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常管理规定为加强学生组织纪律,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如下制度。
一、奖惩制度第三条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
处分有:①警告②严重警告③记过④记大过⑤留校察看⑥勒令退学⑦开除学籍。
第四条对第三条中除开除学籍处分外,受其他处分一年内有显著进步或立功者,个人申请可撤消处分,经教育不改者报市教委批准开除学籍。
二、考勤制度第七条必须按学校规定时间到校或离校,否则以迟到早退论处,累计迟到或早退三次(半小时以内)折算旷课一节。
第八条全期累计旷课两天(14节),给予警告处分;全期累计旷课三天,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全期累计旷课五天,给予记过处分;全期累计旷课七天,给予记大过处分;全期累计旷课九天,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十天以上十五天以下,给予勒令退学处分;十五天以上给予处分勒令转学。
三、课堂制度第九条课堂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全体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课堂纪律,自觉维护课堂秩序。
第十条集中精力,认真听课、作笔记,不得讲小话,做小动作或上甲课做乙事,不得看其他外书籍。
第十二条尊敬老师,讲礼貌,上下课教师进出教室,学生必须全体起立,课堂提问或作答,必须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方能起立提问或作答。
四、课余制度第十四条课余休息不得在教室内或走廊上大喊大叫,无特殊情况不能随便进入老师办公室,因故进入必须征得老师同意,报告后方可进入。
第十五条来校或回家路上,必须严格遵守交通秩序,注意安全,骑自行车必须礼让三先,不得在路上逗留,不得进入“两室三厅”。
第十六条同学之间应团结友爱,不得打架、吵闹,且纠集社会青年寻衅闹事、影响教育秩序者,一律从严处置或移交派出所处理。
第十七条男女同学之间倡导正常同学友谊,但不准谈情说爱。
五、卫生制度第十八条学生必须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爱整洁、讲卫生、不吸烟、不喝酒的好习惯。
第十九条讲究公共卫生、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
第二十条注重个人卫生,要求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严禁购买小商小贩的东西;男同学头发不能过耳,不蓄胡须,女同学不烫发。
第二十一条积极参加周末大扫除,坚持教室、走廊、楼梯间每天一小扫。
六、爱护公物制度第二十二条不得涂抹或损坏校内的一切刊物,不得乱写乱画乱张贴。
第二十三条教室内课桌、椅、门、窗、玻璃、黑板,必须指定管理的责任人,损坏照价赔偿,进行教育并酌情处罚。
第二十四条不得在教室内乱接电源,冬天严禁生火,一经发现,将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坚决杜绝偷盗事故,防止火灾等人为事故发生。
七、考试制度第二十六条未经家长同意必须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类考试。
第二十七条考试不得交头接耳、夹带、传递纸条等舞弊。
第二十八条开考30分钟不得进入考场,开考前30分不得交卷,交卷后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前走廊上逗留,不得大声喧哗,上下楼梯脚步要快,以免影响他人考试。
一、新生报到安全管理制度2、进校后所带箱包,要随手携带,加强看管,不要到处乱放,防止遗失、错拿。
3、进入宿舍,箱包要加锁存放,有壁橱的房间,个人壁橱应同时加锁。
4、带来的现金、支票,应当日交清各项费用,余款当即存入银行,学生个人身上存放现金不得超过50元。
5、个人洗晒鞋、衣、被等生活用品,要自我加强看管,注意及时收回宿舍,不得放在外边过夜。
6、学生不允许佩戴手饰、手机,已带来的最好让家长带回去,不要放在身边,防止丢失。
7、新生进校不要从地摊或在学校内向陌生人购买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防止受骗上当。
9、注意妥善保存购饭菜专用卡,一旦丢失应及时到食堂微机房挂失,防止卡上钱被他人偷用。
10、在校内外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不要违章横穿公路,预防发生交通事故。
二、学生日常安全制度1、进出校门要自觉下车,进入校门后要按规定停放车辆。
2、上下楼自觉靠右行走,不急行、不拥挤。
3、严禁在楼道上,教室内追逐打闹和奔跑,以免滑倒和摔伤。
7、大扫除时注意安全,对高处的玻璃窗和无阳台窗子的外部,不要勉强擦拭。
9、住宿生不准私自离校,不准私自到校外公共场所进行文娱、体育和任何形式的玩乐活动。
任何私人聚会,必须征得家长同意。
10、做文明学生,不要有任何故意伤害他人、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不允许在任何场所参与打架斗殴。
11、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师长。
遇事冷静,以保障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12、上实验课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安全要求完成实验。
13、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要按有关安全规则进行。
14、在往返家校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行路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15、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集体活动,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离队个别行动。
16、住宿生必须严格遵守住宿生安全管理规定。
三、学生人身安全管理制度2、对学生任何人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严禁老师、员工打骂学生。
3、学生之间应团结友爱,严防发生斗殴打架事件,伤害他人要负一切经济、法律责任。
5、学校任何人无权对学生进行人身搜查、限制人身自由、扣压身份证或正常书信,不准私拆他人信件、包裹。
6、不准歧视个别生理有缺限和“后进”的学生,所有学生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7、学校应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对于有危险的劳动项目不得安排学生参加。
四、学生个人物资安全管理制度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管能力,学生个人物资由学生本人负责保存,应该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学生身边不过多存放现金,多余的钱一定要加密码存入银行,存折(卡)要妥善保管。
