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绍南通的作文4篇

介绍南通的作文4篇

介绍南通的作文4篇
篇一:喜看南通新变化
翻开历史,目光定格在1978。

听老一辈的人说,他们那个时候道路十分狭窄,人们大多住在平房里,每天都要沿着曲曲折折的小巷才能走到家。

小巷里到处是石头铺成的路,甚是不好走。

甚至连吃饭、布料都是限量供应的。

听了他们的话,再看看现在,真不敢相信,30年前的生活竟是如此。

放眼今天,展现在我眼前的又是另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条条马路宽阔平坦,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衣食方面的问题。

听妈妈说,那时候,唯一的通讯方法便是写信。

94年时,流行大哥大,机身只比一块砖头小一点,不仅贵,携带起来也非常不方便。

大概过了6个月,又推出了小灵通和手机,小巧玲珑,自然惹人喜爱。

现在有了电脑,发个E-mail,几秒钟的时间对方便能收到,甚是方便;网上聊天,趣乐无穷;百度里面一搜,很快便能出现自己所要找的资料……可见,我们的生活变得多么丰富多彩。

转眼小学毕业已经一年了。

今天路过母校时,忽然发现操场改成了塑胶场地,场地两旁多了些花草树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小学一年的变化竟是如此之大,那么整个南通呢?
以前的濠河是一条死河,淤泥堵塞河道。

改革开放以后,市政府调入大量人力、物力,疏通河道,使濠河成为环绕南通城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若有机会夜游濠河,你会看到濠河两边霓虹灯闪烁,花儿竞相开放,一排排垂柳在微风中轻抚着清澈的河面,惹得鱼儿欢跳。

沿着河边漫步,有一条林荫小道,柳荫深处,有座面向濠河的青砖小瓦、红漆门窗的两层小楼,这就是张謇纪念馆。

改革开放以后,南通人继承了张謇兴办实业、发展教育的思想,如今南通的教育蒸蒸日上,在整个江苏名列前茅。

“一桥飞架,百年梦圆”,苏通大桥创下了四个世界之最,为南通的对外经济交流与友好往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是南通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的标志。

愿南通有更大、更新的变化!
篇二:南通,美丽海西的金凤凰
海西建设的春风,吹遍了八闽大地。

八闽儿女借着这股春风,努力工作,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要把我们的福建建设成走在全国前列的美丽海西。

远的不说,近的就说说我们的家乡南通吧。

踏着海西建设的新浪潮,我们南通镇积极引进了几个开发项目——福州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奥特莱斯折扣城等。

当我拿着报纸,向爸爸询问海西建设前景时,爸爸激动地告诉我,这两个项目投资近百亿,会给南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久的将来,我们南通的面貌
将焕然一新,我们南通人民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可高兴啦。

这天正好是星期天,我缠着爸爸,要他带我去工地看看施工现场。

来到王腾村的物流中心建设现场,只见一大片高楼拔地而起,高大的塔吊伸出长长的手臂,忙着吊装建筑材料。

工人们激情四射地忙碌藉,欢声笑语溢满工地……
爸爸说,这个项目总投资34亿元,建成后将是国内一流,全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的农副产品批发物流区,将会成为世界的一颗新星。

我听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我们的南通要和世界接轨啦!
听着爸爸的介绍,看着这些热火朝天的场面,我心潮澎湃,我多么想加入建设的行列啊。

不过,爸爸说了,现在我年纪还小,还不能更好地为海西建设做贡献。

不过,他要求我现在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特别是英语,掌握真正的本领,做好兖分准备,将来迎接世界各地的来宾。

我使劲儿地点着头,我对海西的来发展充满了信心,我对南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憧憬。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南通,一定会成为一只美丽的金凤凰,为我们南通人民带来吉祥和幸福。

篇三:品味南通
在长江三角洲,有一个依江傍海、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那里孕育出了许许多多的国家栋梁。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入海口的北侧。

它。

就是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的文
化名城——南通。

南通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的形成仅一千多年。

但是它却被称为“中国现代第一城”、“江海门户”……在南通,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知道南通有“一山、一水、一人”。

所谓的“一山”,就是“江东第一山”狼山;所谓的“一水”,就是护城河——濠河;所谓的“一人”,就是南通教育之父——张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南通的山——俊。

