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1)同煤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1#综合购物中心
2、建设单位:同煤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3、设计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4、施工单位:山西省四建
5、建设地点:山西省原平市太平街
6、总建筑面积:40525.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6106.3 (阳台全面积)m 地下建筑面积:4418.9m 人防建筑面积:1307.6m 公建建筑面积8740.9m 住宅建筑面积27365.4m 建筑高度:72.55m 室内外高差:0.45m 最高点高度:81.85m 住宅标准层共三个单元,一梯四户,总户数240户,共设计了A,B两种户型
7、主楼采用剪力墙结构,裙房为框架。
主裙楼基础形式均为筏板基础。
8、抗震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
9、建筑物类型:商业、居住建筑
10、建筑层数及使用功能:地下两层、地上23层,人防、设备用房、储藏室、地下车库、酒店大堂、餐厅、包间、厨房、棋牌室、健身房、KTV包间、男女浴室、客房、办公、住宅、机房、水箱间等。
11、计划开工工期:2012年5月1日
12、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12月31日
13、工程总工期:2年
14、合同质量等级:合格
二、控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三、前期准备工作
1)脚手架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按规定进行健康体检,并经安全培训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操作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应当根据安全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钢管、扣件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材料员与监理人员、产权单位负责人等应共同按批次对其外观质量等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并履行签字手续。
钢管外径为48mm,壁厚为 3.5mm,钢管必须符合《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GB/T3091)的规定;扣件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
资料需齐全有效,并存放工地备查。
3)建立人员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链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链接强度的计算。
4)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 M(梁500*1000)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建立人员检查经专家论证审查通过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方案。
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组织脚手架及高模板支撑系统的论证审查工作。
四、脚手架搭设要求:建筑物高度大于30m时,应采取悬挑式脚手架分段搭设,每段搭设高度不得超过20m。
脚手架必须搭设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不大于1.5m,横距不大于1.2m,大横杆步距不大于1.8m。
悬挑脚手架悬挑梁必须使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
悬挑梁尾端应使用Φ16以上钢筋锚固在工程结构上,锚固点不少于2处;悬挑梁前端应采用Φ14以上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
脚手架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卸料平台、模板支撑体系、物料提升机、及外用施工电梯等相连接。
脚手架搭设应高于操作层面1.5m以上;
在操作层上,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架板之间要按要求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栏杆高度为1.2m,下栏杆高度为0.6m,挡脚板高度为18cm;操作层脚手架应铺满、铺稳、严禁出现探头板。
脚手架操作层下方三步架内须按照操作层的要求,层层加设防护栏杆、挡脚板,满铺脚手架,脚手板内侧与墙体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脚手架内距地面3.2m处应设置首层安全平面网,每隔不大于10m 再设层间安全平网。
安全平网内侧距墙体不应大于15cm,大于时应加设安全平网进行有效防护。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办
理动火审批手续,配置灭火装置并设专人看护。
钢管脚手架必须有良好的避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当遇到6级以上大风或大雾、雨雪天气时作业人员应暂停脚手架作业。
五、接料平台相关要求:
悬挑接料平台的悬挑梁应采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
悬挑梁尾端放置在建筑结构上的长度不应小于1.2m,使用Φ16钢筋锚固在工程结构上,锚固点不少于2处;悬挑梁前端应采用Φ14以上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吊拉点不少于2处。
悬挑接料平台应设计成定型化、工具化产品,四周维护高度宜为1.5m,其周边按规定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并用竹胶板等进行硬防护。
接料平台四周维护高度为1.5m,其周边按规定设置两道防护栏,并用竹胶板进行硬防护。
接料平台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8KN,应在明显处设置标志牌,规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载荷。
六、模板支撑系统应采用钢管和扣件搭设,严禁使用木、竹等材料搭设。
采用工具式等其它形式搭设的模板支撑系统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严禁钢管扣件和工具式脚手架混合搭设。
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每根立柱底部均应设置木垫板和钢底座。
模板支撑系统应按要求设置立柱和纵横向扫地杆及大横杆,各杆件的间距均由计算决定,同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模板立柱间距不应大于1.2m;
(二)第一步大横杆的步距均不应大于 1.8m,其它大横杆的步距均
不应大于1.2m;
(三)最高一步大横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50cm。
模板立柱顶部应采用可调U型托直接支顶在底模的主梁上,不得将立柱顶端与做主梁的钢管用扣件连接;可调顶托丝杠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
四排及以上立柱的模板支架应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力撑:
(一)模板支架外围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力撑;支架内部中间每隔5—6根立杆或5—7m应在纵横向德整个长度和高度上分别连续设置剪力撑。
(二)当模板支架高度大于8m(包括8m)时,除应在其底部、顶部设置水平剪力撑外,还应在模板支架中间的竖向剪力撑的顶部平面内设置水平剪力撑。
四排以下立杆的模板支架,应在外围纵向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竖向剪力撑;模板支架外围横向外侧立面(即两端外立面)和沿纵向每隔4根立杆从下至上设置一道连续的竖向剪力撑;当设置剪力撑有困难时,可采用之子斜杆支撑。
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脚手架、接料平台、物料提升机及外用电梯等相连。
七、监理人员会同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方案编制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对脚手架与模板支撑系统分阶段进行联合验收,经检查合格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经专家论证的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安全、设备部门及监理
单位项目总监进行联合检查验收。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下列阶段应进行检查与验收:
(一)基础完工后;
(二)脚手架搭设完10~13m高度,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6m高度后;(三)达到设计高度后;
(四)操作层上架设荷载及浇注混凝土前;
(五)混凝土浇注完后;
(六)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雨雪天气后。
八、注意事项:
作业层上的施工载荷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浇注混凝土时,施工单位应派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基础应保持稳固、排水畅通,基础周边不得随意开挖。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那个在使用过程中,项目总监与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每周应对下列重点项目进行检查并签字确认:
(一)各杆件的设置和链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二)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三)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四)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超过规定标准;
(五)安全防护是否严密;
(六)是否有超载现象;
(七)规范标准要求的其它内容。
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总监、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应核查混凝土强度报告,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
脚手架及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监护,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除区域。
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脚手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拆除的钢管、扣件及其它配件严禁从高处抛掷至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