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1)(一)工程简介 (1)(二)承台高度、承台规格统计 (1)二、编制依据 (5)三、施工部署 (5)(一)、施工顺序 (5)(二)、施工人员及机械安排 (5)(三)、材料要求 (5)(四)、施工要求 (5)(五)、进度计划 (6)四、施工方法 (6)(一)、施工程序 (6)(二)、土方开挖 (6)(四)、垫层浇筑 (8)(五)、砖胎膜设计 (9)(六)、砖胎膜砌筑 (11)(七)、抹灰 (13)(九)、砖胎模侧土体回填 (14)(十)、排水措施 (15)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5)(一)、基本要求 (15)(二)、施工保证措施 (16)(三)、质量保证体系 (16)六、安全保证措施 (18)(一)安全管理组织 (18)(二)、安全管理体 (18)(三)、安全管理制度 (19)(四)、安全技术措施 (19)(五)、职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0)砖胎模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工程名称:报业集团书刊印刷厂区工程建设单位:深圳报业集团设计单位: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市中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深圳市越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报业集团书刊印刷厂区工程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清湖工业园内,项目占地面积约20059m2,总建筑面积约52237m2,地下 2 层,地上12层,建筑高度54.3m,地下室埋深9.6 m;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承台,地上主楼采用框-剪结构,标准柱距8.4m,最大柱距为12.4m首层高8 米;外墙主要装饰:铝板和玻璃幕墙+面砖+铝合金窗+装饰条等。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除土方开挖、回填、砖胎膜外,还包含基础钢筋制作、绑扎等,本方案主要针对基础施工中的土方挖填、砖胎膜砌筑及相关工序而编制。
(二)承台高度、承台规格统计1.地下室底板厚度:600mm1.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实地踏勘情况及施工图纸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3.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20025.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现行设计、施工规范和标准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建设部发布的国家级工法和我单位的企业工法8.ISO9000 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OSHM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
我单位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支持性文件三、施工部署(一)、施工顺序施工基础底板区域划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取设计后浇带划分为三段。
A段为1-6轴、B段为6-12轴、C段为12-19轴,由于场地条件限制砖胎膜砌筑采用倒退法施工,从1轴开始施工便于土方及时回填及平整场地,保证土方及时外运,在砼垫层浇筑,能够保证砼泵车到达指定位置,施工基础底板区域划分详见附图。
(二)、施工人员及机械安排人员:砌筑砖胎膜20人、抹灰8人、砼工5人、场地平整4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3人。
机械:挖掘机2台其中一台为小型挖掘机(80挖掘机)进行场地平整、打夯机3台、混凝土汽车泵1台。
(三)、材料要求按照计划将合格灰沙砖材料提前预备在现场,并湿润,按照设计要求的砂浆强度准备充足(四)、施工要求1.深基坑支护已施工完成,经第三方监测,边坡的变形及位移在允许值范围内。
2.桩基础已检测合格。
3.施工前熟悉图纸,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对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加强技术管理。
4.土方开挖应根据土质情况进行放坡,放坡系数不得小于规范设计要求,若土质为强风化放坡系数为1:0.3,若土质为回填土,放坡系数为1:0.75。
5.承台、基础梁采用机械开挖至承台底标高后,预留100mm厚采用人工挖掘、修整,防止对基土扰动,造成基土不稳。
6.在回填土过程中,严禁将素填土及塘泥作为底板的持力层,底板以下的素填土及塘泥应全部清除,并用原土土分层夯实回填,夯填厚度为0.25m,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基坑开挖完毕后,对土层做适当处理并清除浮土后应立即浇注基础垫层,严禁长期暴露坑底持力层。
7.组织好排水降水及防雨工作,防止发生边坡塌陷、基坑积水浸泡以及因抽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而造成承台基坑沉降,直到基坑回填完为止。
8.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
(五)、进度计划砖胎膜施工进度计划表四、施工方法(一)、施工程序1.测量放线、定标高→机械土方开挖至承台底(预留100mm厚垫层人工开挖)→人工清土、平整→桩头破除→钢筋安装→浇筑桩心砼→浇砼垫层→放砖胎膜线→试摆砖样→砌砖模→砖模抹灰→砖模加固→承台、挡墙侧回填→场地平整→基础垫层→集水井。
(二)、土方开挖1.挖土必须严格按挖土机行走路线、顺序、范围和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度等交底要求进行开挖。
2.在斜坡地段挖土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避免破坏坡脚引起滑坡。
3.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施工应预留一层100mm以上土层,在进行下道工序前挖去,以避免基底土遭受扰动,降低承载力。
4.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
5.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坡超挖。
6.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在开挖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损坏。
