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
标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三章知识结构
本章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气候和气候各要素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教材编写优势
✹1、课本第一节通过一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请入第二节的内容,比如:你会收看天气预报吗?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课本还通过一些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这是非常好的。

✹3、课本还通过一些小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总结知识,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界的气候》四节的内容,每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材分析
制作:谢英英曾华娟
一、新课标(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组成
1、本节内容可划分为三个教学因子:
①气温与生活
②气温的分布
③气温的变化
二、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并说出其分布规律,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2、技能目标:通过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本节重难点及教学方案
✹1、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3、方案:主要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并结合情境拟合法、图表教学法、学习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四、本节的内部联系
这三个教学因子的内部联系是:①、②、③的内容既是独立的,同时又是有联系的。

①强调的是气温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②强调的是气温变化;
③强调的是气温分布的微观变化。

五、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内容与层次
✹地理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很多,按照认识阶段的高低及活动内容的繁简,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1.地理的认知能力
✹2.地理推理能力
✹3.地理应用能力
✹4.地理创新的能力
六、本节的外部联系
由于教学因子可联系的外部知识十分丰富,同时外联的目的全在于提高教学知识的质量。

因此,有必要明确选择教学因子外联的原则:
1.与该教学因子相关,有利于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2.与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
3.有利于形成教学知识体系;
4.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本节内容可联系许多天气现象和气候知识;
七、本节的思想教育作用
1、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气温的变化,学会看气温分布图;
3、通过全球气候变暖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危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通过读图,学会叙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