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12.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成功实施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我国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 根据基因专利的实用性标准,要求对一般基因序列 主张专利权,发明人在将该基因分离出来的同时, 必须说明该基因的功能,而对于实际的工业应用只 要求具有一般性的预见即可。
➢ 对于在实用性审查判断中可以确知的基因功能,可 以授予专利权。确知的基因功能指的是:此基因可 以用于何种生物体上,对此生物体的组织会造成何 种影响。
➢ 目前认为基因的发明与发现之间的界限,最主要的区别 在于是否经过人力作为,是否脱离了自然存在状态,具 备一定的工业实用性,至少是潜在的工业实用性。
12.1.2 生物基因的专利保护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新颖性:参照各种期刊杂志及一些公共或商业基
因数据库(GENBANK)中公布的信息。
生物技术发明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生物技术产品
➢自然来源或人工改造过的生命实体,例 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系、细胞 器、质粒和DNA序列等。
➢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命系统的自然产生 的物质。
引言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生物技术工艺: ➢ 转基因动物和植物品种发明; ➢ 微生物及遗传物质发明; ➢ 生物制品发明; ➢ 获得生物体的生物学方法发明; ➢ 微生物学方法发明; ➢ 基因治疗方法发明等。
12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学习目的
学习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实施保护的几种 主要形式,生物基因专利授权的前提条件以及 授权范围,商业秘密以及其他的保护形式所适 用的客体,如何选择合适的保护形式。了解我 国及世界上对生物技术产品和工艺的保护状况 ,认识在研究开发和应用中保护生物技术发明 的重要性。
引言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实用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中国 申请人须提供实验数据,发明所描述的用途
必须是实际存在的而不是预期的。
对于基因技术发明的用途,申请人必须用自 己的数据来加以证明,不能用其他参考文献 等来证明。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12.1.2 生物基因的专利保护
12.1.2.1 生物基因可专利性的争论
12.1.2.1 生物基因可专利性的争论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 基因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体内,是一种客观 存在,从这一点上说,基因本身属于科学发现,不能申 请专利。
➢ 基因作为一种遗传物质,属于生物化学物质,人们只要 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纯化与分离,使其不再处于原来 的自然状态,就可以对该物质主张专利权。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目前世界上基因技术的专利客体包括:
➢基因序列专利 ➢基因技术专利 ➢转基因生物专利 ➢生物类制品专利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基因专利客体(1):
➢基因序列专利
只要经过了人力作为,脱离了自然存在状态,具 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基因序列,就可以 被授予专利。
12.1.1 申请专利的必备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生物技术发明可专利性与否的判断: 如何确定生物技术领域中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的界
限,尤其是关于基因的发明与发现问题。
如何界定一个符合专利申请的与生命物质有关的 发明,以及对此项发明该给予多大范围的保护。
12.1 专利保护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创造性: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
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实用性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创造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 美国:
审查判断“物”的创造 性
实质上是将创造性 审查等同于新颖性 审查,甚至可以说 是放弃了创造性审 查。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实用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美国 • 将该基因分离出来,同时要具体说明如何使得该基
因序列具有工业实用性。
• 从严到松,任何证据记录(如试验记录、该领域专家 的证明或声明等)都可以用来主张实用性。
• 有助于美国更多的进行圈地运动、排挤竞争对手。
判断“方法”的创造性 仅仅依据该序列先前是否已经被揭示
12.1.2.2 对基因实施专利保护的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创造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中国 标准建立在对基因功能的审查,比较提出的基
因功能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功能、技术相比,是否 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优点
不会导致将专利的创造性和新颖性等同起来而 带来的授予某些基因专利权 ,发挥实质性的保护与 促进作用。
业应用中是否有特别的被滥用的风险。
12.1.2 生物基因的专利保护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两种典型做法:
以美国和欧洲专利局为代表的,为了充分保护生物 技术领域发明人的利益,给予基因专利较宽的权利 范围。 例如“哈佛鼠专利案例。
以日本为代表的给予较窄的权利范围,一般只允许 权利人将其权利要求限制在他们能够确实证明可以
12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12.1 专利保护
12.1.1 申请专利的必备条件
专利权的三个特性 ➢独占性,也称排他性、垄断性、专有性等; ➢地域性; ➢时间性。
12.1.1 申请专利的必备条件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可授予专利的发明的四要素: ➢实用性 ➢创造性 ➢新颖性 ➢可执行性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美国与中国在基因专利的实用性审查方面的区别
中国 审查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的余地,而加重了专
利申请人的责任。 该发明的制造或使用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基因功能,以及预期的工业应用能否对科学技 术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良 好作用。基因功能的说明中是否有基因歧视,在工
12.1.2.3 基因专利授权范围
对生物技术发明创新的保护
基因专利客体(2):
➢基因技术专利
包括利用基因的提取、改变、保存、携带、繁殖等 技术手段产生活的有机体或其他组分的以及改造动 植物、微生物甚至是生物的部分组织的方法发明。 ——“主要是生物学方法”和“非主要是生物学方法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