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及答案

只有一个地球阅读及答案

《只有一个地球》课阅读训练一、《只有一个地球》二、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的。

(12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1、给文中空白的地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分)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分)3、你是怎么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的?(2分)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三、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围裹着一层薄[bóbáo]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piān biǎn]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上帝的恩赐,()经过几百万年,()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资源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乱用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围,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1、用“√”为文中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或词语。

2、“赐”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赐”的解释有(1)赏给、给予;(2)敬词。

“恩赐”一词的解释应选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分)随便()保护()吝啬()将来()自私()无限()伟大()4、文中画“”的句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赞美。

A、比喻B、拟人C、排比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2分)不是……而是……甚至不但……还……6、第三自然段中列举的可再生资源包括、、、(2分)7、文中划“”的比喻句,把比作(2分)8、“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结合本课及你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你想对我们人类说点什么呢?(3分)9、这个片段运用了、、等说明法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分)10、画“__”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法,说明1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人为的破坏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2分)1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13、地球给我们的印象是 (2分)14、划“ ”的句子用了 、 、 的说明法,说明了15、划“ ”的句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 、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四、阅读《只有一个地球 》回答问题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1、“再生”的意思是 ,“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 ,“本来”强调了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 。

2、在括号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二、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的。

(12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1、给文中空白的地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分)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分)3、你是怎么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的?(2分)答:“本来”即原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资源在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的情况下应该能够再生,长期为人类贡献。

“本来”一词点明了这些资源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人类无节制开采和破坏却改变了它。

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现在的工厂只为了自己挣长期把没经过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里,使河流变黑、变臭了,鱼儿死掉了人们没法到河流里去游泳了。

三、阅读《只有一个地球》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围裹着一层薄[bóbáo]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piān biǎn]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质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资源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乱用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围,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1、用“”为文中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或词语。

2、“赐”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C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贝部。

“赐”的解释有(1)赏给、给予;(2)敬词。

“恩赐”一词的解释应选(1)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分)随便(随意)保护(毁坏)吝啬(慷慨)将来(本来)自私(无私)无限(有限)伟大(渺小)4、文中画“”的句子用了(B)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赞美。

A、比喻B、拟人C、排比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2分)不是……而是……甚至不但……还……6、第三自然段中列举的可再生资源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2分)7、文中划“”的比喻句,把地球比作扁舟(2分)8、“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 结合本课及你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你想对我们人类说点什么呢?(3分) 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公民们,快醒悟过来吧!从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生活的大家园——地球!9、这个片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列数字)等说明法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分)10、画“__”的句子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法,说明(除了地球不能找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1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人为的破坏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2分)乱砍滥伐导致我们这里经常浸水,生活很不便,围的空气污染使我得了过敏性鼻炎。

12、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13、地球给我们的印象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2分)14、划“ ”的句子用了 作比较 、打比、 列数字的说明法,说明了 地球对于人类而言是多么的珍贵,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地球。

15、划“ ”的句子用了 拟人、 比喻 的修辞手法,将地球比作母亲 、 摇篮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

四、阅读《只有一个地球 》回答问题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 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 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重的威胁。

1、“再生”的意思是 重新生长 ,“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本来”强调了 这些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科学性、谨性。

2、在括号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体会到人类不珍惜地球资源,不注意保护地球,会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答:如果人类不珍惜地球资源,不注意保护地球,会酿出“生态灾难”,威胁人类的生存。

我们要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