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与文字作文800字

中华与文字作文800字

中华寓言故事读后感字
《中华寓言故事》这本书是由许多的寓言故事组成的。

书中的故事看似很简单,普通,但是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而且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人。

其中有:井底之蛙、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愚公移山和五十步笑百步经典寓言故事,每个故事读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但最让我受启发的是愚公移山和井底之蛙这两个故事。

愚公移山讲的是:从前有一个老人,名叫愚公,年龄快九十岁了。

但在他家的们前有两座大山挡着,所以出行很不方便。

于是愚公有个想法:想把这两座山挖走。

他下定了决心,第二天早晨,早早的开始拿起锄头挖山。

他天天挖呀挖,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隔壁的邻居劝他说:你真是太愚蠢了,山怎么能挖走呢?你是不可能吧山挖走的。

可愚公却说:“虽然我年龄大了,快挖不动了。

但是还有我的子子孙孙帮我挖,总有一天,我会把山给挖走的。

于是愚公子子孙孙和家家户户的人都来帮愚公挖山。

终于有一天,山被挖平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任何事,只要你坚持,一定会成功。

书中井底之蛙故事也使我受益匪浅,故事比喻见识狭小、目光短浅的人。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把自己的一个小角落当做整个世界,而要谦虚有礼,客观地评价自我,不要自以为是。

要多看、多听、多想,不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努力做到高瞻远瞩、放眼长远。

这也如同我们学习一样,只学好课本上的“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报刊杂志,这样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否则就会成为一只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

我们应该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这个多变的世界。

整本寓言故事书,虽然每个寓言故事看似短小,普通。

但每一篇都蕴含着一个哲理,耐人寻味,使人深受启发。

也使我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华与文字作文字
中华,一个多么宏伟的名字。

这两个字蕴含着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挠;珠穆朗玛让我学会顶天立地;高山流水的故事萦绕在我的耳畔;大禹治水的传说陪着我蹒跚学步。

屈原在汨罗江边感怀,孔子走遍各国讲学,仓颉结绳造字,曹雪芹十年红楼……中华文化在各种神话、传说和文字中传承下来。

汉字的字美,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经历了六千多年的演变,从古老的甲骨文,简单的金文,到行笔圆转的小篆,方圆相济的隶书,再有端庄周正的楷书,之后有行云流水的行书,
奔放率性的草书。

汉字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从自然界中的万物借鉴而来的,聚集了万物之灵性。

有一次,我突然想到,“不”字为什么长成那样呢?我一查,原来“不”字在古代,表现的就是一只鸟在天上飞而不会掉下来的样子。

看了解释,我这才恍然大悟,由衷的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汉字的句美:像四书五经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这些圣贤所总结出来的话,既精炼又说得及其正确,实在是凝结了千古以来人们生活之感悟。

不得不说是字字珠玑,句句精华。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细腻爱情,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报国情怀;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田园生活,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都吟诵着中华千年的美丽和传承。

汉字的章美:从《诗经》到《红楼梦》,都表现了古代文学的辉煌。

水浒英雄的豪迈,三国谋士的计策,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大观园的千金小姐们,各种人物故事一辈一辈地口口相传,至今这些故事我们已耳熟能详,津津乐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如此绚烂,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当有把文化之血脉传承下去的责任感。

珍爱汉字之美,传承语言之妙,弘扬中华之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