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一水资源分区为了适应分级管理的要求,各项成果以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作为统计单元,行政分区按省、地区(州、地级市)二级划分,流域分区按流域、水系(分段)、河流三级划分。
保持全国、流域、省三级水资源分区一致。
流域分区成果列于表一和附图1。
甘肃省流域分区表一二社会经济指标2001年全省耕地面积7413.13万亩,总灌溉面积1906.74万亩,实灌面积1676.52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1499.52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177.00万亩;人口2575.2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944.05万人,城镇人口631.19万人;工业产值(当年价,下同)1129.7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957.91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145.00亿元,火电工业产值26.80亿元;粮食总产量753.22万吨,比上年增产5.4%;国内生产总值1066.64亿元,工业增加值369.12亿元。
(见附表1、附表2)。
2001年内陆河流域耕地面积1249.99万亩,总灌溉面积1034.31万亩,实灌面积979.86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862.66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117.20万亩;人口466.2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1.24万人,城镇人口165.04万人;工业产值289.7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250.61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35.91亿元,火电工业产值3.19亿元;粮食总产量195.82万吨,比上年减产15.7%;国内生产总值285.91亿元,工业增加值98.94亿元。
2001年黄河流域耕地面积5237.59万亩,总灌溉面积788.70万亩,实灌面积632.96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576.01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56.95万亩;人口1804.4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362.21万人,城镇人口442.23万人;工业产值815.99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689.52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102.86亿元,火电工业产值23.61亿元;粮食总产量469.04万吨,比上年增产 16.6%;国内生产总值729.03亿元,工业增加值252.28亿元。
2001年长江流域耕地面积925.55万亩,总灌溉面积83.73万亩,实灌面积63.70万亩,其中农田实灌面积60.85万亩,林牧渔实灌面积2.85万亩;人口304.5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80.60万人,城镇人口23.92万人;工业产值24.01亿元,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一般工业产值17.78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产值6.23亿元;粮食总产量88.36万吨,比上年增产10.7%;国内生产总值51.70亿元,工业增加值17.90亿元。
三来水分析计算(一)降水1.降水量地区分布2001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238.0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081.2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275.292亿立方米减少194.022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5.2%,年降水量频率为71%,属于偏枯年。
实测最大年降水量900.4毫米,发生在太子山麓牙塘站,最小年降水量10.4毫米,发生在安西柳园站。
(见表二,附表3、4、5,附图2)。
2001年内陆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91.5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247.16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357.886亿立方米减少110.726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30.9%,年降水量频率84.0%,属于偏枯年。
与正常年比较,疏勒河偏少46.8%,年降水量频率91.0%,属于枯水年;黑河偏少24.6%,年降水量频率为79%,属于偏枯年;石羊河减少9.3%,年降水量频率62.0%,属于平水年。
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439.6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641.4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684.635亿立方米减少43.225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6.3%,年降水量频率为62.0%,属于平水年。
与正常年比较,河源至龙羊峡的玛曲段增加4.0%,属偏丰年;湟水偏少22.7%,属偏枯年;洮河偏少8.6%,属平水年;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间,偏少10.8%,属偏枯年;兰州至下河沿偏少11.7%,属偏枯年;下河沿至石嘴山增加24.0%,属偏丰年;泾河增加1.8%,属平水年;洛河偏少10.2%,属偏枯年;渭河偏少11.1%,属偏枯年。
2001年长江流域平均年降水量500.7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192.7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232.771亿立方米减少40.071亿立方米,相对值减少17.2%,年降水频率为78.0%,属于偏枯年。
与正常年比较,嘉陵江干流区偏少17.1%,年降水频率为76.0%,属偏枯年;白龙江偏少17.3%,年降水频率为76.0%,属偏枯年;汉江偏少17.5%,年降水频率为75.0%,属偏枯年。
2001年流域一级区降水量表二2001年行政分区年降水量见附表3。
2.降水量年内分配2001年降水量年内分配的主要特点是夏秋季雨水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6-95%,特别是秋季雨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7-81%,冬春季雨水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14%。
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季分配比较,全省春季降水量普遍偏少2—5个百分点,以张掖站为代表的河西走廊中、西部春季偏少4.8个百分点,夏季偏少25.8个百分点,秋季偏多23.4个百分点,冬季偏多8个百分点;以兰州站为代表的河西走廊东部和中部地区,春季偏少2.2个百分点,夏季偏少3.8个百分点,秋季偏多11.5个百分点,冬季偏少5.5个百分点;以西峰镇站为代表的东部地区,春季偏多0.5个百分点,夏季偏少7个百分点,秋季偏多11.3个百分点,冬季偏少4.8个百分点;以武都站为代表的陇南、甘南等地春季偏少1.9个百分点,夏季偏多3.2个百分点,秋季偏多3.7个百分点,冬季偏少5个百分点。
