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入门课,概念较多,但难度不大. 理解自由向量、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平行向量、零向量等概念,并能判断向量之间的关系.并会辨认图形中的相等向量或作出与某一已知向量相等的向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与基本概念,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并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向量与向量相等的含义以及向量的几何表示;最后通过讲解例题,指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向量的实际背景、几何表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向量及向量的有关概念、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向量及向量的有关概念、表示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思考
先引导学生思考位移和距离这两个量有什么不同?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向量?它与数量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有向线段,它包含哪三个要素?
3.怎么表示向量?
4.什么是向量的模?
5.有哪些特殊向量?
6.向量间有什么特殊关系?
新知探究
1. 什么是向量?向量与数量有何区别?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思考:在质量、重力、速度、加速度、身高、面积、体积这些量中,哪些是数量?哪些是向量?
什么是有向线段,它包括哪些元素
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
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以A为起点、B为中点的有向线段记作:
−→−AB
2.向量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①几何表示法:向量常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
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有向线段的长度:线段AB的长度也叫做有向线段
−→
−
AB的长度
②字母表示法:也可用字母a、b、c(黑体字)来表示,即
−→
−
AB可表示为a(印刷时用黑体字)
说明1:我们所说的向量,与起点无关,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时,起点可以取任意位置。
所以数学中的向量也叫自由向量.
如图:他们都表示同一个向量。
练习:1.向量AB
⃗⃗⃗⃗⃗ 和BA
⃗⃗⃗⃗⃗ 同一个向量吗?为什么?
说明2:
A(起点)
B
(终点)
a
有向线段与向量的区别:
有向线段:有固定起点、大小、方向
向量:可选任意点作为向量的起点、有大小、有方向。
有向线段AB
⃗⃗⃗⃗⃗ 、CD ⃗⃗⃗⃗⃗ 是不同的。
向量AB ⃗⃗⃗⃗⃗ 、CD ⃗⃗⃗⃗⃗ 是同一个向量。
3. 什么是零向量和单位向量?
①零向量——长度(模)为0的向量,记作。
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与0的区别
②单位向量——长度(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4. 什么是平行向量?
(1)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
若两个向量平行,记作:∥ (2)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3)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
注: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 5.什么是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练习:判断下列各组向量是否平行?
思考与讨论
1.向量的平行与线段的平行有什么区别?
2.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 =CD ⃗⃗⃗⃗⃗ ,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吗?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则AB
⃗⃗⃗⃗⃗ =CD ⃗⃗⃗⃗⃗ 吗? 例题讲评(学生先做,学生讲,教师提示或适当补充)
例题:如图,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
−OA 、−→
−OB 、−→
−OC
相等的向量
例2:如图,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上的中点,四边形BCMF 是平行四边形,请分别写出:(1)与ED ⃗⃗⃗⃗⃗ 共线的向量; (2)与ED ⃗⃗⃗⃗⃗ 相等的向量;(3)与FE
⃗⃗⃗⃗ 相等的向量。
小结(学生总结,其它学生补充)
D
E
O A
B C
F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