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心得,日语写的篇一:日语学习体会我的日语学习心得学英语学了十二年,过了四级过六级,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竟然学了日语,并且以日语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
那是我刚读十七年级的时候,家穷,一门心思想挣钱,打着计算机的旗号,要去找工作。
我也明白资本越多越挣钱的道理,所以决定增加资本。
谁知道当时我是发哪门子神经,竟然在寒假回家的时候,借了一本《日语初步》的书开始自学日语。
寒假倒是背了几天五十音图,但是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所以也没有记住什么东西。
为了找工作,寒假没有完,我就回到了学校,一个人在宿舍里钻研日语。
把那本教科书全看了一遍。
然后开始找工作。
我准备了一份简历,写的很特殊,因为自己出身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校,所以在简历里声明:名校者戒。
在资历上,我写道:英语六级,日语二级(只看了统共不过半个月的书,我已经号称日语二级了——后来的经历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
我印了不到十份简历。
全部发了出去。
最后让我来面试的有三家,他们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都是做日语软件的公司。
看来,英语六级是屁用没有,日语“二级”可是应者云集。
第一家是学校里面的软件公司。
我去了,王老师很和蔼地接待了我。
记得他说我日语很好。
我现在也忘了当时是受用还是羞愧,不过估计是受用。
因为我日语这么好,他当然同意要我,给我分派的工作是vc上面的臭虫调试。
他们的项目组做了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但是有三个问题没有解决。
百思不得其解,而项目时间很紧,所以就找我专门攻关。
攻就攻贝,谁怕谁!我可不管我日语水平只有业余二级。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日文操作系统。
画面上的蝌蚪文个个精神抖擞,在我眼前耀武扬威地晃,不过我倒是不眼晕,那时候正年轻,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加上原来摸过同样的操作系统,所以也不惧。
然而不惧归不惧,日语的水平可不是靠胆量就能决定的,我很快在项目组长入力(日文,读做nyuryoku,输入的意思)和出力(日文,读做syututyoku,输出的意思)的叫声中露馅了。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日文vc的win32api的帮助都是英文的,这让我高兴了好几个小时。
凭着英文慢班第一名的功底,我完成了百分之六十六点六六六不到头的任务,取得了我平生第一次范进中举式的工资。
但是日语水平可不怎么样。
王老师在给我发工资的时候,也点破了我的业余二级水平。
在学校软件公司兼职的同时,因为贪财,我同时又在另一家公司坐班。
当任务完成后,王老师问我是否愿意继续的时候,我婉言谢绝了。
于是到了另外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当然也是做日本项目的。
老板招我说主要是看见了我写的名校戒的字样。
这个公司的电脑都是装的日文操作系统,每人一台,我也一台——平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专用电脑。
老板娘教我怎么输入日文。
还教我怎么画汉字(日文输入法当中有画汉字的功能,如果汉字的日语读音不知道的话,可以一笔一画地画出来)。
在那之前我买了一本特别管用的日语字典,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的,名字大概叫《速查汉字字典》吧。
它的特点是能够根据汉字的汉语拼音查汉字。
对于还没有记熟日语假名的我来说,查询非常方便。
我还买了《标准日本语》(这几乎是学习日语的必备教材)的初级两本和中级两本。
