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是天气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对于这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最后都安排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
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
夏季东南沿海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
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知识的学习是分析、理解和预测我国天气和气候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原理性知识。
在教学中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引导学生探究,首先,用台风天气云图、台风天气的图片导入,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天气系统所带来的天气,由此引入气压中心。
在教学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时,从分析成因入手,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画出风向,进而总结在水平方向上北半球气旋逆时针转辐合、反气旋顺时针旋转辐散,南半球气旋顺时针旋转辐合、反气旋逆时针旋转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讲解锋面气旋天气的形成时,用多媒体演示:气旋中心辐合上升的气流,而在气旋所在的低压槽部容易产生不同性质气流的相遇,形成锋面,反气旋中心下沉辐散的气流,多晴朗天气。
在本节知识的讲解中,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画图的能力上,通过对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气旋反气旋的认识,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效果。
通过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和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1、过多的强调画出气旋反气旋的示意图,对于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只是简单带过,导致有的学生能画出示意图,确说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
2、在用表格对比气旋反气旋时,速度过快,没有留够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很多学生没有跟上节奏。
3、台风这个知识讲解过细,台风是热带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但是台风中心有一个台风眼是下沉气流,很多学生看到示意图马上就认为中心下沉气流台风是反气旋。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在导入后讲解气旋反气旋概念时,在旁边配上气旋和反气旋的图片,图文并茂,加深学生的印象。
2、在对比气旋反气旋时,先给出空白表格,给学生思考时间,先尝试自己完成表格,教师再进行总结,通过对比、自主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个知识点。
3、讲解台风的时候,先讲台风的概念,带来的天气、出现的时间以及我过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最后在学生对台风有一定认识后,再简单提一下台风的结构,把握好重点。
4、因为锋面气旋涉及低压槽,在讲解锋面气旋时,要先讲解主要的几个气压场,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多找一些等压线分布图,让学生辨认,再对锋面气旋进行讲解。
在今后还是要多去听指导老师和老教师的课,多请教多学习。
课前备课充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教学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