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小儿心肺复苏操作标准

小儿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要点Array与评价标准
(一)操作要点
(二)目的
1.通过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建立患儿的循环、呼吸功能。

2.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尽快促进心跳、呼吸功能的恢复。

(三)注意事项
(1)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吹气前不用深吸气,以患儿胸廓有起伏为准,避免过度充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如需中断最多不超过5秒钟。

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儿身体长轴垂直。

按压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

(4)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面罩,以面罩能包绕鼻梁与唇下区域,密闭良好为宜。

(四)应掌握的知识点
1、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⑴散大的瞳孔转为缩小。

⑵自主呼吸恢复。

⑶可触到大动脉搏动。

⑷口唇指甲由紫绀转为红润。

⑸上肢收缩压在60mmHg以上。

⑹心电图波形有改变。

2、开放气道方法
⑴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儿前额,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食指、
中指置于患儿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上抬起。

手指不要压向颏下软组织深处,以免阻塞气道。

⑵仰头抬颈法:抢救者一手抬起患儿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部位置于患儿前额,使其头后仰,
颈部上托。

头颈部损伤者禁用。

(3)双下颌上提法:抢救者双肘置患儿头部两侧,双手食、中、无名指放在患儿下颌角后方,
向上或向后托起下颌。

适用于怀疑有颈部损伤患儿。

3、小儿的心搏骤停与成人有所不同,突发的原发的心搏骤停在儿童就是不常见的。

常见的
就是创伤或疾病引起的呼吸或循环衰竭,最终发生无收缩或无脉搏的心脏停搏。

4、儿童心脏骤停最常发生于两个年龄间段,小于1岁及青春期。

5、婴儿期(小于1岁)最常见的心搏骤停主要原因就是
⑴有意或无意所致的创伤“婴儿猝死综合征”
⑵呼吸系统疾病肺炎
⑶气道阻塞气管异物
⑷溺水
⑸败血症
⑹神经系统疾病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