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路原理图设计技巧2.1 电路原理图设计步骤?在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之前首先应创建一个原理图文件,然后打开该原理图文件并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2.2 怎样创建电路原理图文件?要创建电路原理图文件应首先双击已创建完成的设计数据库中的【Documents】文件夹,如图1.4所示。
然后点击菜单“File文件\New新建文件”命令,出现如图1.5所示的新建文件选择对话框。
在新建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中系统默认的文件名为【Sheet1.Sch 】,可在图标上快速单击右键进行重命名Rename(注意保留后缀名.Sch)。
双击电路原理图文件图标即可进入如图2.2所示的电路原理图编辑界面。
2.3 元件库的添加与删除?绘制电路原理图必须要放置元件符号,Protel99SE 中自带数万个元件符号分别存放图2.1 新创建的原理图文件图2.2 电路原理图编辑界面在不同的元件库中(存放路径为\Program File\Design Explorer 99 SE\Library\SCH)。
为了不影响运行速度,系统默认状态下只将基本常用元件库“Miscellaneous Devices.lib”加载为当前元件库,用户根据需要再有选择地进行加载。
加载元件库的常用方法:²进入电路原理图编辑界面。
²单击Design Explore管理器中的【Browse Sch】标签页。
²在Browse下面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Libraries,如图2.3所示.图 2.3 原理图当前元件库浏览标单击【Add/Remove】按钮,出现如图2.4所示的Change File List(改变当前元件库)对话框。
图2.4 改变当前元件库对话框²在原理图元件库文件夹(SCH)下选择所需的元件库名(建议将“Motorola Databooks.ddb”和“Protel DOS Schematic Libararies.ddb”这两个元件库加载到当前元件库中,因为在这两个元件库中包含着许多常用的集成电路),然后单击【Add】按钮,所选元件库文件名即出现在Selected Files显示框内。
²重复上述操作可加载多个元件库(不要加载得太多,否则会影响取用元件的速度),最后单击“OK”按钮关闭对话框完成元件库的加载。
若需将元件库从当前元件库中删除,只需在图2.4中的Selected Files显示框内选中所需删除的元件库文件名,然后单击【Remove】按钮即可。
2.4 如何设定图纸大小?一般在开始绘制电路原理图之前应根据所绘制电路中元器件的多少合理选择图纸的大小,若元件较少而图纸过大则图面会显得太空,若元件较多而图纸过小则图面显得太挤。
设定图纸大小的方法:²执行菜单“Design设计\Options选项”命令,或在图纸区域内单击鼠标右键,选择“Document Options文档选项”命令。
²系统会弹出如图2.5所示的Document Options对话框,选择【Sheet Options】标签页。
图2.5 图纸设置对话²在【Sheet Options】标签页的“Standard Style”区域设置图纸的尺寸标准,也可在“Custom Style”区域内自定义图纸的尺寸。
²在“Options”区域可设置图纸的放置方向、是否显示标题栏及其类型、是否显示图纸的参考边框、是否显示图纸边框、设定图纸边框颜色和设定图纸底色。
²在“Grids”和“Electrical Grid”区域可设置光标位移步长、可视栅格和电气搜索栅格。
²点击【Change System Font】按钮可设置对象的系统显示字体。
2.5 如何放大和缩小显示图纸?放大和缩小显示图纸最简单的方法是按压键盘上的“Page Up”键和“Page Down”键,即每按压一次“Page Up”键图纸被放大一级显示,每按压一次“Page Down”键图纸被缩小一级显示。
在绘图的过程中通过按压这两个键随时改变图纸的显示大小。
在调用元件符号前最好先将光标移到图纸的中心位置,然后反复按压“Page Up”键直到刚好能够看到图纸上的参考网格。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看到图纸上的参考网格便于对齐元件,二是绘制出的图形不会偏离图纸中心。
2.6 如何调用元件符号?调用元件符号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绘图区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快捷菜单后单击“Place Part放置元件”命令,系统弹出如图2.6所示的放置元件对话框。
此外点击菜单“放置\元件”命令或单击连线工具栏内的正确填入所需元件信息后点击【OK 】按钮,系统自动关闭放置元件对话框,此时光标上即带有所需元件,移动光标到放置元件处点击鼠标左键即可完成一个元件符号的调用,如图2.8所示。
一个元件符号放置完成后系统又弹出图2.7所示放置元件对话框,可继续填入相应的信息放置其它元件符号。
还有一种常用的调用元件符号的方法是在如图2.3所示的Design Explore 管理器中的【Browse Sch 】标签页中选中所需的元件,再点击其下方的【Place 】按钮,光标上即带有所需元件,移动光标到放置元件处点击鼠标左键完成一个元件符号的调用,连续点击鼠标左键可放置多个相同的元件。
技巧:连续两次按压键盘上的P 键,系统会自动弹出如图2.6所示的放置元件对话框。
