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上机指导》第9章串行通信及接口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上机指导》第9章串行通信及接口
9.2.2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所谓接口标准就是明确定义信号线,使接口电路标准化、 通用化。借助串行通信标准接口,不同类型的数据通信 设备可以很容易实现它们之间的串行通信连接。不同的 计算机系统或通信设备之间要顺利地实现通信,必须遵 循同一规则,这个规则就是一个标准。标准的异步串行 通信接口有 RS-232C 、 RS-449 、 RS-422 、 RS-423 和 RS485。
2.RS-422与RS-485串行接口标准
由于RS-232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 有以下4点。
(1) 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 TTL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 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s。 (3) 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 式, 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能弱。 (4) 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英尺,实际上也只 能 用在50m左右。 针对RS-232的不足,于是就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接口标准,RS422、RS-485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标准。
9.2 串行通信的原理
所谓“串行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使用一根数据信号线, 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按位进行传输,每一位数据都占据 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这种通信方式使用的数据线少,在远 距离通信中可以节约通信成本。当然,其传输速度比并行传 输慢。数据接收设备将接收到的串行形式数据转换成并行形 式进行存储或处理,所以串行口的本质就是单片机与外围数 据设备的数据格式转换(或者称为串/并转换器),即当数据 从外围设备输入计算机时,数据格式由位(bit)转化为字节 数据;反之,当单片机发送下行数据到外围设备时,串口又 将字节数据转化为位数据。 9.2.1 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 9.2.2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9.3.1 异步通信
1.异步通信原理 简单来说,异步通信(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就是以一个字符 为传输单位,用起始位表示字符的开始,用停止位表示字符结束,在异步 通信中,数据通常是以字符为单位组成字符帧传送的。字符帧由发送端一 帧一帧地发送,每一帧数据均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通过传输线被接收 端一帧一帧地接收。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由各自独立的时钟来控制数据的 发送和接收,这两个时钟彼此独立,互不同步。 在异步通信中,接收端是依靠字符帧格式来判断发送端是何时开始发送, 何时结束发送的。字符帧格式是异步通信的一个重要指标。 异步传输格式亦称为起止异步协议,其特点如下: 起止式异步协议的特点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传输,并且传送一个字符总 是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因为发送与接收双方之间的数据处理速 度有可能不一样,因此在两个字符之间需一定的时间间隔。 异步传输格式字符帧也叫数据帧,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 位4部分组成,其格式 如图9.7所示。 NEXT
9.2.1 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
单片机使用串行口进行异步通信时,其接收和发送过程 如下。
(1) 接收。串行口按设定的工作方式和波特率通过P3.0口串行移入 格式化数据到输入寄存器,待整帧数据接收完毕后进行反格式化 处理,然后送入数据缓冲器,形成中断请求RI,通知CPU读取数 据。 (2) 发送。当单片机 CPU向串行口的发送数据缓冲寄存器移入所 需发送的数据后,串行口自动按设定的格式将数据组装成标准格 式帧,然后以规定的波特率,借助于发送缓冲器的移位功能通过 P3.1逐位移出。数据移完后,形成中断请求TI,通知CPU准备下 一帧数据的发送过程。
1.RS-232接口 2.RS-422与RS-485串行接口标准 3.3种标准的比较
1.RS-232接口
RS-232接口(又称 EIA RS-232 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 行通信接口。它是在1962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联 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 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信的标准。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 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 (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 换接口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个脚的 DB25连 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 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 (1) 机械特性
计算机通信有两种方式:并行通信方式与串行通信方式。并 行通信是将数据字节的各位用多条数据线同时进行传送,并 行通信的特点是:控制简单,传输速度快,但传输线较多, 长距离传送时成本高且接收方的各位同时接收存在困难。串 行通信是将数据字节分成一位一位的形式,在一条传输线上 逐个地传送,串行通信的特点是:传输线少,长距离传送时 成本低,且可以利用电话网等现成的设备,但数据的传送控 制比并行通信复杂。80C51内部有一个串行通信I/O口,通 过它可以实现和其他单片机系统、PC系统的串行通信。
3.3种标准的比较
RS-232、RS-422和RS-485有关电气参数比较如表9.3所示。
9.3 通 信 协 议
所谓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在约定中对数据格 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及控制字 符定义等作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因此,也 叫做通信控制规程,或称传输控制规程。 按照串行数据的时钟控制方式,串行通信可分为异步通信和 同步通信两类。 9.3.1 异步通信 9.3.2 同步通信 9.3.3 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的比较
第9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
教学提示和教学目标 9.1 串行口的结构 9.2 串行通信的原理 9.3 通 信 协 议 9.4 单 机 通 信 9.5 多 机 通 信 9.6 上机指导:串行静态显示电路
教学提示和教学目标
教学提示:通信是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计算机通信是将计算机技术和 通信技术相结合,完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 交换。串行通信技术是构建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构建网 络控制单片机应用系统。 教学目标:复习80C51单片机串行接口结构;了解80C51单片机串行 接口原理;掌握80C51单片机串行接口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