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应用分析
1.1应用前景
伴随“十三五”规划建议落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以三医联动、医药分开、分级诊疗、互联网医疗为核心的健康中国建设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其中“互联网+”将成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且历经两年的模式创新、商业试错、资本逐鹿,互联网医疗产业终于步入黄金时代,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智慧医疗产业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同时,2015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7-2022年)》中,提出“健康中国云计划”,成为“互联网+”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领域具体的实践指导,其中为细分领域的智慧医疗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发展蓝图,并预测其将迎来五年的黄金发展期。
2015 年我国智慧医疗的市场规模约为260 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或在30%左右,到202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000 亿元。
医疗领域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提高诊断效率、减少医生基础性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正在成为投资重心,2015 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额超过 5.3 亿美元,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与医疗行
业的结合逐渐加深,出现了Babylon Health、Butterfly Net 等期。
同时,2015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7-2022年)》中,提出“健康中国云计划”,成为“互联网+”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领域具体的实践指导,其中为细分领域的智慧医疗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发展蓝图,并预测其将迎来五年的黄金发展期。
2015 年我国智慧医疗的市场规模约为260 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或在30%左右,到202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1000 亿元。
医疗领域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提高诊断效率、减少医生基础性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正在成为投资重心,2015 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额超过 5.3 亿美元,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与医疗行业的结合逐渐加深,出现了Babylon Health、Butterfly Net 等备受关注的初创公司。
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据ABI研究公司的研究报告,2017年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需求将超过4亿台。
在未来5年,在体育、健身以及临床上使用的心率监测器和可穿戴血压计等设备将促进无线感测器的应用。
蓝牙等新型低功率无线技术将与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相结合,促进无线感测器的应用。
物联健康终端产品将在未来3-5年里成为健康业务重要部分,尤其对于管理慢
性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充血性心力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1.2应用领域
1.2.1医疗服务应用
智慧医疗在医疗服务体系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子病历共享、远程会诊、网上预约挂号、辅助诊疗等系统。
通过这些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充分实现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点共享和综合利用,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降低医疗成本。
1.2.2公共卫生应用
针对公共卫生专业机构,通过卫生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急救一体化管理以及公共居民健康自助门户等系统了解、干预和保护人群健康,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方位实现健康管理与检测。
1.2.3医疗保障应用
借助医疗信息系统利用智慧医疗平台获得的诊疗数据,通过医保结算审核系统使用医保审核规则来审核骗保现象,
节约资金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医保报销额度等利民政策。
1.2.4用药监管应用
在药品采购、使用、归总等环节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和行业作风的改进。
1.2.5综合管理应用
指导医疗机构改革,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医疗技术、重点专科规划、医疗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质量标准;负责监督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负责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协助做好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护及应急指挥。
1.3应用特点
具有可扩充性、开放性、可持续发展性,并且具备低时延、高带宽、高可靠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