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好教育云平台9月内部特供卷高三化学(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Cl 35.5 Co 59 Na 23 O 1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铝的熔点较低,用铝制容器烧水容器会很快溶化 B. 硝酸铵既可用作化肥,也可用于制炸药C. 氨基酸是一类分子中都含有-COOH 和-NH 2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D. 石油是混合物,可通过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纯净物 2. 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 《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C. 《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D.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3. 下列选项中前者一定能决定后者的是A. 两个金属电极的活泼性强弱——原电池的正负极B. 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C. 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D. 两种酸的酸性强弱——二者溶液的导电性 4. 关于柠檬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 10H 16B. 柠檬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C. 柠檬烯能使溴水或者KMnO 4酸性溶液褪色D. 柠檬烯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芳香烃5.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大的是 A. 铜和稀硝酸:3Cu+8HNO 3(稀)=2NO↑+3Cu(NO 3)2+4H 2O B. 氯气和氨气:3Cl 2+8NH 3=N 2+6NH 4Cl C. 氢气和氧化铁:3H 2+Fe 2O 32Fe+3H 2OD. 二氧化锰和盐酸: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6. 下列关于鉴别1mol·L -1的稀硫酸和98%的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测定两溶液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的是浓硫酸 B. 常温下可以用铜片鉴别两种溶液 C. 铝片不能用于鉴别两种溶液D. 两溶液敞口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增大的是浓硫酸 7. 通过下列反应类型不能引入醇羟基的是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加聚反应D. 水解反应 8.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蒸馏可用于分离所有沸点不同的液体的混合物B. 测定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冷却固体时应将坩埚置于干燥器中以避免吸收水蒸气C. 碱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可快速制氨气D. 无水硫酸铜可用于判断乙醇中是否含水9.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mol SO 3一定条件下充分分解得到的产物分子的数目为3N AB. 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5.6LH 2,则乙醇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 AC.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分别与足量铁和铜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中含有的单质分子数目小于N A 10. 下列选项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 氯化铁溶液刻制印刷电路板B.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C. 氯化铵溶液除铁锈D. 醋酸铵溶液显中性 11. 下列关于误差分析的判断正确的是A. 酸碱中和滴定中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会使测得浓度偏大B. 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药品质量一定偏小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D. 用润湿的pH 试纸测氨水的pH 会使测定结果偏大12. 根据SO 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13. 近年来有多个品牌的手机电池曾发生爆炸事故,公众对电池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燃料电池作为安全性能较好的一类化学电源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一种以联氨(N 2H 4)为燃料的环保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工作时产生稳定无污染的物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 极生成氮气且电极附近pH 降低B. 负极上每消耗1mol N 2H 4,会有4mol H +通过质子交换膜 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4H ++4e −=2H 2O D. d 口流出的液体是蒸馏水14. 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原子序数和族序数均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 、Z 处于同一周期,Z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 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 原子半径:r(X)<r(Y)<r(Z)<r(W)C.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D. 若Y 、Z 、W 位于相邻的三个主族,Y 的氢化物沸点一定低于W 1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新制氯水中:Fe 3+、Mg 2+、SO 2−4、NO −3B. 含较多[Al(OH)4] −的溶液中:K +、H +、Br −、S 2−C. c(Fe 3+)=1mol·L −1的溶液中:K +、NH +4、Cl −、I −D.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Na +、Cu 2+、SO 2−4、NO −316.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新制氯水中逐滴加入Na 2SO 3溶液,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无气体逸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a 点:c(H +)=c(Cl −)+c(OH −)B. b 点:c(Cl −)=0.005mol·L −1C. c 点:c(Na +)=2c(HSO −3)+2c(SO 2−3)+2c(SO 2−4)+2c(H 2SO 3) D. d 点:c(Na +)>c(Cl −)>2c(SO 2−3)+C(HSO −3)+2c(SO 2−4)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7题-第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0题-第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40分)17. 某硫酸工厂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H +、Cu 2+、Fe 2+、SO 2−4、AsO 3−4、HAsO 2−4、H 2AsO −4等需要处理的杂质离子,其中一种处理流程如图所示已知:K sp [Cu(OH)2]=2.2×10-20,K sp [Fe(OH)2]=8.6×10-16;H 3AsO 4为弱酸。
(1)沉淀A 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pH=7的溶液中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此时Fe 2+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填“是”或“否”)。
(3)若氧化过程中生成了某种胶体,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氧化过程中溶液pH 降低的原因______ ____。
(4)最后一次调节pH 时pH 过低或过高砷的去除率都会明显降低,pH 过低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从平衡角度解释);pH 过高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从沉淀转化的角度解释)。
(5)硫化法是另一种处理含砷废水的方法,涉及的反应有 Na 2S+H 2SO 4Na 2SO 4+H 2S ① 2H 3AsO 3+3H 2SAs 2S 3↓+6H 2O ②As2S3+H2SO4(浓)AS2O3↓+4S↓+H2O ③在反应①和③中,硫酸表现出的性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
18. 三氯化六氨合钴[Co(NH3)6]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实验室通常是在NH3和NH4Cl存在条件下,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H2O2氧化CoC12溶液来制备[Co(NH3)6]Cl3,该反应属于大量放热的反应。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Co(NH3)6]Cl3,实验步骤如下:Ⅰ.称取研细的CoC12·6H2O粉末10.0g和NH4Cl5.0g于烧杯中并加水溶解,将溶液转入三颈烧瓶,加入25mL浓氨水和适量活性炭粉末,逐滴加入5mL 30%的H2O2溶液。
Ⅱ.用水浴将混合物加热至60℃,恒温20分钟,然后用冰水浴冷却,充分结晶后过滤。
Ⅲ.将沉淀溶于热的盐酸中,趁热过滤,滤液中加适量浓盐酸并冷却结晶。
Ⅳ.过滤、用乙醇洗涤晶体并在105℃条件下烘干。
试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Co(NH3)6]Cl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5mL 30%的H2O2溶液一次性加入三颈烧瓶,会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4)若无活性炭作催化剂,所得产物中除[Co(NH3)6]Cl3外还会有大量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Co(NH3)5]Cl3和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Co(NH3)5]Cl3晶体,而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主要产物只有[Co(NH3)6]Cl3,这体现了催化剂的________性。
(5)步骤Ⅲ中趁热过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滤液中加适量浓盐酸的主要目的是_____ ____。
(6)乙醇洗涤与蒸馏水洗涤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 乙二醛(OHC-CHO)是纺织工业常用的一种有机原料,其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乙二醇(HOCH2CH2OH)气相催化氧化法和乙醛液相硝酸氧化法,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乙二醇气相催化氧化法①乙二醇气相催化氧化的反应为HOCH2CH2OH(g)+O2(g)F5OHC-CHO(g)+2H2O(g) ΔH1 K1己知OHC-CHO(g)+2H2HOCH2CH2OH(g) ΔH2K2H2(g)+l/2O2(g)H2O(g) ΔH3K3则ΔH3=_______(用ΔH1、ΔH2表示),相同温度下K1=_______(用K2、K3表示)。
②当原料气中氧气和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5时,乙二醛和副产物CO2的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温度超过495℃时,CO2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③在恒容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HOCH2CH2OH(g)+O2(g)OHC-CHO(g)+2H2O(g)(不考虑副反应),一定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氧气浓度保持不变B.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平衡常数保持不变D.氧气和乙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2)乙醛液相硝酸氧化法乙醛液相硝酸氧化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稀硝酸氧化乙醛制取乙二醛,该法与乙二醇气相催化氧化法相比明显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