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黄骅中学高二历史学案(二十一)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学习目标:姓名 ----- 班级.........1、了解人类时间、空间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变的历史进程。
2、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重点:现代交通工具和信息传递技术改变人类的时空观念。
难点:人类时空观念变化与学生自身生活阅历结合。
自主预习一.立体交通的诞生1.背景:⑴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①时代跨入②时代。
⑵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推动了③工业、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表现:⑴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以④__________ 为动力机,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⑵1887年,人们把⑤装配到轮船上。
(3)1903年,美国⑥设计制成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VG □3.影响:⑴全世界⑦_______ 业迅猛发展。
⑵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⑧时代。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1.背景:从19世纪初开始,欧美的一些发明家利用⑨现象研制通信装置。
2.有线电报⑴发明:美国人⑩_______ 发明了有线电报机。
⑵应用:欧美各国纷纷架设电报线路并向全世界扩展,形成遍布全球的⑪o3.电话⑴发明:美国人⑫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屯话机。
⑵影响:电话在⑬_______ 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4.无线电通讯(1)意大利人⑭将⑮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被后人称为“无线电之父”。
⑵1916年,他完成的⑯试验奠定了儿乎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
时间生产力社命构世界格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8tH^60年代——19#纪中年代一201^ 初2015^40、50年代以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电力内燧机响讯化学工业原¥^- 航天技术电极大的提高了*力,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叉由工场手I*过命机器大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迅拜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险级:I*资产阶级和无产g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经济结岫生戏构的变化密切了世界的联系.初步建立了查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文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三.改变世界的网络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⑴1946年,①________ 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⑵经历了电子管、②— _____ 、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3)为自动化和③ ___ —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旦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有的计算机系统具有2.互联网技术“④_______ ”,能部分代替人类的智力活动。
⑴产生:是⑤ ________(2)影响:与⑥ ______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a.缩小了全球⑦_______ —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⑧___________ 、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
b.使信息高效率传输,被称为“⑨_________ 二c.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⑩的进程。
知识拓展1、三次科技革命2、三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肴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必修三黄骅中学高二历史训练题(二十一)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选择题1.开创人类交通新纪元的是()A.卡尔•本茨B.莱特兄弟C.富尔顿D.西门子2.马可尼为无线电通信所做的贡献不包括()A.测量了电磁波的波长的速度B.发明了无线电报C.报道了“美洲杯”帆船比赛D.进行了短波试验3.(预测题)2009年8月,台风莫拉克席卷了我国台湾、福建和浙江等地,使这些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雨夭气,一些地方的电网受损严重,人们切身体会到电力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人们用电梦想的实现与下列哪一位科学家的贡献有关()A.牛顿B.西门子C.贝尔D.爱因斯坦4.(2010年北黄冲刺卷-历史七)2009年是互联网诞生40周年。
美国科技及传媒行业的明星、权威人士和企业家与“互联网之父”莱纳德-克兰洛克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举行了庆祝仪式。
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美苏“冷战”的产物C.它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D.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5.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儿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这-•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6.电子计算机被人们誉为电脑,以下几位同学的说法最为准碰的是()A.“电子计算机具有人脑的功能”B.“电子计算机的结构和人脑相似”C.“电子计算机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D.“电子计算机可以代替人脑进行一切活动”7.有文章指出:“美国领先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土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这说明了()A.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B.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C.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D.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之一屯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
平均每六年其运算速度就提高10倍,存储量增加20倍。
同第-台电子计算机相比,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增加30多万倍,体积却大大缩小。
”这段材料集中说明了()A.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C.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D.科技自身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9.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则仅需要10分钟,这一状况和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直接相关()A.信息技术B.原子能技术C.激光技术D.宇航技术io.卜•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11・互联网的诞生使①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②交往更加方.便③遗传工程迅速发展④地球变得更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答案白我校对:①蒸汽;②电气;③汽车;④汽油机;⑤内燃机;⑥莱特兄弟;⑦交通运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了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BCBDC CDDAA BC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答案白我校对:①蒸汽;②电气;③汽车;④汽油机;⑤内燃机;⑥莱特兄弟;⑦交通运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了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BCBDC CDDAA BC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答案白我校对:①蒸汽;②电气;③汽车;④汽油机;⑤内燃机;⑥莱特兄弟;⑦交通运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子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BCBDC CDDAA BC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答案白我校对:①蒸汽;②电气;③汽车;④汽油机;⑤内燃机;⑥莱特兄弟;⑦交通运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了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了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BCBDC CDDAA BC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答案白我校对:①蒸汽;②电气;③汽车;④汽油机;⑤内燃机;⑥莱特兄弟;⑦交通运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了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BCBDC CDDAA BC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答案白我校对:①蒸汽;②电气;③汽车;④汽油机;⑤内燃机;⑥莱特兄弟;⑦交通运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子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BCBDC CDDAA BC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答案白我校对:①蒸汽;②电气;③汽车;④汽油机;⑤内燃机;⑥莱特兄弟;⑦交通运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了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了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BCBDC CDDAA BC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答案白我校对:①蒸汽;②电气;③汽车;④汽油机;⑤内燃机;⑥莱特兄弟;⑦交通运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了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BCBDC CDDAA BC专题七第四节向“距离”挑战答案自我校对:①蒸汽;②电气;③汽车;④汽汕机;⑤内燃机;⑥莱特兄弟;⑦交通运输;⑧立体交通;⑨电磁感应;⑩莫尔斯;⑪电报网;⑫贝尔;⑬通信;⑭马可尼;⑮电磁波;⑯短波①美国;②晶体管;③控制论;④人工智能;⑤电子计算机;⑥通信;⑦空间;⑧共享; ⑨信息高速公路;⑩人类文明;BCBDC CDDAA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