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

备份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数据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和各分子公司(含郑州研究院)(以下简称“公司”)。

第二节备份方针第三条备份频率:一、对于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种业务系统数据须每天做备份;二、在数据被大规模更新前后,要对数据做备份;三、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发生重大改变前后,要对系统和应用程序做备份。

第四条备份数据保留时间: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各种业务数据须保留七年。

第五条备份存储和备份介质管理:一、对数据、操作系统以及程序做备份的时候,须备份在两份备份介质中,一份放在本地,另一份定期存放在异地;二、备份介质,无论是存放在本地还是异地,须确保存放场所的安全,保证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三、在备份介质上,必须有唯一标识,标明备份的内容和日期;四、在本地和异地建立一份备份介质目录清单,用以记录备份介质的位置、内容、数据保留期限。

第六条备份恢复测试:备份介质中的数据须每半年进行恢复测试,以确保备份的有效性和备份恢复的可行性。

第七条备份介质销毁:一、备份介质的销毁必须经过相关人员授权后才可执行,并记录该销毁行为;二、若备份介质中存放机密数据,在销毁之前,对备份介质进行处理,使得备份介质中的数据处于不可读状态。

第三节备份操作管理第八条备份申请遵循统一的备份申请、审批流程,需要经过数据拥有部门以及信息部相关负责人审批,具体流程参见《备份申请流程》(附件一)。

第九条备份策略制定后应制订或修改相应的备份操作手册(包含备份周期、备份失败的处理办法等),指导备份工作。

第十条备份操作人员须检查每次的备份工作是否成功,并填写备份工作汇总记录,对失败的备份操作处理需进行记录、汇报及跟进。

参见《备份工作汇总表》(附件四)。

第十一条备份对象发生变更后,需调整备份策略和备份操作手册。

备份策略的变更应得到数据拥有部门以及信息部负责人审批。

具体流程参见《备份申请流程》。

第十二条《备份申请表》(附件二)、《备份策略汇总表》(附件三)和《备份工作汇总表》必须妥善保管。

信息部负责人每半年安排专人对备份工作进行审核,核对系统中的备份策略与备份申请是否吻合,以保证备份是按照要求进行的;核对系统中的备份日志与备份工作汇总记录,以保证备份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出现的问题已得到适当处理。

第四节备份介质存放和管理第十三条存放在本地和异地的备份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建立统一的目录清单。

标识和目录清单的命名规范参见《标识和目录清单的命名规范》(附件十)。

第十四条备份介质的运送和保管应由不同专责人员负责。

对于本地和异地的备份介质,须填写《备份介质登记表》(附件五),保证本地和异地均有备份介质清单。

第十五条无论备份介质放在本地还是异地,介质存放场所必须满足防火、防水、防潮、防盗、防磁等要求。

存储介质库(柜)必须由介质保管人员存取,其他人员未经批准不准操作。

第十六条所有备份介质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借用。

若要借用需经数据拥有部门和信息部门相关负责人批准,并填写《备份介质借用登记表》(附件六)。

借用人员使用完介质后,应立即归还。

由介质保管人员负责检查,确认介质完好。

介质保管人员及借用人员分别在借用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第十七条信息部负责人须每半年指定专人对备份介质在本地和异地的存放情况进行检查,审阅《备份介质登记表》,对备份介质进行盘点,确保备份介质的完整性和标识的规范性,并做好记录。

第五节备份恢复第十八条信息部管理层应制定相应的备份恢复计划,包括业务需求的恢复和测试性的恢复计划。

计划中,应对于数据重要程度进行分类以保证能够按照优先级进行数据恢复。

第十九条在备份操作手册中还须包含备份恢复前的准备工作(更新系统设置、通知系统使用者备份恢复时间等)、备份恢复的操作步骤、恢复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跟进步骤等。

第二十条需要恢复备份数据时,需求部门应填写数据恢复申请表,由数据拥有部门以及信息部负责人审批。

具体流程参见《数据恢复流程》(附件七)第二十一条备份操作人员将备份恢复的审批文档及备份恢复工作的系统日志保存归档。

信息部负责人须每半年安排专人审阅审批文件和系统日志,确保备份恢复工作符合数据恢复要求。

第二十二条备份操作人员须每半年对备份进行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恢复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备份恢复测试应作详细的记录,参见《备份恢复测试表》(附件九),并根据测试结果更新备份操作手册,妥善保管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文档。

