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温馨提示: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60分)1. 对于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观点。
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有()①同学甲:“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②同学乙:“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
”③同学丙:“中学生年龄小,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能力。
”④同学丁:“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适合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这是因为()①我们身体的成长②我们智力的发展③我们能力的提高④我们已完全长大成人A.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3. 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主要的渠道有()①父母的抚育②同学的帮助③老师的教诲④社会的关爱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 小明所在学校组织了学农活动,在一周的学农活动中,小明了解了我们平时所吃的粮食是如何加工而来的,了解了我们吃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
小明认识到了没有这些农业,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
下列选项与小明的认识相符合的()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都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③组织学农活动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学习④组织学农活动能让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 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文明绿色上网等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
对这一修订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利与弊B.因为网络全部充斥着不良信息C.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D.有利于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诱惑6. 下列做法不符合信息安全要求的是()A.在QQ上聊天时,应保持防范心态,不向对方泄漏自己的隐私B.使用U盘拷贝前,应先对U盘进行杀毒处理C.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网址时,可以直接点击浏览D.遵守网络安全法规,不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或通信网络7. 对于“网络信任与安全”这一栏,下列同学给了一些建议,你认为恰当的有()①小红:“对网络上的信息我们要注意辨别,不信谣、不传谣。
”②小宇:“我们不可以发布一些虚假的、不良的网络信息。
”③小龙:“网友应该彼此坦诚,应该告诉对方真实信息。
”④小静:“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提高媒介素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 下列关于公民自由和规则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B.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我就上,不想上学就不上C.国家鼓励植树造林,我应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D.拍照是公民的自由,我们未成年人可以拍摄军事基地9. 2017年1月24日山东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非法疫苗案作出一审判决,庞红卫、孙琪等人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多个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多名涉案人员被撤职、降级,对此案的处理()①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②社会正常运转要有秩序③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④根除了药品领域的安全隐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0. 今天,我们享受着列车提速、高铁联网、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优越条件,但文明素质的“考场”无处不在。
能否在内心树立起对一规则和公德的敬畏,对公共环境的责任……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自律。
自律就是()①严于律己②不断自我反省③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④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很多城市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后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部分城市对烟花爆竹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批发,并规定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时间等。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部分城市规则意识有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利于城市的管理 B.这样可以杜绝城市居民乱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要求就好 D.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原有规则不符合实际就应完善调整12. 规则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
坚定维护规则需要我们 () ①从自身做起②自觉维护规则③不断改变规则④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3. 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有( ) ①道德②纪律③法律④交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于2015年5月7日公布,名列记录档案第一、二位的是大闹亚航事件中,谩骂、恐吓和威胁空服人员的安徽人张艳和江苏人王声。
这启示我们( ) ①不文明行为会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②不文明行为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③对人有礼貌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④文明礼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③④15. .自2017年4月1日开始至5月10日,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40天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查严惩“酒驾”等11种行为。
以下对“酒驾”说法正确的是( ) A.“酒驾”是犯罪行为 B.“酒驾”只要没有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就不应追究责任 C.“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酒驾”只是一种不良行为16.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某等36人一审公开宣判,其中判决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上述判决中属于主刑的有( ) A.有期徒刑、死刑 B.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C.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 D.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17. 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应该) A.不说谎 B.不违纪C.不违法 D.不犯罪18. 处理纠纷和应对分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也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 A.宪法 B.刑法 C.诉讼 D.律师19. 生活场景:前面有人挡住你的去路,这时,如果你说:“让开!让开!我要过去!”或许换来的只是不屑一顾的白眼。
如果你能使用敬语,客气地说:“对不起,麻烦您让一下路好吗?”对方一定会马上让开,面带笑容地让你过去。
这说明了()①语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谐,语言不文明会造成交往困难②在待人接物中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③礼貌具有神奇的力量和魅力,礼貌是通往友好交往的桥梁④交往中使用礼貌用语能化解不必要的争吵与矛盾 A. 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20. 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对于青少年来说十分重要。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 )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②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③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④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1. 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
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A.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22. 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如电动车被盗)的错误做法是( ) ①忍气吞声,任其侵害②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③到执法机关控告④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④ D.②③23. 小军国庆节随爸爸一起出去旅游,这是他在日记中记下的话:今天很不高兴,我亲眼看见走在我前面的游客将吃完的零食袋子扔在了走廊上。
我说了一句:“请带走你的垃圾。
”他竟然回了一句:“多管闲事。
”该游客的行为( ) ①是不自尊的表现,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②说明了他缺少社会公德意识③是不文明行为,也是违法行为④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扔垃圾是他的权利和自由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24. 我们只有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才能广受欢迎,广交朋友。
下列能说明这一道理的是()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C.谦谦君子,赐我百朋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一句得体的礼貌用语,能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当同学为你解答难题后,你会对他说()A.“劳驾,拜托了。
” B.“没关系,欢迎下次再来。
” C.“不客气,这是应该的。
” D.“谢谢,让你费心了。
”26. 一位诗人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评论家相遇。
对诗人有成见的评论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
”“我恰恰相反。
”诗人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
下列说法,你不同意的是( )A.没有教养的人就会变得骄狂、自负、愚蠢B.这位诗人机智的回答中反映出了他幽默的生活情趣C.文明礼貌体现着诗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D.这位诗人不懂得尊重别人27.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拉夫•格罗斯表示:“在数码技术和社交网站流行的年代,任何私密信息的传播往往只要几秒钟。
人们提供给社交网站的信息始终伴随着风险。
”他的话提醒我们( )①在网络交往时,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②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③要远离网络,封闭自我④要树立隐私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8. 2017年2月5日凌晨3点,新密市学生陈奕帆骑电动车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多处划伤。
肇事后,他用道歉信把身上全部的311元现金包好,贴在宝马车的把手内侧。
车主发现后被感动,通过警察找到了他,将钱换给对方并资助其读书。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诚实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甚至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B.诚实意味着说出全部的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C.诚实守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D.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29.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济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①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0.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