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家教家风

家庭家教家风


•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 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 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 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 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 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 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 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 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 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 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家风的重要性
古代人非常重视家风,所谓“齐家 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和 “平天下”的根基。 “齐”就是整肃,“齐家”就是整 肃家风家规的意思。当然“齐家”前面 还有“修身”,但自我修养,也需要良 好家风的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最好从 孩提时代就应开始。 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 思来处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
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 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 的教育、无字的字典、无声的力量, 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 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历史上,有很多有作为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 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 马光的家风; “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 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做官不许发财” 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 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则是开国领袖毛 泽东的家风; “做自立、诚实、孝敬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 “守法,低调”是邓小平的家风…… 勤奋,俭朴,务实,清廉,自立,诚实,孝敬,正直,守法, 低调……读这些大人物的家风,无不令人动容、令人心生感 慨。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或许从 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完全可以找到“家风”的一个共同 特征,那就是:“家风”的精髓必须是“健康的、 积极向上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
请以“家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 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 公安局年轻的李警官说:“我的爸爸
妈妈都是中医院的医生,从小爸爸妈 妈就常说,一分钟都有可能夺走一条 鲜活的生命,所以不管病人的病情是 轻还是重,我们都要以严谨的态度对 待,因为你的任何一个决定,都有可 能影响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我现在也传承着父母严谨待事的传统, 认真的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踏踏 实实的完成每一个任务。”
“家风”与“名人”
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时, 一方吃亏的家长总是这样教唆自己 的孩子:他打你,你就打他!
还有一些家庭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把 金钱看得很重——在他(她)们看来金钱 是万能的,正因为如此,而忽视了金钱买 不到的友情、爱情、亲情。
• 环卫工人纪阿姨说:“我们家没有什么世 代传承的家风,就是从小,爸爸妈妈就告 诉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做人要踏踏实实 的,千万不能投机取巧钻空子,不能贪小 便宜,那样迟早是要吃大亏的。如今我们 也是这么告诉孩子们的,做人就要做个老 实人,即使不能做像雷锋、郭明义那样全 国人民都知道的大好人,我们最起码要对 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个善良的人。
家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风是什么,认识到良好的家训对于
我们健康成长的意义。
2、通过不同的形式了解各种家风,接受正能量的熏
陶,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在2014年春节期间,“家风”这个似已淡出视野多年的 词语,成了最“火”的公众话题。打开电视看家风,亲友聚 会谈家风,论坛发帖晒家风……这一切,皆因中央电视台 《新春走基层· 家风是什么》特别节目而起。 从年初一到年初八,这档节目在《新闻联播》以头条、 提要的方式连续播出,《朝闻天下》《共同关注》等黄金时 段节目还播出了加长版。节目迅速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家庭精 神传统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
开国元勋次女贺晓明回忆起 母亲曾教导全家:老老实实做 人,认认真真做事。
赵本山坦言,人心要坦荡 学会放下,还要有信仰,不 爱国的人自己都看不起。
提及家风话题,篮球明星姚 明说,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 人揍过,他对家教的最深体会 是两个字:诚实。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坦陈对“家风” 的看法。他在受访时说,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 生的人人品好。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 国儒家文化熏陶,勤俭、节约、孝道等这些构成 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健 康、向上。“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 家风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 人为善。”
• 问题来了??

• 你认为“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
准则和处世方法。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 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祝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潘的《曾国 潘家书》 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 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央视记者在问路人,电视机前的我们 在问自己”。
平凡“草根”是节目中最常见的主角。回答 五花八门—— “不啃老,不坑爹,对老人要尊敬。”一位温 州创业青年言简意赅。其同伴的回答则显然经过 深思熟虑:“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 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天上不会掉馅饼砸到我头上的。做人要实在 一些,朴实一点,厚道一点。”面摊老板笑言。 “为人子女,孝敬父母,这就是家里人从小告 诫我的,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外出打工的小 伙在回家的火车上不假思索地回答。 各界名人也在节目中出现,留下耐人寻味的 答案——
受访者朴实生动的语言, 道出了每个人对“家风”的独 特理解,折射出普通百姓内心 深蕴的家国情怀,也深深感染 了电视机前的人们。 短短几天,众多门户网站 都在醒目位置链接了节目视频, 网民点击和转发量数以亿计, 仅在“央视新闻”微博中,网 友点赞就达60多万条,跟帖 评论成千上万。 很多人开始寻找、追问自 己的家风,并收获了惊喜。

轻工大厅菜市场卖菜的王玉芬说“家风就是 良心啊,对于我们卖菜的人来说,家风就是不 缺斤少两呗,我得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从小 就让他们知道,妈妈挣得都是良心钱,一毛钱 少吧?咱们也不能多收人家。” • 退休工人付大爷告诉我们:“古人讲见贤思齐, 修自身才能平天下,我们家可以算是书香门第, 从小祖辈们传承下来的祖训就是取他人之长补 自己之短,要不断的学习以开拓自己的视野,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什么 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处事态度,家风 是影响孩子们未来的无形之手。”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 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 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 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 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 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 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 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日常生活中家风的体现
老一辈人吃饭时的家风
家风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
是非常深刻而久远的。
美国得爱华德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至八代。 爱华德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 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 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 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 当过议员。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 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折, 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案,7人是杀人犯,总之没 有一个是又出息的。 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 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 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 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成才与否,而且不仅是一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