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项目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参数估计是当总体的参数不明确时, 根据数据找出参数的估计,以确定相应的 总体。而当对参数的信息有所了解,但存 在某种怀疑或猜测而需要证实时,则应用 假设检验的方法来处理。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 假设检验的概念
统计假设(简称假设)的实 质是施加于一个或多个总体的概 率分布或其参数的假设。所做的 假设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不 正确的。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反证法是假设检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方 式,为了检验某个假设是否成立,先假设它 是正确的,然后根据抽样理论和样本信息计 算样本特征值。如果样本特征值在小概率范 围内,就拒绝假设;如果样本特征值在大概 率范围内,就接受假设。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四、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与功效
1.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假设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两类错误: (1)第Ⅰ类错误(type Ⅰ error)。当原假设为 真时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称为第Ⅰ类错误,又称弃 真错误。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 (2)第Ⅱ类错误(type Ⅱ error)。当原假设为假 时没有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称为第Ⅱ类错误,又称 取伪错误。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β。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二、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在假设检验中,首先需要提出两种假设,即原假设和备择假 设。在统计学中,把统计假设称为原假设或零假设(null hypothesis),记为H0。原假设通常是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反对 的假设。与原假设对立的是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 ,记为H1。备择假设通常是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 也称研究假设。备择假设通常用于支持研究者的看法,比如,研 究者正在做一项研究,并想使用假设检验来支持自己的看法,就 应该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看法作为备择假设。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三、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假设检验是对总体的某些未知参数先做出 某种假设,然后抽取样本构造适当的统计量, 对假设的正确性进行判断。例如,吸烟量否与 患肺癌有关系;广告宣称的一种减肥药是否有 效,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改进教学方法是否能 提高教学质量;等等。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所谓小概率原理,就是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 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就是概率很小,但不等于零的事件。例如,福 利彩票30选7,中大奖的概率约为204万分之一,中大奖的概率非常 小。又如,假定某产品的次品率很低,在100件产品中有一件是次品 ,随机从中抽取一件产品是次品的事件就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我们有 理由相信任意抽取一件产品正好是次品的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在现 பைடு நூலகம்生活中,我们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这一原理,如不会担心因为 吃饭被噎而拒绝吃饭,不会因担心火车、飞车失事而不敢坐火车和搭 乘飞机,就是因为所对应的事件很少发生,把这种小概率事件当成不 发生而对待。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例6-1】 检验一批产品的废品率是否超过0.02,把 “p≤0.02”作为一个假设。从这批产品中抽取若干个样品, 记其中所含废品数为X,当X较小时,认为假设正确,或“接 受”假设。反之,若X较大,则认为假设不正确,或“拒绝” 或“否定”假设。
从例6-1中可以看出,一个假设的提出总是以一定的理 由为基础的,但这些理由通常又是不完全充分的,因而产生 了“检验”的需求,即要进行判断。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 是否成立的过程,即先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 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
H0∶μ=35 H1∶μ≠35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可以总结出常见的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原则: (1)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一个完备事件组,而且相互对立。 (2)在进行假设检验设计时,先确定备择假设,再确定原假设。因为备择假设是研 究者予以支持或证实的,容易确定。由于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相互对立,因而确定了备择 假设,原假设也就确定出来了。 (3)在假设检验设计中,等号“=”总是放在原假设上。如假设μ为总体参数(这里 代表总体均值),μ0为假设的参数的具体数值,假设检验的基本形式见表6-1。
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的信息进行判断的,即由部分来推断 总体,因此,假设检验不可能绝对准确。然而,在现实中,研 究者接受原假设仅仅是由于它出现的概率较大,而拒绝原假设 也仅仅由于它出现的概率较小,这样按概率大小做出的判断, 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因为小概率事件并不代表不发生 ,当原假设H0正确时没有拒绝它,当原假设H0不正确时拒绝它 。由于决策是建立在样本信息的基础之上的,而样本又是随机 的,因而就有可能犯错误。
表6-1 假设检验的基本形式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4)依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定义,能确定两个假设的内容,“研究者想 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和“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反对的假设”取决于研究 者本人的意志。由于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即使对同一个问题,也可 能提出截然相反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但这也并不违背关于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 定义。无论怎样确定假设的形式,只要它们符合研究者的最终目的,就是合理的 。
(5)收集证据拒绝原假设是检验的目的。原假设最初被假设是成立的,之后 要根据样本数据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拒绝它。当不能拒绝原假设时,也不能 说“接受原假设”,因为没有证明原假设是真的(如果采用“接受”原假设的说 法,则意味着证明了原假设是正确的)。原假设在开始进行检验时被认定是真的 ,当没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时,并不等于“证明”了原假设是真的。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例6-2】 某种标准箱的体积为35m3,质量管理人员定期对标准箱进行检 测,以确定标准箱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果标准箱的体积大于或小于35 m3,就 必须调整生产过程。试陈述用来检验生产过程是否正常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解:设标准箱的体积真值为μ。如果μ=35m3,表明生产过程正常。如果 μ>35m3或μ<35m3,则表明生产过程不正常。根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定义, 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证明的假设应该是“生产过程不正常”,因为如果研究者 事先认为生产过程正常,那么他也就没有必要去进行检验了,所以建立原假设和 备择假设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