3、学生用的衣、鞋、被等生活用品,晾晒时,个人注意看管,干后及时收回宿舍,严禁放在室外过夜。
4、学生不提倡佩戴金银手饰、手机等,违者造成损失自负。
5、宿舍里有存放物资的橱、箱、包,一律加锁存放到个人位置上,任何人不准随便翻动他人物资。
6、使用密码箱的同学,个人密码应严加保密,不得轻意告诉他人。
五、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2、在宿舍区内发现可疑的人和事,学生都有义务报告宿舍管理人员或学校保卫处,并要机智地控制可疑人员。
3、男、女生不准串访宿舍,任何学生不准将非本室人员及校外人员带入、留住本宿舍内。
4、学生除父母(经宿管员同意)外,一律不准在宿舍内接待外来客人。
5、上课时间学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未办理请假手续的一律不准私自留在宿舍里。
6、住宿生在离校日留宿、非离校日不住宿必须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7、学生宿舍实行楼层、房间安全值日生制,值日生必须按时关锁门窗,保管好钥匙不得乱借乱丢,负责安全检查。
8、学生宿舍严禁使用明火,禁止烧电炉、热得快,点燃蜡烛、蚊香,严禁吸烟,严禁私拉乱接电源。
及时收好晾晒衣物,夜间不得将衣物晾挂室外。
9、宿舍区内的消防设施、器材,任何人不准乱动,无故损坏严加处理。
六、学生课外、假日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学生课外、假日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安全工作原则。
2、学生的活动一般提倡在校内进行,组织者应落实好安全管理责任制,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3、如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必须经学工处报请分管校长同意后方可实施。
途中要注意车辆交通安全,严禁超载带人带物。
4、不提倡学生到公共娱乐场所开展活动,禁止组织学生参加有危险的活动,如集体到野外、河塘游泳等活动。
6、高职学生会单独组织一定规模的学生活动须报请学工处、校团委同意后方可进行。
中职学生活动必须由老师组织方可进行。
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内容为维护我院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院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常规管理活动:(二)严格上课考勤制度,检查和督促早操出勤。
各班学习委员记录每天上课出勤情况,学院领导进行不定期抽查。
组织学生会同学对早操进行考勤并保证出操质量,规范请销假制度。
(三)做好各项学生评奖评优工作。
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评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及其他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
(四)选送品学兼优、要求进步的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骨干培训。
开办分党校,组织团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五)加强班级管理,强化集体意识。
学院给每个班级分配一名班主任,将班级作为学院学风建设的基本单位来抓,每年评选优良学风班。
各班每年对班委进行民主换届选举。
班干每周填写班级手册,将班级学习、活动等各方面情况汇报给班主任和学院。
学院支持各班级开展有利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各类班级活动。
(七)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学院认真贯彻学校有关奖、贷、助、补、减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定期开展减免学费、助学贷款、奖学金评定、发放补助和开展勤工助学等资助工作。
(八)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作用。
学院充分发挥院学生会、行知新闻通讯社、大学生艺术团、心理工作室、研学会及各班委会团支部的作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二、规章制度与学风建设(一)规章制度3.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搞好入学教育,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中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落实上课、考勤制度,特别是早操出勤、宿舍卫生的检查和监督。
4.根据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情况,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有助于对学生全面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教育科学学院突发事件处理预案》、《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信息调查反馈制度》和《教育科学学院盛乐校区家长联系制度》。
6.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团总支书记或学工办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了学生工作办公室,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进行管理和监督。
7.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规范学生组织职责制度和工作程序。
(二)学风建设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学习环境,形成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展示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我院制定和实施了以下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规定和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领导体制。
我院学工办、教务办组织各班班长、班主任加强学风建设,负责学风建设的计划、组织、监督和管理考核工作。
成立了由班主任、学生会学习部、各班级学习委员组成的学风建设督察小组,定期督察学风建设的运转情况并随时向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