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精神分析解读

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精神分析解读

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精神分析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杰罗姆·戴维·塞林格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评论界历来不乏对其的批评。

以前对这部作品的精神分析批评均采用弗洛伊德或拉康的理论进行,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更多的注重个人内部的心理结构发展,不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众所周知,外部环境对人格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外部环境与人格发展的关系正是客体关系学派,尤其是该学派理论家温尼科特所特别重视的。

因此,他的理论为解释《麦田里的守望者》带来了新的视角。

本文利用客体关系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了全新的精神分析解读。

温尼科特认为,人格的发展依赖于足够好的母亲为孩子提供一个促进性环境,使孩子的自体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达到自我世界与非我世界的平衡。

否则,自体发展出现障碍,就会出现各种精神问题。

文章先通过分析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早期家庭生活,指出了霍尔顿精神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弟弟艾里的突然去世使他失去了一个足够好的照顾者,而离开家到寄宿学校上学又剥夺了他的促进性环境,使他的人格发展出现了障碍,他的自我世界,即小说中的童真世界与非我世界,即小说中的成人世界无法达到平衡。

再通过分析霍尔顿在纽约的流浪生活中与陌生人和他的朋友的接触,指出了他在纽约的流浪生活实质上是他一直在寻求一个足够好的照顾者使其自体继续发展来摆脱他的精神困境。

最后霍尔顿回到菲比的身边,终于得到了菲比的足够好的照顾而得到了救赎。

因此,这部小说实质上就是霍尔顿出现精神问题后,不断地寻求治疗的过程,
而最终他学会了调整自己,接受周围成人世界的好与不好的各个方面,融入了成人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