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过电压
330kV系统
≯
≯
3.0
2.75
500kV系统
750kV及1000kV系统
≯
≯
2.0(或2.2)
1.6
限制操作过电压措施: 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MOA、高压并联电抗器
12.2
合空载线路过电压
合空线及重合闸产生的过电压是系统中常见的操作过电压 由于断路器灭弧能力的提高,切空线时现基本上不发生重 燃,故切空线过电压最大过电压只测到1.19倍,而合空线 最大过电压达2.03倍,自动重合闸时更高 ∴超高压系统中合(包括重合)空线过电压是选择绝缘水 平的决定因素
(5-50个周波)
2-3s
稳态
稳态工频电压升高
空载长线容升效应 工频电压升高 甩负荷 不对称短路
暂时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
线性谐振 非线性谐振
参数谐振
切、合空载长线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切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弧光接地过电压
断路器
单相接地
12.1 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 工频电压升高对系统中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一般没有危 险,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着主要的
统计和表明: 10kV线路长<1000km Ic ≯30A 单相接地电容 电流过零熄灭 不再重燃
35kV线路长<100km Ic ≯10A 若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过零熄灭但可 Ic >30A(10kV) 能重燃,不能形成稳定燃烧的电 Ic >10A(35kV) 弧,故时燃时灭犹如不断开合的 开关,会产生幅值很高的弧光接 地过电压 故障电流有工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因此电弧熄灭可能是 工频电流过零时也可能是高频电流过零时 工频熄弧理论 分析出的过电压水平较低
作用
1)工频电压升高再叠加操作过电压 过电压幅值高
2)影响避雷器的最大允许工作电压 频电压
灭弧电压>最高工
游离、
3)持续时间长,对绝缘及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 老化、污闪、干扰等
我国500kV电网:要求母线的暂态工频电压升高不超过工频 电压的1.3倍(420kV),线路不超过1.4倍(444kV),空 载变压器允许1.3倍工频电压持续1min
U2 Ix j sin x zc
.
线路长为 l 时首末端电压关系
U1 U2 cos l
. .
沿线电压与首端电压关系 可见沿线电压分布呈余弦规律
越靠近线路末端电压越高 .
Ux
.
U1 Ux cos x cos l
.
传递系数
K1x
U1
cosx cosl
xs:电源感抗 xL:高压并联电抗器感抗
L R2 C
过渡过程是振荡的 阻尼作用使衰减很快,过电压
若 R大
断路器加并联电阻及一对辅助触头,使合闸、分闸过程
在两个阶段进行,并联电阻起到减小稳态和自由分量、
阻尼作用 过电压
R合闸电阻
我国:500kV
330kV
R=400Ω
R=800Ω
国外:500kV
R=400-1200Ω
12.3 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 切空线操作是常见的一种操作,如检修线路 断路器触头分离后,电弧熄灭,但触头间恢复电压上升速 度超过了介质强度的恢复速度,电弧就可能发生重燃,在 线路上出现过电压。如果断路器灭弧能力越差,重燃概率 越大,过电压幅值就越高(3倍以上)且持续时间很长 (0.5-1个周期)。因此220kV及以下系统绝缘水平考虑 过电压时,主要以切空线过电压为依据。
最高运行相电压幅值= (1.1 1.15)
2 3
Ue
我国第一条500kV线路合 空载线路试验电压波形 线路长336km,断路器合 闸电阻400Ω,首末端接 高压并联电抗器 0-0.1s (五个周波) 0.1-1s 幅值高、强阻尼、高频振荡、时间短 操作过电压 幅值低、弱阻尼、无高频振荡、时间长 暂态工频电压升高
一般 工频试验电压
(一分钟)
最严重情况考虑(作用时间长) 方便
架空线路的绝缘水平:
绝缘子片数的确定、空气间隙的确定
第12章 内部过电压
电力系统中,因为断路器的操作、事故或其它原因,系统 参数发生变化,引起电磁能量振荡转换或传递所出现的超 过正常运行电压的电压升高称为内部过电压 由于引起内部过电压的电磁能量来自电力系统内部,其幅
值与额定电压成正比,工程上内部过电压的大小用内部过
电压倍数kn表示
过电压幅值 kn 最高运行相电压幅值
空载长线电容效应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一、电容效应
1 如果回路固有振荡频率 0 LC , C L . . 回路电流 I 呈容性 UC UL , U E U C L 1
二、空载均匀无损输电线的容升效应及限制
. cos x Ux sin x . j Ix z c
. cosl E 1 jx s sin l . 0 1 j z I c
jz c sin l 1 1 cosl jx L
' 电流 I2 0 .