(见表三)。
代表站2001年降水量年内分配表三(二)地表水资源1.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001年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10.50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6.3毫米,径流模数4.6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07亿立方米减少75.698亿立方米。
内陆河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52.26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19.4毫米,径流模数1.9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55.641亿立方米减少3.372亿立方米,其中疏勒河增加0.13亿立方米,黑河减少2.642亿立方米,石羊河减少0.86亿立方米;黄河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86.732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9.4毫米,径流模数5.9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29.093亿立方米减少42.362亿立方米,其中河源至龙羊峡减少9.015亿立方米,湟水减少1.592亿立方米,洮河减少13.644亿立方米,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间减少4.281亿立方米,兰州至下河沿减少1.003亿立方米,下河沿至石嘴山增加0.015亿立方米,泾河减少2.891亿立方米,渭河减少9.557亿立方米,洛河减少0.393亿立方米;长江流域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1.508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185.8毫米,径流模数18.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01.473亿立方米减少29.965亿立方米,其中嘉陵江干流区减少11.567亿立方米,白龙江减少18.243亿立方米,汉江减少0.155亿立方米。
(见表四、附表7、附图3)。
2001年行政分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见附表6。
2001年流域一级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表四2.自产地表水资源丰枯情况(1)自产地表水资源丰枯情况2001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比较,全省偏少26.4%,频率为84.0%,属于偏枯年;内陆河流域偏少6.1%,频率为72.0%,属于偏枯年,其中疏勒河增加0.7%,属平水年,黑河偏少12.6%,属于偏枯年,石羊河偏少5.5%,属平水年;黄河流域偏少32.8%,频率为87%,属于偏枯年,其中大夏河、庄浪河为平水年,湟水、洮河、兰州至下河沿、泾河、洛河为偏枯年,渭河为枯水年;长江流域偏少29.5%,频率为81.0%,属于偏枯年,其中嘉陵江干流区偏少27.7%,属于偏枯年,白龙江偏少30.7%,属于枯水年。
(见附表7)。
与上年比较,全省偏多1.7%;内陆河流域偏少14.1%,其中疏勒河偏少21.5%,黑河偏少19.0%,石羊河偏多6.5%;黄河流域偏多19.6%,其中河源至龙羊峡偏多22%,湟水偏多2.9%,洮河偏多33.1%,兰州至下河沿偏少24%,泾河偏多82.7%,渭河偏多13.9%;长江流域偏少3.0%,其中嘉陵江干流区偏多35%,白龙江偏少19.6%。
2001年行政分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资源量见附表6。
(2)主要江河地表水资源丰枯情况2001年全省主要河流来水量变化较大。
内陆河流域中西部来水量较丰,东部来水量偏枯。
疏勒河昌马堡站天然年径流量为11.2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多32.7%,属丰水年;黑河莺落峡站天然年径流量13.0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17.7%,属偏枯年;石羊河流域西大河站天然年径流量为1.126亿立方米,与多年平均少28.5%,属枯水年,西营河九条岭站天然径流量为2.48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19.6%,属偏枯年,杂木河杂木寺站天然年径流量为1.96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18.4%,属偏枯年,古浪河古浪站天然年径流量为0.325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54.9%,属枯水年。
黄河流域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天然来水量丰枯差异较大。
洮河红旗站天然年径流量32.7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33.6%,属偏枯年;祖厉河靖远站天然年径流量1.10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27.4%,属偏枯年,泾河杨家坪站天然年径流量4.76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40.8%,属于偏枯年;马莲河雨落坪站天然年径流量3.64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23.4%,属偏枯年。
长江流域各主要河流天然来水量普遍偏枯。
嘉陵江谈家庄站天然年径流量7.43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49.3%,属偏枯年;白龙江武都站天然年径流量32.9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21.5%,属偏枯年。
(见附表8)。
3.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年内分配我省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汛期水量集中,冬春水量小,春末夏初干旱,是我省河川径流季节性变化的基本特点。
2001年全省大部分河流集中在秋季。
昌马河、祖厉河、黄河玛曲段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出现在6—9月,其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47—66%;黑河、杂木河、洮河、马莲河、渭河、白龙江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出现在7—10月,其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4—74%;黄河兰州干流段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出现在5—8月,其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42%;泾河干流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出现在8—11月,其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