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角平分线的性质
2、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教学活动5
课时检测:1、如图,△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PE//AB交BC于E,PE//AC,求证:D到PE的距离相等。
A
P
B E D F C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
3、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0cm,BD=6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2.增强学生们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觉。
2.提高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来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2.会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教学重点、难点
1.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及运用。
2.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资源
课标、教材、计算机等。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用剪刀剪一个角,用折纸的方法确定角平分线。
(2)有一个简易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BAD的平分线。为什么?
教学活动2
1.新课:
A
BD C
教学活动6
作业:习题11.3第二、三题。
板书设计
11.3角平分线的性质
1、概念
2、性质
3、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地区大四站中学学校学员姓名张春波
课题名称
角平分线的性质
科目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能较容易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在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方面容易出现纰漏,这是教师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②从上边的探究中,可以得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已知什么?求作什么?
③把简易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且平分角的仪器两边相等,从几何角度怎么画?
④归纳角平分线的作法。
A
D B
C
E
(图1)
教学活动3
检查学习效果:作已知∠ABC的平分线。组长检查汇报。教师总结角平分线的作法。
教学活动4
归纳小结:
1、学生总结。
1)出示学习目标: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相关知识的理解。
2)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19——P21,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何将一个,其中AB=AD,BC=DC,将A点放角的顶点,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BAD的平分线,为什么?(见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