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课程代码02318)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计算机中执行指令的部件是A.CPU B.存储器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2.若十进制数为92,则其对应的8位补码[X]补为A.00011101 B.01011100C.10011101 D.110111003.—个1 6KB的存储器,按字节编址需要地址线A.12条 B.14条 C.16条 D.20条4.在采用偶校验编码时,一组数据位与校验位中共包含有A.奇数个“0” B.奇数个“1”C.偶数个“O” D.偶数个“1”5.对主存储器上信息的访问方式是A.SAM B.DAM C.DMA D.RAM7.在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的指令中,操作数在A.指令中 B.通用寄存器中C.内存中 D.外存中8.下列寻址方式中,获取操作数最漫的是A.立即寻址 B.直接寻址C.寄存器直接寻址 D.变址寻址9.下列部件中,不属于输入输出设备的是A.打印机 B.键盘C.运算器 D.鼠标10.在计算机的存储器层次结构中,属于辅助存储器的是A.寄存器 B.硬盘C.高速缓存 D.主存11.串行接口指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接1:3与外设之间采用的数据总线传送方式分别是 A.串行、串行 B.并行、串行C.并行、并行 D.串行、并行12.设置中断屏蔽字的作用是A.暂停CPU对主存的访问 B.暂停对一切中断的响应C.暂停对某些中断的响应 D.暂停外设对主存的访问13.指令格式中的地址结构是指A.地址段占多少位 B.指令中如何指明寻址方式C.指令中采用几种寻址方式 D.指令中给出几个地址14.键盘接口应选A.程序直接控制传送接口 B.中断接口C.DMA接口 D.既可选用中断接口,也可选用DMA接12115.中断的响应时机是A.在任一时钟周期结束时 B.在任一工作周期结束时C.在当前指令执行完毕时 D.必须在执行完当前程序段时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9空,每空1分,共19分。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而外存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17.按照在计算机上完成任务的不同,可以把使用计算机的用户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类。
18.表示—个数值数据要确定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要素。
19.计算机内部常用的数据校验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0.运算部件的组成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21.指令执行所用到的元件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两类。
22.按照控制描述方式,控制器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3.总线24.机器数25.操作码26.程序计数器(PC)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7.通常一条指令的执行要经过哪些步骤?什么是指令周期?28.什么是页表?什么是快表(TLB)?29.I/O接口的基本功能有哪些?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0.假设计算机M的指令集中包含A、B、C三类指令,其CPI分别为2、3、4。
某个程序P在M上被编译成两个不同的目标代码序列P1和P2,P1所含A、B、C三类指令的条数分别为8、5、6,P2所含A、B、C三类指令的条数分别为7、7、8。
请问:(1)哪个代码序列指令条数少?(2)哪个执行速度快?(3)它们的CPI分别是多少?31.将十进制数-0.625转换为IEEE754的单精度(32位)浮点数格式,要求最后格式用十六进制数表示。
注:IEE754单精度浮点数的计数公式为(-1)s×1.f×2e-12732.设有同步总线宽度为32位,时钟频率为60MHz,一个时钟周期传送一次数据,该总线的带宽是多少MB/s?如果对总线进行改进让其一个时钟周期能传送3次数据,时钟频率降低到40MHz,则总线的带宽是多少MB/s?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某计算机字长16位,采用16位定长指令格式,部分数据通路结构如图所示。
假设MAR的输出一直处于使能状态。
