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崛起题目

大国崛起题目

1、十月革命的胜利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分别是AA.列宁马克思和恩格斯B.列宁斯大林C.斯大林马克思和恩格斯D.斯大林马克思和列宁2.(2016·常德学业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其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一成就得益于( B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D.戈尔巴乔夫改革3.(2016·衡阳学业考)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A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从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看,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D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5.(2016·孝感学业考)近年来,美军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

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A )A.签署了《九国公约》B.参加了巴黎和会C.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D.加入了国际联盟6.(2016·郴州学业考)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下列属于该公约核心内容的是( B )A.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B.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C.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7.(2016·株洲学业考)《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对这则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D ) A.确立了“机会均等”原则 B.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完整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D.打破了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8.(2016·内江中考)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D )A.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作的会议B.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C.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D.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9、阅读下表:1929—1933年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从表中最能反映出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 )A.首先爆发于美国B.范围特别广C.持续时间特别长D.激化了阶级矛盾10.(2016·衡阳学业考)李老师出示了以下三个信息,与之相符合的是( B )A.美国南北战争B.罗斯福新政C.杜鲁门主义D.马歇尔计划11.(2016·长沙学业考)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

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C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 C.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12.(2016·河南模拟)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什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20世纪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这里的“新阶段”新在( C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3.(2016·淄博学业考)某班历史活动课上举行辩论赛,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表。

该辩论赛的主题是( C )正方:使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应充分肯定反方:权力高度集中,经济发展失衡,不利于长远发展A.法西斯专政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经济全球化14.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

”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

”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D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B.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C.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15.(2016·聊城学业考)如图这幅漫画描绘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A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D.科索沃战争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与日本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B )A.英国B.美国C.法国D.意大利1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通过的国际会议是( C )A.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B.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C.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D.慕尼黑会议和华盛顿会议18.(2016·广安中考)“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A )A.罗斯福新政B.新经济政策C.法西斯专政D.杜鲁门主义19.美国政治周刊评论说:当今美国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C )A.改变了美国的外交政策 B.根除了美国经济危机C.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削弱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20.某班同学在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以后,展开探索性学习活动。

同学们围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下列因素,你认为最主要的是(B )A.英法操纵国联,武装干涉苏联B.德、意、日法西斯结盟,四处侵略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涉及全世界D.中东地区冲突频繁,威胁石油安全21.(2016·孝感模拟)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不包括( A )A.由法西斯党控制政权B.对内实行独裁统治C.对外实行侵略扩张D.疯狂扩军备战2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

其中能够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B )23.(2016·宿州模拟)下列图片中,最能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A )24.到1998年,“硅谷”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 400亿美元。

“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C )A.战后的美国特别重视调整经济政策 B.战后的美国特别注重改善民生 C.战后的美国靠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D.战后的美国特别注重比较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25.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

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D )A.西欧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战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D.马歇尔计划的扶持27.“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

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材料所强调的日本“发展的原动力”是指( A )A.重视发展教育B.加强国家合作C.拥有丰富的资源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28.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西欧、日本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的变化趋势。

该“变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C )①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②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9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特色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相对应的一组是( D )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B.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美国、德国C.英国、德国、日本、美国D.西班牙和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30如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C )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地位③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欧洲的崛起④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这一现象直接源自 DA.欧共体的组建B.欧盟的成立C.欧盟的扩张D.欧元的发行32.(2016·烟台学业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不包括(A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成立欧共体 C.建立欧盟 D.使用欧元32、“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人,也不会风度翩翩。

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人利己,凭自己熟练的技艺增加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

”你认为这一观点最早形成于( A )A.文艺复兴时期B.古希腊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33、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时代巨人。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他创作的《蒙娜丽莎》(如右图)之所以美,主要是因为该作品( C ) A.画像细致逼真,色彩调和 B.取材打破传统,敢于创新C.主题蕴含人文主义精神D.反映了基督教文化的复兴34.(2016·永州学业考)“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大西洋在当时成为一座桥梁主要得益于( C )A.迪亚士的探险活动 B.启蒙思想的传播 C.哥伦布的成功远航 D.工业革命的推动35、下图中由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是( A )A.①B.②C.③D.④36、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

”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是因为(B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②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④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经济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7、《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

”其“根源”指的是( D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38、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