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实务操作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实务操作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实务操作2015年会计继续教育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实务(一)境外职务:填写纳税人在境外任职受雇单位担任的职务。

支付地:填写纳税人取得的所得的支付地,在“境内支付”、“境外支付”和“境、内外同时支付”三种类型中选择一种填写。

境外支付地国别(地区):如果纳税人取得的所得支付地为国外的,填写境外支付地的国别或地区名称。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税款所属期:2015年1月1日至 2015年1月31日扣缴义务人名称:北京*****公司扣缴义务人所属行业:□一般行业□特定行业月份申报扣缴义务人编码:□□□□□□□□□□□□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扣缴义务人办理全员全额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包括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但低于减除费用、不需扣缴税款情形的申报);以及特定行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月份申报。

申报期限扣缴义务人应于次月十五日内将所扣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本表。

扣缴义务人不能按规定期限报送本表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办理延期申报。

1. 税款所属期:为税款所属期月份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2. 扣缴义务人名称:填写实际支付个人所得的单位(个人)的法定名称全称或姓名。

3. 扣缴义务人编码:填写办理税务登记或扣缴登记时,由主管税务机关所确定的扣缴义务人税务编码。

4. 扣缴义务人所属行业:扣缴义务人按以下两种情形在对应框内打“√”。

(1)一般行业:是指除《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特定行业以外的其他所有行业;(2)特定行业:指符合《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行业。

五、稿酬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十、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第6列“所得期间”:填写扣缴义务人支付所得的时间。

第7列“收入额”:填写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全部收入额。

第8列“免税所得”:是指税法第四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所得→相关规定如下: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特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和其他经国务院批准免税的补贴、津贴等;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补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几个常见项目(1)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2)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3)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免征个税;(4)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5)对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4.同一作品在出版和发表时,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稿酬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5.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与以前出版、发表时取得的稿酬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如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则应将各笔收入相加为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四)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为一次。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六)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七)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2. 特定行业月份申报的填写第2列—第6列的填写:同“一般行业”的填写。

第7列—第19列、第22列—第26列的数据口径同“一般行业”对应项目,金额按以下原则填写:①第7列“收入额”:是指本月实际发放的全部收入额。

②第8列—16列的填写:填写当月实际发生额。

③第17列“减除费用”:是指税法第六条规定可以在税前减除的费用额→参照前面的提示;没有的,则不填。

④第18列“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准予扣除的捐赠额,按纳税人捐赠月份的实际收入额来计算。

⑤第19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列次计算填报=第7列-第8列-第16列-第17列-第18列。

⑥第20列“税率”及第21列“速算扣除数”: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填写。

⑦第22列“应纳税额”:特定行业个人所得税月份申报时,“应纳税额”为预缴所得税额。

第22列=第19列×第20列-第21列特定行业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税款所属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扣缴义务人名称:扣缴义务人编码:□□□□□□□□□□□□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实务(一)(4)劳动就业证号码:填写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劳动就业证上的号码(5)境内职务:填写该纳税人在境内公司担任的职务(6)境外职务:填写该纳税人在境外公司担任的职务(7)是否税收协定缔约国对方居民:纳税人来自于与中国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在“是”栏对应框内打“√”;否则,在“否”栏打“√”(8)来华时间:填写纳税人到达中国境内的年月日(9)任职期限:填写纳税人在任职受雇单位的任职期限(10)预计离境时间:填写纳税人预计离境的年月日(11)预计离境地点:填写纳税人预计离境的地点(12)境内任职受雇单位:填写纳税人签订任职受雇合同的单位的相关信息。

如果填写本栏,则境内受聘签约单位栏不用填写①名称:填写纳税人任职受雇单位的名称全称②扣缴义务人编码:填写税务机关确定的任职受雇单位的税务编码号码③地址、邮政编码:填写任职受雇单位的地址和邮政编码(13)境内受聘签约单位:填写纳税人受聘或签约单位的相关信息。

如果填写本栏,则上栏境内任职受雇单位栏则不用填写①名称:填写纳税人受聘签约单位的名称全称②扣缴义务人编码:填写税务机关确定的受聘签约单位的税务编码号码③地址、邮政编码:填写受聘签约单位的地址和邮政编码(14)境外派遣单位:如果纳税人有境外派遣单位的,填写本栏。

否则不填写①名称:填写纳税人境外派遣单位的名称全称,用中、外两种文字填写②地址:填写境外派遣单位的地址(15)支付地:填写纳税人取得的所得的支付地,在“境内支付”、“境外支付”和“境、内外同时支付”三种类型中选择一种填写(16)境外支付地国别(地区):如果纳税人取得的所得支付地为国外的,填写境外支付地的国别或地区名称(二)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B表)税款所属期: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的纳税申报。

纳税人在办理申报时,须同时附报《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申报期限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人应在该期限内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本表纳税人不能按规定期限报送本表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延期申报。

所得为外国货币的,应按照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折合成人民币计算纳税所得为外国货币的,应当按照填开完税凭证的上一月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实务(一)(二)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B表)税款所属期:年月日至年月日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查账征收“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的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纳税人在办理申报时,须同时附报《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者的,应分别填报本表。

申报期限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年度纳税申报,应在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办理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应纳个人所得税的年度纳税申报,应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办理;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该投资单位在本期内取得的收入总额第2行“成本”:填写该投资单位在本期内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总额第3行“营业费用”:填报该投资单位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第4行“管理费用”:填报该投资单位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第5行“财务费用”:填报该投资单位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第6行“营业税金及附加”:填报该投资单位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第8行“利润总额”=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7行《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简称“本办法”)经2014年12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本办法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个体工商户资产溢余收入、逾期一年以上的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成本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税金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除个人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个体工商户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规定扣除个体工商户业主本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以当地(地级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为计算基数,分别在不超过该计算基数5%标准内的部分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除个体工商户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从业人员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个体工商户业主本人或者为从业人员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