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复习题1. 简单论述纳米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答:广义上讲: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围,或由他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按维数,纳米材料可分为三类: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颗粒,原子团簇等。
一维:指在空间有两处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
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等。
因为这些单元最具有量子的性质,所以对零维,一维,二维的基本单元又分别具有量子点,量子线和量子阱之称2. 什么是原子团簇? 谈谈它的分类。
答:原子团簇: 指几个至几百个原子的聚集体(粒径一般等于或小于1nm)例如:C n H m (n与m都是整数);碳簇(C60、C70和富勒烯等)原子团簇的分类:a 一元原子团簇:即同一种原子形成的团簇,如金属团簇,非金属团簇,碳簇等。
b二元原子团簇:即有两种原子构成的团簇,例如Zn n P m, Ag n S m等。
c多元原子团簇:有多种原子构成的团簇,例如V n(C6H6)m等d原子簇化合物:原子团簇与其它分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
例如(Ag) n(NH 3)m等。
3. 通过Raman 光谱中如何鉴别单壁和多臂碳纳米管? 如何计算单壁碳纳米管直径?答:利用微束拉曼光谱仪能有效观察到单壁纳米管特有谱线,这是鉴定单壁纳米管非常灵敏的方法。
100-400cm -1围出现单壁纳米管特征峰,单壁纳米管特有的呼吸振动模式;1609cm-1是定向多壁纳米管的拉曼特征峰。
单臂管的直径 d 与特征拉曼峰波数成反比,即:d=224/w 。
式中的 d 单壁管的直径,nm;w 为特征拉曼峰的波数cm-14. 论述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答:采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 在衬底上控制生长多壁碳纳米管。
原理:首先,过镀金属(Fe,Co,Ni)催化剂颗粒吸收和分解碳化合物,碳与金属形成碳-金属体;随后,碳原子从过饱和的催化剂颗粒中析出;最后,为了便于碳纳米管的合成,金属纳米催化剂通常由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的材料承载。
各种生长模型1 、五元环-七元环缺陷沉积生长2、层-层相互作用生长3、层流生长4、顶端生长5、根部生长6、喷塑模式生长7、守善院士:13C同位素标记,多壁碳纳米管的所有层数同时从催化剂中生长出来的,证明了“帽”式生长(yarmulke) 的合理性生长机理表面扩散生长机理:不是生长一单壁管,然后生长外单壁管;而是在从固熔体相处时,开始就形成多层管VLS (气-液-固)顶端生长模型示意图5. 论述气相和溶液法生长纳米线的生长机理。
答:气相法生长纳米线一般按照气 -液個(V-L-S )和气-固(V-S )生长机理气-液-固(V-L-S )生长机理: 首先在衬底表面沉积一层具有催化作用的薄膜(通常为 Au ),在一定温度下,Au 与衬底形成合金液滴或单独形成液滴。
此时通过载气或热蒸发, 将反应物原子带到合金液滴处,凝聚成核。
当这些原子在液滴中达到饱和后,会在液滴 表面结晶,析出并生长成纳米线,最终合金留在纳米线的一端。
由于形成的合金液滴尺 寸很小,并且纳米线只能在催化剂液滴上进行顶端或根部生长,因此能够生长出纳米线。
气個(Vapor-solid,V-S )生长法原理顶端生长和根部生长:生长机理是 V-L-S 生长机理,关键特征:体相扩散。
如果催化剂保留在纳米管顶端,为顶端生长;如果催化剂保留在底部,为根部生长。
Snt>.%i rn tt* l-luv11 a i xpl i -1\\ hi^kvrSuli^truitv< 11 Ii tIkilirvvilRinAu fft-F Au 闭理 InAsdll I*00 XT) (420t)ndi.N a Au twitn PH i h 九.轴*.吃竣HLS 叽理卫_ hm ;总鹽凹坑或蚀丘为纳米丝提供了成核位置,并且它的尺寸限定纳米丝的临界成核直径,因此 在制备MgO 纳米丝时,Mg 蒸汽在氩气的传送下,能够在生长区生长成纳米丝。
溶液法生长纳米线一般按照溶液 -液相-固相(S-L-S )和选择性吸附生长机理溶液-液相-固相(S-L-S )生长机理与 V-L-S 生长机理相同,只是按V-L-S 机制生长,原 料由气相提供;而 S-L-S 机制的原料是由溶液提供的。
就功I RM i制备中,C 2O 22-选择性吸附在 ZnO 的侧面,从而抑制了侧面的生长,从而使 ZnO沿C 轴方向生长出超长纳米线。
6•解释纳米颗粒红外吸收带的宽化和蓝移的原因。
答:红外吸收带宽化的原因:纳米氮化硅、SiC 、及Al 2O 3粉,对红外有一个宽频带强吸收谱。
由于纳米粒子大的比 表面导致了平均配位数下降,不饱和键和悬键增多,与常规大块材料不同,没有一个单 一的,择优的键振动模,而存在一个较宽的键振动模的分布,在红外光场作用下,它们 对红外吸收的频率也就存在一个较宽的分布。
这就导致了纳米粒子红外吸收带的宽化。
蓝移原因:与大块材料相比,纳米微粒的吸收带普遍存在蓝移”现象,即吸收带移向短波长方向。
主要由于表面效应引起: 由于纳米微粒尺寸小, 大的表面力使晶格畸变, 晶格常数变小。
对纳米氧化物和氮化物小粒子研究表明:第一近邻和第二近邻的距离变短。
键长的缩短 导致纳米微粒的键本征振动频率增大,结果使红外光吸收带移向了高波数,即蓝移(化 学键的振动)。
7.论述光催化的基本原理以及提高光催化活性的途径。
答:光催化的基本原理:当半导体纳米粒子受到大于禁带宽度能量的光子照射后,电子 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子空穴时,电子具有还原性,空穴具有氧化性。
