使之尽可能与节拍相等或成整
数倍关系的过程
● 例:
•①•6
••2②
••2⑥
•⑨•5
•4
••5③
•6
•⑦
•11
•5
•⑩
••7④
•3
•⑧
••⑤1
工作地顺序 1 2 3 4 5
工序号 1、2、6 5、7 3、9 4、8 10、11
原工序单件时间 6、2、2 1、6 5、5 7、3 5、4
新工作地单件时间 10 7 10 10 9
同期化主要措施
1 产品零件分析 2 改进产品结构,使之适合于流水生产 3 审查和修改工艺规程 4 收集整理设计所需资料
三 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1 确定流水线节拍与节奏 2 工序同期化 3 计算流水线设备(工作地)数量及设备负荷率 4 计算工人人数 5 确定流水线节拍性质 6 设计流水线的运输方式及设备 7 流水线平面布置
期量标准
一、期量标准的概念和类型
(一)期量标准的定义 期量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对生产对象 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 它对于保证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配合,加强生产计划管 理,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具有积极作用。不同生产类型其期量标准各不相同。 (二)期量标准的类型 1、大量大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 (1)节拍. (2)标准计划. 标准计划主要是规定整个流水线的工作和中 断时间及程序。
要点: ①全面协调好生产过程七要素(人、设备工装、材料、工艺、 资金、
生产组织,信息),使不同作业计划的车间能连续地、同步地、均
衡地进行生产
②有效地进行产品的投入控制、质量控制、产出控制,使生产活动过
程良好的运行
手段: ① 日程计划
② 企业生产信息系统
③ 日程管理的组织系统
④ 物流组织系统
⑤ 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
小 流水线特点
1234

5
6
7
8
间断 间断时 工作时 次数 间(min) 间(min)
装配简单产品
2 20 460
装配复杂产品


机械产品

(周期长)

机械产品
(周期短)
3 30 450 4 40 440 6 60 420
焊接、热处理
6 60 420

期量标准
特点:
1 流水线上固定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零件)/简单柔性,工作地专业化 程度高
2 流水线上每个工作地 按照产品工艺过程(零件)顺序安排,产品按单向运 输路线移动
索 链 3 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工作地按工艺顺序安排为
形式,劳动
对象在工序间作单向流动,自成系统,便于管理和控制
节奏性 4 生产具有明显的
2 现场管理
(1)实行标准作业
(2)建立以生产线操作工人为主体的劳动组织
(3)彻底消除无效劳动 (4)目视管理
②确定车间的生产任务和生产进度
(3)计划单位:产品、部件、零件
(4)确定车间生产任务的方法
①对象专业化车间
②工艺专业化车间
2 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编制单位:车间计划调度组和工段的计划人员
(2)内容:●工段月生产作业计划 ●工段旬生产作业计划
●工段轮班计划
●工作地轮班计划
对象专业化车间
• 按各车间承担的产品分配生产任务 • 同时也要考虑到各车间的生产能力负荷
(1)手工操作为主的流水线
Pi: i工序工人总数
Si: i工序工作地数
Wi: i工序工作地同时工作的人 g: 每日工作班次
(2)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
•P: 流水工人人 数
•N: 流水线总设备数 •S看: 平均设备看管定额
•b: 后备工人与上岗工
• 人之比
5 确定流水线节拍性质
●工序同期化程度高,工艺性好,加工对象稍 重,体积稍大,可严格按节拍出产符合精度 要求的产品,采用强制节拍流水线(连续流 水线)
1 柔性差
2 工人工作单调、紧张、易疲劳,不利于提高工人生 产技术 水平
? 四 流水生产组织的条件/
1 品种稳定 2 产品结构基本定型并标准化 3 原材料、协作件标准化,能保证及时
供应 4 机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5 产品检验能在流水线上进行/在线检测
5.2 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周一
一 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和技术设计
(1)机加工工序
● 在未同期化的工序上采用高效率设备,或改装原设 备,提高出产效率
● 采用高效工艺装备 ● 改变加工方法,减少切削时间 ● 改进工作地布置与操作方法 ● 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 (2)装配工序 ● 适当分解和合并工序 ● 合理配置力量 ● 采用高效率工具
3 计算流水线设备数量及设备负荷率
计算节拍
1. 节奏
• 概念:流水线顺序出产两批同样制品的时间间隔
• 计算公式: • 流水线运输批量参考值
•r0: 节 奏 n运: 运输批量
• 例2:接例1,若零件重量轻,n运=100。求节奏
r0=100×10.66=1066分/批
流水线运输批量参考值
•单件
•运输批 •单件量
•工序平均加
重量 (kg )
7 流水线平面布置
● 布置原则:运输路线最短
● 平面布置形式:
直线型:
山字型:
环型:
蛇型:
● 工作地排列形式: 单列
双列
直角型: 开O型:
5.3大量生产类型生产作业计划及实施 管理
一 期量标准 二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三 生产实施管理
一 期量标准
1 节拍 2 流水线标准工作指示图表(标准计划) 3 在制品占用量(在制品定额)
数•t供: 供应工序单件工
•时t消: 消耗工序单件工
正值表示:相邻两工序之间在该工作时间结时束时形成的最大储备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