还和同学合资买了磁带。
我学习的进度飞快,很快就把《标准日本语》的上下册给看完了,虽然假名依旧不能全部记住,但是不影响自己飞快的进度。
我继续往下读,把《标准日本语》的中级上下册也读完了。
在经过这种其进锐其退也速的学习之后的某一天,我给女朋友宣布:我读日文书已经不成问题了。
但是让我泄气的是,女朋友拿起我读的日文书,看了一遍,说她也能看懂,让她说文章的意思,她居然真的说了个八九不离十。
可恨日语中汉字是如此之多,能看懂日文和日文盲没有什么两样。
公司里有一个日本老头儿,几乎常驻在公司。
但是我和他没办法交流,我的日语太菜,更菜的是我的胆量,我天生害羞,不到成为绝顶高手,决不愿意献丑,这让我丧失了极好的和日本老头操练日语的机会。
日本老头英语极好,但是我的英语口语和听力和我的日语一样菜,每次我竭力想给老头说明什么的时候,老头努力半天最后总是给我说wakaranai(听不懂)。
就因为日本老头,我明白了wakaranai是什么意思。
在公司待了半年左右吧,老板把我发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做三洋工业的项目。
因为是做日本项目,所以便接触到了日文的详细式样书。
正而八惊地开始读日文。
当时项目经理担心大家不会读日文,特意给大家训话,说注意几个否定,剩下的就没有问题了。
否定就是nai。
但是有一种特殊的否定句子,却是肯定,就是sikanai。
这些我们都牢记在心,读式样书居然也都对付过去了。
做项目还有一个问题,写q&a。
q&a就是质问票。
如果式样书本身有问题,就要写质问票去问日方。
那时候,我的日文自称业余二级,写质问票不好再麻烦项目经理,就自己在那里吭吭哧哧地写,不会的地方就先想出中文的词汇,然后去查中文词汇的日语发音,再用日语发音敲上去,如果变换的时候能变成汉字词汇,就说明日语中也可以用这样的词汇,就开始使用。
靠这种方法,到项目结束,我也写了足有三十个质问票吧。
这时候,我开始盘算着考日语等级考试。
为了准备考试,我在等级考试报名的地方买了两本书,一本是一级考试词汇,一本是一级考试语法。
都类似于字典。
这两本书很合我的胃口。
我报考的当然是一级。
日语等级考试和英语不同,级别数字越小等级越高,一级是最高的。
象我这样好高鹜远的人当然是报一级。
日语一级比二级考试要难得多,原因有两点:第一,题本身就难;第二,及格分数线不一样,二级三级四级都是六十分,但一级却要求七十分。
我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复习日语。
老板娘听说我报考等级考试,把她从前考试用过的教材也给我了。
这是在日本买的专门针对等级考试出的书。
这本书让我领教了日本出版界的精致。
是两本很不错的书。
为了等级考试,我还在人大报了一个等级考试突击班。
和一群小姑娘一块儿听课,眼福不浅但是艳福全无,和一个外交学院的同乡搭话,她都对我没有激起太多热忱,弄得我只好继续自己一幅死人相。
这时候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的听力。
根本听不懂。
我天生不善于和人交流,所以耳朵笨得出奇。
学英语学了十二年也从来没有认真听懂过听力试题。
学日语才学了一年,更别提了。
所以我把选择题的选择权全交给了上帝,但是上帝好像也比较笨,所以我的听力题基本上没有什么正确的。
这样就到了考试,在考场上上来就是听力,不幸在听力的中途有人的手机响了,我本来就听不懂心情烦躁之极,听了铃声就更不愿意静下来试图听懂,所以也终于没有听懂一道题,就匆匆忙忙地开始下面的测试。
词汇语法题填写得非常顺利,即使是不懂的,我也觉得自己似乎能蒙对。
阅读题是我的强项,我几乎觉得我没有理由不拿满分。
然而考试结果下来,我不幸惜败。
为什么说惜败呢?因为确实可惜,再努把力就过去了。
我考了六十多分(计分制不是百分制,换算成百分制是这个比例)。
虽败犹荣,我可以给人吹,说我比二级还牛。
再碰上王老师,我会告诉他我是二级加。
这之后一直在日语公司工作,日语也几乎天天接触。
但是仅仅限于读写,听说依旧不能得到提高。
到想来日本,和日本过来的日本老板面试的时候,我日语的听说水平依旧很低很低。
我只会给他说:我要求工资n00万。
多亏了我的中国老板,所以当时日本老板说的话我都弄明白了。
不过不知道是我文过饰非还是真有其事,我觉得我当时似乎自己已经听懂了日本老板说的话。