南通有五小山,分别是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狼山。

狼山是中国佛教把小名山之一,相传山上曾有白狼出没,又传因形似狼而得名,又称“紫狼山”。

山上的书长的郁郁葱葱,烈日炎炎之时,那里的树就变成了一把把遮阳伞,替人挡住炽热的阳光。

狼山并不高,才八十多米,所以爬上去很轻松。

狼山的顶有一座支云塔,高35米。

每年春节,这里总是香客如流,人人都来这里烧香祈祷:家庭幸福,生活美满。

南通的水——秀。

号和是南通的护城河,它围绕着整个南通市区,它养活了无数南通人。

世世代代的南通人在靠着他繁衍生息。

夜晚的濠河最美,在周围灯光的点缀下,它显得更加抚媚动人。

有时,一阵微风吹过,湖面就会泛起一片片涟漪,似乎是幽默的风儿向好和妹妹说了什么笑话,让濠河妹妹忍俊不禁,抿最一笑。

节假日,濠河也是一大亮点。

人们泛舟湖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享受着划船的乐趣,岂不乐哉?
南通的山,南通的水迷住了千千万万海外游客,那么生活在这么一个城市里的人又是怎么样的呢?
南通的人——争创第一。

在南通有一个妇孺皆知的伟大人物。

是他,带领我们南通人民走向“中国近代第一城”的道路:是他,让我们南通的商业迅速发展;是他,给予我们南通人更多学习的机会……没错,他就是张謇。

张建在我们南通兴办实业发展教育,建设城市;他一心想把南通改造成实业、教育、建造全面发展的城市。

张謇在南通立了不少功,他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公共博物馆、第一过医院、第一座气象台等,兴办了广生油厂、大龙皂厂、通海垦牧公司、泽深水利公司等,称为商业巨子,还构成了一老城为中心的“一城三镇”的空门间格局,真正提升了南通人的生活水平。

张謇对南通的贡献,时无人可及的。

可以说,没有张謇,就没有就没有如今的南通。

“一山,一水,一人”这些足以代表整个南通。

南通是个文化名城,我为我自己身为南通人而感到骄傲。

同时,我也希望南通能够更好地发展,争创一流。

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在长江三角洲有个城市就叫——南通。

篇四:我爱我的家乡——南通
甲午战争中的某一天,大雨滂沱,一干文武大臣跪在泥泞的地上,只是为了恭迎慈禧太后的銮驾。

跪得头晕眼花之际,慈禧太后来了,对这一干苦苦等候的大臣却看也不看一眼就走了。

在晚清政府的统治下,这样的事是常见的。

可是其中一人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三十年的科举梦,就此一笔勾销。

”从此心灰意冷,辞官从商,走上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新科状元、后来著名的实业家张謇。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家乡南通成为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

而张謇,就长眠于风景优美的啬园,永远地守望着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

而今,这片土地在改革开放东风的吹拂下,再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在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南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

啬园,即清末状元、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墓园,为狼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啬园还是一座天然植物园,现有各类树木59科140种计万余株。

古护城河濠河环绕南通老城区,形如葫芦,宛如珠链,被誉为南通城的“翡翠项链”。

位于如皋城东北隅的水绘园,是国内著名的古园林之一。

其特色“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秋峦葩卉,一一掩映,若绘画然”。

它见证了明末才子冒襄(字辟疆)与金陵名妓董小宛的爱情故事。

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江海造化、山水精灵”,是大自然给予南通的丰厚馈赠,也形成了南通独具特色的江海文化。

不必说旅游景点中的文物古迹,也不必说赵丹、范曾这样的文化名人,单是“一山一水一人一城一桥”,
就彰显出南通的无穷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在这里,有着包容汇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

我们南通人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气象站,第一个博物馆,第一个师范学校、盲哑学校、纺织学校、刺绣艺术馆、新式剧院。

有以著名数学家杨乐为代表的近30位“两院”院士。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是真切地感受到江海大地上那一股股温馨的风。

不必说全国精神文明典型“莫文隋”,也不必说享誉遐迩的“江海志愿者”;不必说通医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也不必说综艺的青年企业家群体;不必说教苑巾帼李吉林的“情境教育”,也不必说军营英模龚允冲的“守礁情结”;不必说叱咤国际体坛的夺冠健儿,也不必说驰骋神州工地的建筑铁军。

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善小而为,恶小不为”的凡人琐事,无不闪烁着南通人的荣耀与自豪。

南通市委市政府发出“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号召并付诸实施,特别是“大桥、大港、大学”三大世纪之梦的实现,使南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南通,正在日益成为长三角城市带中的一颗“江海明珠”。

张謇先生如果地下有知,也会倍感欣慰的。

回想过去,展望未来,我豪情满怀。

这样一片热土,我愿意为之贡献出毕生的热情、智慧和汗水,希望将来南通的发展,能有我的一份功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