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数学.5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数学.5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

爽爽文库汇编之
教研组长展示课资料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51页的例2。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乘除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本课教学的知识点主要有在建立倍的概念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由“倍”的含义,自主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生已掌握的“倍”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时,我创设情景,采用有效方式唤醒学生对以上知识的回忆。

如,说一说“2的4倍”的意义,通过让学生说“2的4倍就是4个2”的意义,巩固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为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做好认知上的准备。

(三)说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尊重学生,注重发展”。

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通过对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
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决方法。

3.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实践操作法。

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多渠道促进学生内化对“倍”概念的理解。

课堂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从复习引入开始就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充分激活知识储备,在例题讲解中让学生每个人都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将学生的手、脑、口充分调动起来,把操作与概念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不仅如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同样选择了画一画、摆一摆等内容,让学生先动脑想一想,再亲手画一画,在操作的基础上使知识得以深化,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计算方法。

2、练习巩固法。

在应用知识环节中设计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练习,能使学生巩固对倍的含义的认识,以及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

同时激发学生应用知识的参与热情,也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总结归纳法。

通过最后总结归纳教学内容,揭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转化成“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思想,用除法计算,提高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就会忘记;看过了,就会记住;做过了,就会理解”,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力争让学生去做数学、玩数学,注重数学学习是一个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环节: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课伊始,我采用摆小棒激趣的形式,复习已经学过的“倍”的问知识。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并且尊重学生的这一认知起点,根据他们的认知起点随机引导。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课堂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从复习引入开始就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充分激活知识储备,在例题讲解中让学生每个人都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将学生的手、脑、口充分调动起来,把操作与概念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三)巩固提高,深化发展。

练习形式多样,容量较大,梯度明显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巩固了新知,达到发展能力的目的。

如拍一拍、画一画、说一说等形式的练习。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在全课结束之前,通过回顾所学内容,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习内容,从而归纳出本节课的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再者还设计了课后延伸拓展题,让学生根据算式用所学知识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应用题,注意了知识的延伸性。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7分)
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
1.一节课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向8,此时是()。

2.
图中橡皮的长度是()厘米()毫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元硬币大约厚2()两头牛重约1000()
武汉地铁1号线长约39()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是90()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时=()分 30毫米=()厘米
1分40秒=()秒4000千克=()吨
90秒-1分=()秒 1吨-300千克=()千克
5.阳光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音时间如下:
第一次:早上8:05—8:20 第二次:中午1:20—1:45 “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共播音()分钟。

6.在里填上“>”“<”或“=”。

7.
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倍。

白珠子的个数不变,要使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5倍,应增加()个灰珠子。

8.爸爸的钱包里有862元,买了一件379元的衣服后,剩下的钱()买一辆价值500元的童车。

(填“够”或“不够”)
二、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5分)
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差一定是三位数。

()
2.一枚鸡蛋大约重50千克。

()
3.三年级数学书大约厚6毫米。

()
4.把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厘米。

()
5.求8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3个8是多少。

()
三、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估算396+489的结果,它们的和肯定()。

A.不到800
B.大于800
C.小于700
2.3千克铜和3000克棉花比较,()。

A.铜重
B.棉花重
C.一样重
3.元元和菲菲约定8:25在少年宫门口见面,但元元迟到了一刻钟。

元元到达少年宫门口的时间是()。

A.8:40
B.8:10
C.8:50
4.操场跑道长400米,乐乐跑了3圈后,还差()米就是2千米。

A.200
B.600
C.800
5.小明家到武汉的路程是96千米,爸爸带小明从家出发去武汉的黄鹤楼游玩,出行的方式应是()。

A.步行
B.骑共享单车
C.乘坐动车
四、我会算。

(共23分)
1.口算。

(8分)
42+37= 53-17= 75-15= 23+59=
360+450= 330-160= 510+200= 400-150=
2.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7分)
278+326= 702-345= ★800-326=
3.估一估,连一连。

(8分)
五、我会做。

(填一填,并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4分)
生活应用(33分)
六、解决问题。

(共33分)
1.请你根据节目预报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音乐欣赏》会播放多长时间?《奇趣大自然》呢?
(2)7:19在播放什么节目?11:20呢?
(3)文化纪录片播放的时间比《科学讲堂》长多少?
2.(6分)(1)妈妈买这三件衣服,准备1000元钱够吗?说说你的理由。

(2)买这三件衣服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2吨,它能一次将这些货物运完吗?(4分)
4.(9分)
(1)南瓜的单价是月饼的几倍?
(2)南瓜的单价是牙膏的2倍,牙膏多少钱一支?
(3)如果月饼和油均涨价2元,涨价后油的单价是月饼的几倍?
5.(广东中山)每条小船限坐4人,每条大船限坐6人,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怎样安排能恰好坐24人?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

完成下表,在符合要求的方案后面画“√”。

(8分)
把“喜迎新年”四个汉字分别换成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10分)
喜=()迎=()
新=()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