0 . ' U2 1 . ' I2
操作引起暂态过程,电磁能量发生转化,出现过电压
由于操作过电压幅值与系统额定电压有关,因此电压等级 越高的系统操作过电压值越高 雷电过电压 220kV及以下 系统的绝缘水平 主要 操作过电压 330kV及以上 我国规程规定: 操作过电压倍数 35-60kV及以下(非直接接地)系统 ≯ 4.0
110-220kV(直接接地)系统
正常运行时:UN 0 A相对地短路后:
.
UA 0, UN UA U3 UCA , U2 UBA I2 I3 3c Uxg I jd 3c Uxg 2 3Uxg c cos300
. . . .
.
.
.
Uxg为最高运行相电压
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为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合闸
计划性合闸
重合闸
线上无残余电压
线上有残余电压 存在起始值
过电压更高
三相重合闸过电压理论上可达 3 倍,但实际中过电压受很
多因素影响: 合闸相位、回路损耗、残压电压的变化、并联电抗器、 断路器的不同期性 限制措施: (一)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二)MOA 利用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限制操作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出现在操作或故障引起的电磁暂态过渡过程中
线路上过电压+3、-5、+7、-9…
重燃次数越多,过电压越高。实际中过电压一般在2.5倍 以下,但测量到过4.8倍
切空线过电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断路器重燃 影响因素: 断路器的灭弧性能 线路泄漏损耗 中性点运行方式
系统参数
限制措施:
改善断路器灭弧性能
采用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
采用MOA
12.4 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是一种常规操作,如果DL和T配合不当,可能产生很高的 过电压 断路器通常是按能开断强大(几-几十 kA)的短路电流 设计的,灭弧能力很强 外能式断路器 灭弧能力与开断的电流大小有关
jz c sin x . U2 cos x . I2
相位系数 特性阻抗
L 0C0 0.060 / km Zc L0 C0
空载线路末端边界条件
电流 I2. 0 .
.
.
U x U 2 cos x
.
沿线电压、电流与末端电压的关系
220kV及以下 系统的绝缘水平
雷电过电压
具有正常绝缘水平的电气设备应能承受内部过电压的作用
330kV及以上 额定电压高,内部过电压可能比现有防雷
措施下的雷电过电压高 系统的绝缘水平
主要
内部过电压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就是指该电气设备可能承受的(不 发生闪络、击穿或其它损坏)的试验电压值 试验电压包括:工频试验电压(外绝缘还规定了干、湿 状态的工频放电电压)、雷电冲击试验电压,对超高压系 统还规定了操作冲击试验电压 产品型式试验
.
Ux与U1关系
沿线最高电压
zc sin x . . z cos(x ) . xL Ux U1 U1, tg c z cos(l ) xL cos l c sin l xL U1 Um x cos x
cos(l ) 出现在距末端
处
可见:电源感抗会升高线路首端电压故升高整条线路电压 可用高压并联电抗器降低沿线电压
变压器特性阻抗
如果激磁电流最大值(电容电压为零)时截断 过电压最高 影响因素: Ucm=ILmZT 预期过电压
断路器性能
变压器参数
过电压幅值较高但持续时间短,能量低(比雷电过电压作 用下的能量小一个数量级) 两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相同低压侧装 限制措施:阀型避雷器 两侧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两侧装
12.5 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 实际工程中,单相接地是系统主要故障形式(60%)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健全相) 电压升高为线电压,中性点升为相电压,由于电源仍然对 称,不必立即跳闸,允许带故障运行0.5-2小时 (1)可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2)故障时电压的升高对电压等级较低的系统投资影响 不大 一般我国60kV及以下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但如果接地故障不能自动消失,存在 (1)相间短路立即跳闸 (2)时燃时灭电弧可能产生幅值很高、持续时间较长的 弧光接地过电压
自能式断路器
灭弧能力与开断的电流大小关系不大
如压缩空气断路器、有压油活塞的少油断路器
用灭弧能力很强的断路器开断空载变压器的激磁电流(一 般为额定电流的0.5-4%,即几-几十A)时,电流就可 能在过零前被强迫切断(截流) 产生切空变过电压的根本原因是断路器的截流现象
1 2 1 1 2 2 LiL0 Cu C0 Cu m 初始能量: 2 2 2 L 2 2 2 ucm uC0 iL0 ZT , Z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