第六节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总部信息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中国铝业信息技术管理制度13附件一 备份申请流程否受理申请,核实备份内容与要求,确定备份策略数据拥有部门信息部备份操作人员信息部负责人数据备份申请流程图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是否同意该申请需求人员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开始填写备份策略汇总表归档保存备份策略汇总表和备份申请是是否同意备份策略否是数据备份申请表操作手册变更流程结束具体的数据备份需求/备份更改申请流程如下:一、数据备份申请人员填写《数据备份申请表》,提出具体的备份要求,包括备份内容、备份周期等内容,交由该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签署审批意见。

二、经申请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申请人员将申请表提交至信息部数据备份操作人员。

三、备份操作人员受理申请,并根据申请要求制定可行的、具体的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应包含备份对象、备份方法、备份周期、保存时限等内容。

四、信息部负责人审批备份内容及策略,签署审批意见。

五、制订或修改相应的备份操作手册,具体流程参见《操作管理制度》。

六、备份操作人员把该备份策略填写在《备份策略汇总表》上,并把申请表和《备份策略汇总表》归档保存。

13附件二备份申请表备份申请表应用系统名称申请表编号申请部门申请人申请提交时间年月日申请描述备份内容:备份要求(数据备份频率、数据保留时间、建议完成时间等):数据拥有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申请操作审批[备份策略]信息部备份操作人员签字:日期:【审批意见】:信息部负责人签字:日期:备份策略的确认申请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13附件三备份策略汇总表备份策略编号主机名业务名称备份内容备份方式(增量备份、全备份、差异备份)备份频率保存时间(备份内容保存时间)附件四备份工作汇总表备份策略编号备份日期备份内容备份结果问题跟进备份检查人员签字备注附件五备份介质登记表序号介质标识号备份日期备份内容介质位置介质运送人员签字介质保管人员签字13附件六备份介质借用登记表备份介质借用登记表申请部门:借用申请人:借用日期:预期归还日期:借用原因:申请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信息部负责人签字:日期:借用申请人签字:日期:介质保管人员签字:日期:归还检查:借用申请人签字:日期:介质保管人员签字:日期:13中国铝业信息技术管理制度13附件七 数据恢复流程需求人员填写数据恢复申请表部门负责人确认数据恢复要求是否合理?开始否是制订恢复方案对于恢复结果进行确认核实是否同意恢复方案?执行数据恢复是数据拥有部门信息部备份操作人员信息部负责人数据恢复申请流程图否是否满足要求?否归档数据恢复申请表是结束具体的数据恢复申请流程如下:一、申请人员填写《数据恢复申请表》,交由该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查,签署审批意见。

二、经申请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申请人员将申请表提交至信息部备份操作人员。

三、备份操作人员受理申请,并根据申请要求制定可行的、具体的备份恢复方案。

四、信息部负责人审核数据恢复内容及方案,签署审批意见。

五、经信息部负责人审批合格后,备份操作人员进行数据恢复操作。

六、申请部门负责人对数据恢复结果进行确认核实,并在《数据恢复申请表》中填写验收结果。

七、备份操作人员归档保存《数据恢复申请表》。

附件八数据恢复申请表数据恢复申请表应用系统名称申请表编号申请部门申请人申请提交时间年月日申请描述恢复数据原因:恢复要求(数据要求、时间要求):数据拥有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申请操作审批[恢复方案]:备份操作人员签字:日期:【审批意见】:信息部负责人签字:日期:恢复结果的确认申请部门负责人签字:日期:附件九备份恢复测试表备份恢复测试表备份操作人员:测试时间:使用的备份介质编码:恢复对象:测试过程:测试结果:备份恢复测试所用时间:备注:附件十标识和目录清单的命名规范1、介质标识必须使用统一的命名规范,注明介质编号、备份内容、备份日期、备份时间、备份介质的启用日期和保留期限等重要信息。

编码规则可参考如下:⏹系统: SYS+机构代码+主机名+编号+介质启用日期+备份日期+保留期限+本地/异地⏹应用系统: APP+系统名称+版本+机构代码+主机名+编号+介质启用日期+备份日期+保留期限+本地/异地⏹数据库: DB+数据库名称+机构代码+主机名+编号+介质启用日期+备份日期+保留期限+本地/异地⏹其他文件: OTHER+文件名称+机构代码+主机名+编号+介质启用日期+备份日期+保留期限+用途+本地/异地2、介质的目录清单可参考以下格式:⏹系统: SYS+机构代码+主机名+A(第一份)/B(第二份)⏹应用系统: APP+系统名称+机构代码+A(第一份)/B(第二份)⏹数据库: DB+数据库名称+机构代码+A(第一份)/B(第二份)⏹其他文件: OTHER+文件名称+机构代码+A(第一份)/B(第二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