7.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一层100mm厚用人工清底找平,以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8.挖掘机挖土必须有专人指挥,以免造成乱挖、超挖。
应尽可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三、锤击混凝土预制桩截桩头1. 准备工作:(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所要截取桩基的根数,并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现场施工完成管桩共计:Ф500AB管桩540根。
(2)、主要机具准备:手持电动切割机、手锤、钻子、铁锹、撬棍、轮胎式起重机、自卸汽车等。
(3)、基底土方已挖至设计标高;基底平面尺寸已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2. 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切割桩身→断桩→桩头运输→凿桩头处理(2)、操作工艺:1)、在清理好的基坑内,距地面约为50mm高处围绕桩身周围作一道平线标记,沿此平线采用手持电动切割机进行切割。
2)、切割完毕后,采用手锤和钻子进行断桩处理。
将钻子沿着所切割的平线处,在桩身的四周采用三个钻子分别均匀进行锤击,只要将桩身截断即可。
注意:不要使桩身倾倒,以免造成地基土扰动。
3)、桩头运输:使用人工将桩头敷住后,然后采用轮胎式起重机将桩头吊放倒自卸汽车内,并根据项目部的要求运往指定的地点集中存放。
4)、凿桩头处理:在桩头表面,采用手锤和钻子将桩头剔凿至与基底面上10mm。
注意:在剔凿的过程中,应使钻子与桩头表面的夹角保持为120°。
桩头在剔凿后,其顶面应与基底面相持平,桩头表面应保持平整。
同一基坑内的桩头表面应处在同一标高位置。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在进行断桩的操作过程中,应有专人在旁边注意观察安全。
以防止桩身的突然倾倒而对操作工人的人身造成伤害。
2)、在桩头的剔凿过程中,应注意在实施操作时,防止碰伤手臂等。
3)、在向自卸汽车内吊装桩头时,应待自卸汽车停稳后再进行,禁止在轮胎式起重机载荷时,从汽车的驾驶室上空越过。
4)、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
轮胎式起重机的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5)、轮胎式起重机操作和汽车运输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线路行驶,防止撞车。
6)、轮胎式起重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车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
7)、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四)、垫层浇筑1.施工准备(1)、垫层的基底地质情况、标高、尺寸均经过检查,并办完隐检手续。
(2)、设置变形缝:室内、外混凝土垫层宜设置纵向、横向缩缝。
(3)、大面积地面垫层应分区段进行浇筑,其宽度一般为3~4m,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层的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的划分。
在分缝处钉上水平桩。
(4)、埋在垫层中的暖卫、电气等各种设备暗管线已安装完毕,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5)、采用商品素混凝土,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厚,其强度等级为C15,。
2. 工艺流程:清理基底→商品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振捣→找平→养护(1)、基底表面清理:基底表面的淤泥、杂物均应清理干净;并应有防水和排水的措施。
如果是干燥非粘性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每个承台应根据地下水位的实际情况做300×300×300的集水坑,以方便抽水。
(2)、拌制混凝土:本工程垫层混凝土由搅拌站进行拌制送往现场,试块组数每500㎡地面不少于一组,不足500㎡,按500㎡计算。
(3)、浇筑混凝土:1)、浇筑混凝土一般从一端开始,或跳仓进行,并应连续浇筑。
如连续进行面积较大时,应根据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垫层的浇筑面积应大于砼结构尺寸与胎膜尺寸之和,四面各超过砖模100mm。
2)、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振捣,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
否则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3)、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桶、溜管,以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4)、混凝土振捣:一般采用平板式振捣器,但垫层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5)、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如垫层较薄时,应严格控制铺摊厚度。
(6)、混凝土的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七昼夜。
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人员在其上走动继续施工。
(2)、在有防水层的基层上施工时,必须认真保护好防水层,严禁小车腿和铁锹等硬物砸碰防水层,发现碰坏处,一定及时修补(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1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标高±10用水平仪检查3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尺量检查(五)、砖胎膜设计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承台和基础梁等的侧模采用砖胎膜,因砖模在砌好后要承受回填土的侧压力,砖胎膜的选型及厚度应根据承台、挡墙侧模深度进行计算,防止回填土过程中或回填后由于地表水侵蚀而发生边坡滑移甚至垮塌。
故砖模基本选型和厚度如下表:砖模高度(㎜)墙厚(㎜)H<800120H=800~3000240H=3000~5000370砖胎膜高度超过3米必须在中部增加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大小为厚度同墙厚,高度为240㎜,内配4Φ10钢筋,箍筋设置为Φ6@250, 混凝土等级为C20,以加大砖模侧向抗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