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三生物学案时间:2009 年月日班级姓名第一课时主备人柏栋阴校对刘继恒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五章第2、3节ATP与细胞呼吸考点解读:1、理解ATP的生理功能、结构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ATP的形成途径。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学习重点: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形成途径。
2、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学习难点:1、ATP的形成途径。
2、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知识梳理:(课前预习)1、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_______,主要来源是_________,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_。
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是。
2、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__________kj/mol以上的磷酸化合物,而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__________kj./mol。
3、ATP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其中A表示、T表示、P表示、~表示;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关系式____________ ______。
⑴当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能量来源于,能量用于。
发生在细胞内的结构中。
⑵当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时,能量来源于,能量用于。
发生在细胞的。
5、ATP中的能量转化为:①机械能(如____________);②热能(如____________);③渗透能(如____________);④电能(如____________);⑤光能(如____________);⑥化学能(如____________)。
6、细胞呼吸:7、细胞呼吸的方式(一)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材料:选择酵母菌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是因为它在_____________都能生成,属于_________,便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使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是生物体高效率地获取能量的反应过程。
其反应过程包含许多反应步骤,基本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中进行,产生并可释放能量;第二阶段在中进行,丙酮酸和H2O脱[H]产生也可释放能量;第三阶段也在中进行,第一、二阶段产生的与反应产生并可释放的能量。
三个阶段有不同的参与催化。
细胞通过呼吸把光合作用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小部分以的形式散失,大部分转移到中,随时提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化学方程式:(三)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细胞在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不彻底,产生的能量较少。
通常称为发酵,有两种类型:发酵和发酵。
化学方程式:从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细胞在有氧呼吸时,吸收O2的量与放出的CO2的量,而无氧呼吸时不需要,但产生。
这样,如果某种生物呼吸时,吸收O2的量与放出CO2的量相同,则该生物只进行;如果某种生物不吸收O2,但有CO2释放,则说明该生物只进行;如果某种生物释放的CO2量比吸收的O2的量多,则说明该生物。
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哪种细胞呼吸占优势,则要从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差值来计算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如下表。
(抄而记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反应条件呼吸场所分解产物释放能量相同点相互联系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8、对这两节内容你还有哪些困惑?二、典例剖析1、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最多能组成ATP分子多少个?()A.30个B.20个C.10个D.60个2、下列关于ATP ADP+Pi+能量的反应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B.能量可逆,物质不可逆C.两者均可逆D.生物体内ADP转化成ATP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3、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化学物质和具活性的酵母菌细胞制备物。
在适宜温度下,会产生CO2的试管有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②葡萄糖+线粒体③丙酮酸+线粒体④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4、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侧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B.1/2倍C.2倍D.3倍5、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贮藏条件最好是( )A.低氧、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和无乙烯B.低氧、适当的湿度、零下低温和无乙烯C.无氧、保持干燥、零上低温和有乙烯D.无二氧化碳、保持干燥、零下低温和有乙烯6、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摩尔数为N。
在安静状态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CO2量是A.1/3Nmol B.3Nmol C.6Nmol D.12Nmol ()酶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三生物巩固案时间:2009 年月日班级姓名第1 课时主备人柏栋阴校对刘继恒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五章第2、3节ATP与细胞呼吸(一)选择题:1、一分子ATP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团和高能磷酸键数目依次是()。
A、1,2,2B、1,2,1C、1,3,2D、2,3,12、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中高能指的是()A.键能高B.活化能高C.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高D.ABC全是3、如果ATP脱运河去了两个磷酸基,该物质就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称为()A、腺嘌呤核苷酸B、鸟嘌呤核苷酸C、胞嘧啶核苷酸D、尿嘧啶核苷酸4、酵母菌被广泛用于发酵,为研究酒精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号、2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BTB溶液至蓝绿色(酸性较强时,BTB溶液变为黄色)。
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A.1号试管可以去除或将1号试管中BTB溶液换成澄清石灰水B.该装置无法检验CO2的生成,仍需在补充其他装置C.温度偏高,导致发酵管内O2少,酵母菌繁殖速度减慢,不利于发酵D.为使发酵管中尽量少的含有O2,应先将葡萄糖液煮沸,待冷却后加入鲜酵母,再加入少许石蜡油,使之浮于混合液表面5、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的分解不属于氧化分解反应B.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6、下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列选项中的( B )7、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8、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气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9、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过程()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植物水淹时无氧呼吸 D.一定不是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10、青藏高原地区的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50%,长期生活在该地区内的动物,获得能量的主要生理过程是()A.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其他高能化合物中能量的转移11、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 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呼吸作用又叫细胞呼吸12、用含有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 葡萄糖→丙酮酸→水B 葡萄糖→丙酮酸→氧C 葡萄糖→氧→水D 葡萄糖→丙酮酸→CO2。
13、分析下图并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汽和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二)非选择题:1.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含细胞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酵母菌研磨后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进行四项实验,请分析并回答:(1)向甲试管滴加葡萄糖液,甲试管中最终产物是CO2和酒精。
(2)向乙试管滴加丙酮酸,乙试管中最终产物是 CO2和H2O。
(3)在完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向丙试管滴加葡萄糖液,它的最终产物是CO2和酒精。
(4)向三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荧光剂(遇ATP可以发光的物质),将丙酮酸分别滴入甲、乙、丙三个试管,发出荧光最强的试管是乙。
原因是含线粒体,能将丙酮酸彻底氧化,产生的ATP最多。
2. 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也进行有氧呼吸,但一般来说,乙醇的发酵作用是衡量它的一个标准。
具体实验方法是:将酵母菌放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测定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吸氧量(气体的体积)和二氧化碳发生量(气体体积),请回答:(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比较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的情况是 1∶1。
(2)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假如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过程中被消耗掉,这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发生量之比是3∶4 。
(3)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若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所生成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这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发生量之比是 1∶2 。
(4)若乙醇发酵消耗360毫克葡萄糖,这时生成多少摩尔的乙醇?0.004mol(5)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一定时间,细胞内线粒体一代比一代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