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信号基础概念
技术培训
SNG
数字信号的产生
•
• •
•
取样频率:在选择取样频率时,要考虑以下几 个方面: 取样频率(fs)必须大于或等于信号最高频率 (fm)的二倍 取样频率选取为色副载波的整数倍,即fs=n fsc,这样可避免取样信号与色副载波的高次谐 波产生的差拍成分串入视频信号中形成网纹干 扰; 取样频率还必须是行频的整数倍,这样才能实 现固定正交取样结构。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 • 什么叫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有什么好处? 所谓数字电视,就是将模拟电视信号经取 样、量化和编码后转换成用二进制数表示 的数字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处理,如编码、 调制、传输、存储等。采用数字技术不仅 可以使各种电视设备获得比原有模拟设备 更高的性能,而且还可以实现模拟技术不 能实现的新功能。
• 在接收端则与上述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相 反,再经过后臵滤波又恢复成原来的模拟 信号。称为数模(D/A)转换。 将输入的每一位数字量转换为与其相对应 的模拟量,各位对应的模拟量相加则得到 D/A转换器的输出,模拟输出与数字量 输入成正比。一般的D/A转换器都是根 据这一原理设计的。 图
•
技术培训
SNG
•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
• 量化是用有限个幅度近似原来连续变 化的幅度值,把模拟信号的幅度离散 化。 • 编码则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把量化后 的值用数字表示,然后转换成二值或 多值的数字信号流。这样得到的数字 信号可以通过电缆、微波干线、卫星 通道等数字线路传输 。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
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
D/A转换基本原理
技术培训
SNG
数字信号的产生
• 根据电视信号的特点,其数字化的方式有 两种,即复合编码方式和分量编码方式。 • 复合编码方式:将彩色电视信号作为一个 整体进行取样、量化和编码,得到一个数 字复合电视信号; • 分量编码方式:对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 号分别进行取样、量化和编码,得到三个 数字分量电视信号。
•
技术培训
数字信号的产生
• 编码:编码过程是将量化后的取样值用一组二 进制码表示。例如,设量化级数为256级(0~ 255级),即8比特量化,若用自然二进制码方 式进行编码,则对应这256个量化值,就可用 00000000~11111111这一组二进制码表示。 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之后,原模拟电视信号 就变成了由一系列“0”、“1”组成的数据流。
技术培训
压缩的可能性、必要性
• 压缩的可能性:电视信号压缩的目的是减小数 据量,降低信号传输的数码率。压缩过程实际 上就是去除图像中那些与信息无关或对图像质 量影响不大的部分,即冗余部分。根据电视信 号的特点及人眼的视觉特性,电视信号中存在 很多的冗余部分,去除图像中那些与信息无关 或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的部分,这就为图像压 缩提供了可能性。电视信号的冗余性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时间和空间相关冗余、视觉冗余、 熵冗余。电视信号的冗余表现在以下几个部分: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技术培训
SNG
数字信号的产生
• 4:4:4编码方式: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或 R、G、B信号)的取样频率均为13.5MHz,且 取样结构完全相同。这种方式下,三个信号具 有相同的水平和垂直分解力。这种方式一般用 在对R、G、B信号进行数字化的场合。 4:1:1编码方式: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的取 样频率分别为13.5MHz、3.375MHz、 3.375MHz,因此两个色差信号在垂直方向上的 分解力与亮度信号相同,但在水平方向上的分 解力是亮度信号的1/4。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信号的数码率
HDTV系统的数码率: 4:2:2分量编码方式,采用10比特量化时,亮度信号的数 码率为: 74.25(MHz)×10(bit)=742.5 Mbps 两个色差信号的数码率为: 2×37.125(MHz)×10(bit)=742.5 Mbps
所以总的数码率为: 亮度信号数码率+色差信号数码率=1485 Mbps
技术培训
SNG
数字信号的产生
• 分量编码的优点是编码与制式无关,分量编码 方式是将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分别进行取样、 量化和编码,因此不需考虑色副载波的影响。 只要抽样频率与行频有一定的关系,便于制式 转换和统 一,而且由于Y、(R-Y)、(B-Y)分 别编码,可采用时分复用方式,避免亮色互串, 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在分量编码中,亮度信 号用较高的码率传送,两个色差信号的码率可 低一些 ,但总的码率比较高,设备价格相应较 贵。
技术培训
SNG
数字信号的产生
• 根据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取样频率及取样 结构之间的关系,分量编码方式可分为4:2:2、 4:4:4、4:1:1和4:2:0四种: 4:2:2编码方式: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为 13.5MHz,两个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均为 6.75MHz。显然,这种方式下色差信号的水平 分解力是亮度信号的一半。4:2:2编码方式广泛 应用于演播室节目制作和传输中。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信号杂波比和连续处理的次数无关。 可避免系统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数字设备输出信号稳定可靠。 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 号的特性无关。 10.由于采用数字技术,与计算机配合可以实 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 11.数字技术可充分利用信道容量,利用电视 信号中行、场消隐时间,可实现文字多工 广播(Teletext) 6. 7. 8. 9.