千禧年来日本,但是当时却没有想到一鼓作气再报一次日语等级考试,到第二年才想起来,于是又报了名。
考试的前一天,给女朋友打电话,说不想去考试,当时工作压力就比较大,浑身觉得不对劲儿,胃里象塞了一块石头。
但是女朋友勉励让我去考试。
考试那天七点多我醒来,辗转反侧不知道是去考试还是不去。
但是幸运的是在辗转反侧后我又睡着了,到考试前一个半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又醒了,醒了之后决定去。
赶忙爬起来,急急忙忙往外跑。
到熊野神社前拦了一辆出租汽车,但是上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还没有铅笔,赶忙又下车去就近的便利店买了文具,再钻进车。
但是司机老哥竟然是个生手,拿着地图半天找不到北,我只好下车,又换了一辆,这次是个老头,经验丰富,开车把我送到了拓殖大学的考点,花了我大约五千日元吧——要是没有考过去,我该有多心疼。
考试的结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过了。
听力依旧是不好,但是因为在日本已经生活了一年多,终究是提高了,这种提高体现在听力分数上,勉强拉我过了七十分线。
为什么勉强?原因是考试前词汇和语法都没有复习,考试全是吃老底儿。
到此为止,算是我在日语学习的理论上获得突破吧。
至于实践中,到现在我还结巴呢,按下不表。
篇二:学习日语的小感悟学习日语的小感悟朗读的重要性。
很多人学外语都希望练就流利的口语,但结果大多数人学出来的都是哑巴日语,哑巴英语,别说出国工作了,就是在国内外企也应付不了,看到外国人就紧张,不知道该怎么说云云~~ 于是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谷歌百度上搜索如何才能学好口语等,或者想办法找外国人练口语。
虽然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外国人成天在你旁边说日语或者英语,甚至愿意教你的话,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大多数人是没有这种环境和机遇的。
而且说到底,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功底的话,就算有外国人跟你说话,你的口语也很难进步。
回归到主题,其实我想说的是练就口语不用靠别人,靠自己就可以了,因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模仿的过程,现在市场上有那么多的教科书,上有那么多的资料,如果你可以做到把标日或者新编日语的前两册课文读数并且一字不错地背出来,那么你就已经拥有了开口的基础了,也许一开始你碰到日本人还会紧张,但不出几次,你的口语就会进步很快,用日语正常交流也不会离你太远了。
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吧,我因为是日语专业的,学的是新编日语,大一开始老师就开始要求把课文背出来,上课会抽背。
当然大多数同学都觉得这样做很麻烦,只是应付了事,就算上课被抽到,你背不出来老师也不能拿你怎么样。
但我那时是每篇都背到很流利很流利的,当然背诵的基础就是朗读,因为发音发标准了,就会很享受朗读的过程,因为享受,就会愿意反复读,因为反复读,再加上来自上课要抽背的压力,我就习惯了把每篇文章都背到很熟很熟(不然上课抽背时我一紧张就会忘记的。
) 大一一年我都是以这种方法在学习的,那时到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到我大二下半学期认识了日本朋友,第一次见面时我朋友说「椅子に座りましょう」,然后我问他「椅子ってなに?」。
然后他指着旁边的椅子跟我说「これ、椅子だよ」。
其实这个单词我好像在大一第一篇课文就学过了,只是从来没有在现实环境中听过,说过,所以一下子反应不出来。
但是因为我学过这个词,所以听过一遍以后,我就再也不会忘记。
我记得那天和那位日本朋友刚见面时我连连贯的句子都说不出,但是说了一天以后,到了晚上我意外地发现我已经可以说很多句子了,而不再是一个一个单词或者断句了,之后我们又一起玩了两天,到了第三天晚上我发现自己已经可以和他正常地交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