2.7 如何改变元件的放置方向?在调用元件符号时根据需要可对元件的放置方向进行改变,即灵活运用键盘上的X 、Y 和空格键(见图2.9):² 按X 键使元件符号左右翻转。
² 按Y 键使元件符号上下翻转。
² 按空格键使元件符号旋转90度。
(a) 放置前 (b) 放置后 图2.8 元件放置前后的状态(a) 原始放置(b) 按X 键左右(c) 按Y 键上下(d) 按空格键旋转(e) 按2次空格键旋转(f) 按3次空格键旋转图 2.9 改变元件的放改变元件的放置方向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调用元件符号的过程中已取出元件符号但尚未定位之前(如图2.8(a)所示),即元件粘在光标上处于浮动状态时,按X、Y 或空格键改变元件的放置方向,另一种情况是元件已经放置完成(如图2.8(b)所示)则应先用鼠标左键按住该元件待光标变成十字形(如图2.8(a)所示)后再按X、Y或空格键改变元件的放置方向。
注意:系统当前文字输入状态必须为英语,若为中文输入状态则无法改变元件的放置方向。
2.8 如何连接元器件?当元件放置完成后即可进行元件间的连接,首先要调用连线命令,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绘图区单击鼠标右键,在所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Place Wire放置线”命令,此时光标会变成十字状即处于连线命令状态,将十字状光标移至需连线的元件引脚的端头上,当十字光标上出现一个大黑点时单击鼠标左键,然后移开光标在需要转弯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直至将光标移至需连接的另一元件的引脚端头上,当光标上出现一个大黑点时单击鼠标左键,最后单击鼠标右键完成一条连线。
简单的说就是调用放置线命令后在需连线的起始点单击鼠标左键,在需转弯处单击鼠标左键,在结束点单击鼠标左键,单击右键完成连线,再单击鼠标右键退出绘制状态。
提示:在连线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需要按压键盘上的空格键来改变连线的折弯模式,每按压一次空格键改变一种模式,共有六种折弯模式。
技巧:在进行连线的过程当中,当某个转弯点放置错误时可按压键盘上的Delete键将其撤消后再重新放置,每按压一次Delete键可向前撤消一步。
2.9 如何消除多余的节点?在绘制原理图时由于操作不当往往会出现多余的节点,主要原因是对象之间有重叠,如导线与导线相重叠、导线与元件引脚相重叠、导线或元件的位置放置的不合适等。
若是元件放置位置不当应对其进行调整,使之不再有重叠即可自动消除多余的节点。
若是由于导线引起的重叠应首先用鼠标左键点选导线(操作方法见2.12节),使其出现灰色调节点,再用鼠标左键按住重叠部分的灰色调节点进行调整,使之不再有重叠即可自动消除多余的节点,如图2.10所示。
(a)有多余节点(b)点选导线(c)按住调节点(d)完成调整图2.10 多余节点的消除注意:不可用删除的方法直接消除多余的节点,因为这种删除方法暂时的,稍后节点又会自动出现。
2.10 如何编辑元件的参数?在电路原理图中每个元件都有其特定的标号、型号、引脚封装等信息参数,编辑元件的参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调用元件符号的过程中已取出元件符号但尚未定位之前(如图2.8(a)所示)按键盘上的“Tab”键,另一种情况是元件已经放置完成(如图2.8(b)所示)则应用鼠标左键双击元件图标,系统会弹出如图2.11所示的元件属性设置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设置相应的信息。
图2.11 元件属性设置对话框另外还可以对已经放置完成元件(如图2.8(b)所示)直接更改标号或型号,即用鼠标直接双击元件的标号或型号,系统会弹出如图2.12所示的元件标注设置对话框,可对其标注内容、字体、颜色等进行更改。
技巧:两次点选(注意与双击的区别)元件的标注,可直接对其进行更改。
图2.12 元件标注设置对话2.11 如何移动单个元件?若想移动单个元件只需将光标移到该元件上按下鼠标左键并保持住,移动到所需放置的位置松开鼠标左键即可。
2.12 什么是点选?点选就是用鼠标左键快速单击元件或其它图件(注意单击的速度一定要快,类似于敲击,否则无效),被点选的库元件(从元件库里直接调用的元件或符号)其周围出现黑色虚线框,被点选的自定义图件(如线段、多边形、圆弧等大小可变的图件)其边界会出现多个灰色调节点,如图2.13所示。
被点选后的元件或自定义图件可用键盘上的Delete 键进行删除,被点选后的自定义图件可用鼠标左键按住相应的灰色调节点拖动可进行大小和形状调节。
被点选后的元件或自定义图件若再次点选则该元件可被激活,即粘在光标上且光标变成十字形。
被点选后的标注(元件标号、元件型号、文字、网络标号等)若再次点选则可直接更改其内容。
2.13 什么是框选?框选是指在绘图区的空白处按下鼠标左键并保持住,然后拖动鼠标就会出现一个矩形虚线框,松开鼠标左键后处在矩形虚线框内的元件即被框选。
被框选后的元件其周围会出现黄色边框,见图2.14所示。
(a ) 被点选的元件 (b ) 被点选的自定义图件 图2.13 被点选后的状态框选时可以只框选一个元件,也可以框选多个相邻或不相邻元件甚至整张图纸,被框的元件可以进行复制、剪切、粘贴、删除以及整体移动、翻转等操作。
2.14 如何复制元件?在复制之前应将需复制的内容送入粘贴板,即先框选需复制的元件,然后执行菜单命令“Edit编辑\Copy复制”,此时光标变成十字形,在被框选的元件上单击鼠标左键,确定参考点,此时选中的内容被复制到剪贴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