(1)减法指令“SUB(R2),R1”在执行阶段需要多少个节拍?注:该指令功能为R1的内容减去R2指定的存储器单元内容,结果送入R2指定的存储器单元中。
(2)写出每个节拍的功能和有效控制信号。
34.某计算机主存地址空间大小8MB,按字节编址。
主存与 Cache之间采用直接映射方式,块大小为256字节。
Cache数据区大小为8KB。
问 cache共有多少行?主存地址如何划分?要求说明每个字段的含义、位数和在主存地址中的位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9空,每空1分,共19分。
16.辅存、海量后备存储器17.最终用户、系统管理员、应用程序员、系统程序员18.进位校验码、定/浮点表示、编码规则19.奇偶校验码、海明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20.加法器、ALU、移位器21.组合逻辑元件、时序逻辑元件22.硬连线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3.是传输信息的通路,用于在部件之间传输信息,CPU、主存和I/O模块通过总线互连。
24.逦常将数值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编码表示的数称为机器数25.指定指令进行何种操作的编码,如:加、减、与、或、非等类26.用来存放即将执行指令的地址,取指令时,总是先把PC的内容送到地址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7.答:通常一条指令的执行要经过取指、译码、取数、运算、有结果等步骤;(2.5分)通常将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2.5分)28.答:为了对每个虚拟页的存放位置、存取杈限、使用情况、修改情况等进行说明.操作系统在主存屮给每个进程都生成了一个页表;(2.5分)为了减少访存次数.往往把页表屮最活跃的几个页表项复制到高速缓存屮,这种在高速缓存中的页表项组成的页表称为快表(TLB)。
(2.5分)29.答:I/O接口的基本功能有(1)数据缓冲,以达到主机和外设工作速度的匹配;(2分(2)错误或状态裣测.该接口屮有状态寄存器.以保存各种状态信息.供CPU查用;(1分)(3)控制和定时.接受从系统总线来的控制命令和定时信号.并提供控制和定时逻辑以实现对数据通信过程的控制;(1分)(4)数据格式转换,提供数据格式转换部件,以完成数据的拼接或分拆。
(1分)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0.解:(1)P1代码序列指令条数为:8+5+6=19p2代码序列指令条数为:7+7+8=22所以,P1代码序列指令条数少。
(1分)(2)P1的时钟周期数为:8×2+5×3+6×4=55P2的时钟周期数为:7×2+7×3+8×4=67有上可知,P1比P2快(2分)(3)CPI=程序时钟周期数÷程序所含指令条数P1的CPI=55÷19=2.89P2的CPI=67÷22=3.05 (2分)31.解:(-0.625)10=(-0.101)2=(-1.01)2×2-1=(-1)s×1.01×2-1=(-1)s×1.f×2e-127(1分)所以,s=1,f=0100-…0,e-127=-1,则e=126=(1111110)2 (2分)则规格化浮点数表示为:(1,01111110,01000000000000000000000)2=(BF200000)16(2分)32.解:由同步总线带宽的计数公式.可得改进前带宽:32/8×60MHz=240MB/s(3分)改进后的带宽=32/8×3×40MHz=480MB/s (2分)六、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解:(1)需要5个节拍(2分)(2)控制信号功能a.R2out+MAR in MAR<=(R2),或表示为将寄存器R2的内容送MAR(2分)b.MemR MDR<=M(MAR),或表示为将寄存器R2指定的存储器单元内容送MDR (2分)R1out+Y in Y<=(R1).或表示为将存储器R1中的内容送Y (2分)c.MDR out,SUB Z<=Y-(MDR).或表示为在ALU中执行减法操作,结果送Zd.Z out+MDR in MDR<=(Z),或表示为Z中内容送MDR (2分)e.MemW M<=( MAR)MDR,或表示为MDR内容送寄存器R2指定的存储器单元中(2分)$][dajs][end]34.(1)每256节数据块在 cache中占一行,故8 KB cache被划分为8KB÷256B=32行(3分)(2)8MB=223MB主存地址长度为23位,被划分成以下三个字段:标记+cache行号+块内地址由于块大小为256B=28B,所以块内地址为8位,即主存地址的低8位。
(3分)Cache行数为32=25,所以 cache行号需要5位,即主存地址的中间5位(3分)主地址总长为23位,所以标记部分为23-8-5=10位,即主地址的高10位。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