空穴与半导 体纳米粒子表面 OH-反应生成氧化性很高的 OH 自由基,这种活泼的 OH 自由基可把 许多难降解的有机物氧化为 CO 2和H 20等无机物。
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主要取决于:导带与价带的氧化一还原电位。
价带的氧化 一还 原电位越正,导带的氧化 一还原电位越负,则光生电子和空穴的还原及氧化能力越强, 光催化的效率就越高。
提高光催化活性的途径:1•减小半导体光催化剂的颗粒尺寸,可以提高其催化效率。
纳 米半导体的尺寸越小,处于表面的原子越多,比表面积越大,大大增强了半导体催化吸附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选择性吸附生长机理:不同的吸附剂会选择性的通过吸附键的形式(不是物理吸附)吸附 14 .1]珀◎注」I 氏山附在特定晶面上,从而抑制该方向的生长,从而得到超长的纳米线。
在ZnO 纳米线的2•通过对纳米半导体材料进行敏化,搀杂,表面修饰以及表面沉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等方法,显著改善光吸收及光催化性能。
8. 什么是库仑堵塞效应以及观察到的条件?答:库仑堵塞效应:由于库仑堵塞能的存在对一个小体系的充放电过程,电子不能集体传输,而是一个一个单电子传输,这种现象叫做库仑堵塞效应。
通常,库仑堵塞在极低温度下观察到:观察到的条件是:(e2/2C)> k B「因为体系越小,C越小,e2/2C越大。
如果量子点的尺寸为几纳米,可在室温下观察到上述效应;如果是十几纳米,上述效应必须在液氮温度下观察。
9. 写出公式讨论半导体纳米颗粒的量子限域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对其吸收边,发光峰的影响。
答:岛二+笋-空竺- 0.248血2/旷£T式中:E (r):纳米微粒的吸收带隙,Eg(r= 为体相的带隙,r为粒子半径一[mj+m h-1]-1为粒子的折合质量,其中me和mh分别为电子和空穴的有效质量。
第二项为量子限域能(蓝移);反应量子限域效应,颗粒尺寸降低,能隙变宽,导致光吸收边移向短波方向,发生蓝移。
第三项为电子-空穴的库仑作用能(红移);介电限域效应导致介电常数&增加引起吸收边蓝移。
第四项为有效里德伯能。
由上式可以看出,随着粒子半径的减少,量子限域效应为主时,其吸收光谱发生蓝移。
库仑作用为主时,其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当微粒尺寸变小后出现明显的激子峰。
其发光峰并不随粒径的减小而移动,而发光强度随半径的减小而迅速增大。
10. 纳米材料中的声子限域和压应力如何影响其Raman光谱。
答:Raman散射是一个“光子-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不同波长的激光激发硅纳米线样品产生Raman光谱时,电子能隙与激光能量相近的那部分晶粒将得到优先和较强的激发。
所以对于同种样品入射波长增加时,Rama n峰向高波数移动,半峰宽变窄,对称型变好。
声子限域效应加强,使Raman峰向低波长方向移动,发生蓝移;表面包覆或镶嵌某物质时,Raman峰要考虑压应力的影响,压应力增加,Raman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发生红移。
11. 论述制备纳米材料的气相法和湿化学法。
气相法:CVD 激光烧蚀金属有机气相沉积热蒸发法分子束外延湿化学法:水热(溶剂热)胶体化学法CVD :近年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在衬底上控制生长多壁碳纳米管。
首先,过镀金属(Fe,Co,Ni)催化剂颗粒吸收和分解碳化合物,碳与金属形成碳-金属体。
随后碳原子从过饱和的催化剂颗粒中析出。
为了便于碳纳米管的合成,金属纳米催化剂通常由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的材料承载。
激光烧蚀:激光烧蚀是用一束高能激光辐射靶材表面,使其表面迅速加热融化蒸发,随后冷却结晶生长的一种制备材料的方法。
激光烧蚀的作用在于克服平衡状态下团簇尺寸的限制,可形成比平衡状态下团簇最小尺寸还小的直径为纳米级的液相催化剂团簇,这种液相催化剂尺寸的大小限定了后期按V-L-S 机理生长的线状物的直径。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 是在气相外延生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气相外延生长技术。
与CVD 不同的只是所用反应源不同。
热蒸发法:具体过程如下,直接将原料或者是原料与催化剂的混合物放在路子的高温煅加热蒸发,用载气将蒸气吹到冷端,从而形成核长大的过程。
分子束外延:在超高真空条件下,由装有各种所需组分的炉子加热而产生的蒸气,经小孔准直后形成的分子束或原子束,直接喷射到适当温度的单晶基片上,同时控制分子束对衬底扫描,就可使分子或原子按晶体排列一层层地“长”在基片上形成薄膜。
水热(溶剂热):水热法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使那些在大气条件下不溶或者难溶的物质溶解,或反应生成该物质的溶解产物,通过控制高压釜溶液的温差使产生对流以形成过饱和状态而析出生长晶体的方法。
溶剂热反应是水热反应的发展,它与水热反应的不同之处在于所使用的溶剂为有机溶剂而不是水。
胶体化学法:12. 什么是纳米结构,并举例说明它们是如何分类的,其中自组装纳米结构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纳米结构:是以纳米尺度的物质单元为基础。
按一定规律构筑和营造一种新的体系。
它包括一维、二维、三维体系。
这些物质单元包括纳米微粒、稳定的团簇、纳米立方体、纳米圆盘、人造原子、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以及纳米尺寸的孔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