•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信号的数码率
• 数码率:在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数据量。在实时 传输情况下,数码率等于取样频率与量化比特 数的乘积。在数字电视中,数码率的单位通常 为Mbps,即兆比特/秒。 量化级数越多,信躁比越高,但量化级数增加 后,量化比特数也相应增加,导致数码率的增 加,这会给后续的信号处理和传输带来很多困 难。 取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越大,数码率就越 高, 所需要的传输带宽就越宽。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数字电视的优点:
1. 2. 3. 4. 5. 信号经过多次复制、转接和远距离传输时,不会有干扰 和失真的积累,信躁比好。抗干扰性能强,图像质量好; 数字电视系统主要由数字集成电路组成,系统的性能 和可靠性可望大幅度提高; 它可以实现模拟电视不易实现的功能,譬如:时轴处 理,制式转换、特技等功能; 它也易于实现电视信号的实时处理,以完成图像质量 的改善、压缩频带、二维滤波等功能; 在传输中,它易于将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时分复用, 充分利用数字传输的优越性。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12. 压缩后的数字电视信号经数字调制后,在 开路广播时,可抗多径干扰,收看到的电 视图像及声音质量非常接近演播室质量。 13. 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种类型的频谱资源。 14. 很容易实现加密/解密和加扰/解扰技 术,便于增值应用(开展各类收费业务)。 15. 具有可扩展性、可分级性和互操作性, 便于在各类通信网络中传输,也便于与计 算机网络联通。
数字电视基础
• • • • • • • • 数字电视的基础知识 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 数字电视信号的数码率 压缩的可能性、必要性 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 数字电视信号的压缩标准 数字电视信号误码控制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标准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
• 数字电视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总体来看,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 阶段。 • 第一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当时以研究开 发单独的局部设备为主,投入使用的有数字时基 校正器(DTBC)、数字帧同步机(DFS)、数字 特技机(DVE)等; • 第二阶段: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这一阶段的特 点是开发成功了数字整机电视设备,如数字录像 机、数字信号处理摄像机等;
•
技术培训
SNG
数字电视信号的产生
• 将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称为模、数 (A/D)转换。最基本的方法是所谓脉冲 编码调制(PCM)。运用该方法实现电视 信号的数字化需要三个步骤:抽样、量化 和编码。 抽样是指用每隔一定时间的信号样值序列 来代替原来的时间上连续的信号,也就是 在时间上将模拟信号离散,其理论基础是 奈奎斯特抽样定理。
技术培训
SNG
数字信号的产生
• 复合编码的优点是码率低些,设备较简单, 适用于在模拟系统中插入单个数字设备的 情况。 它的缺点是由于数字电视的取样 频率必须与彩色副载波频率保持一定的关 系,而各种制式的副载波频率各不相同, 难以统一。采用复合编码时由取样频率和 副载波频率间的差拍造成的干扰将影响图 像的质量。
技术培训
SNG
压缩的可能性、必要性
数字电视信号为什么要压缩:
电视信号数字化后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有一 个缺点,即数码率很高。例如4:2:2编码、8 比特量化的SDTV信号数码率为216 Mbps。 则 传输这样一路数字电视信号需要有108MHz的通 道带宽。而对于10比特量化的HDTV信号来说, 其数码率达到1485 Mbps,所需的传输通道带 宽高达742.5MHz。因此,若不采取措施,这样 的信号无法在一般的通道中传输,更无法在现 有电视的6MHz带宽中传输。
技术培训
SNG
压缩的可能性、必要性
•
•
•
数据量非常大之后,除了信号传输有问题外, 信号的存贮也有问题。 在4:2:2编码、8比特量化情况下,一帧 SDTV图像的数据量约为8.6Mb,要记录10分钟 的电视节目就需要130Gb的存储器容量;记录 10分钟HDTV的节目需要891Gb的存储器容量。 可见,若不压缩数据量,就无法在普通的存储 设备上实现数字电视信号的存储。 要实现数字电视信号的有效存储和传输,就需 要采取措施降低其数据量和数码率,也就是说 要设法对数字电视信号进行压缩,通常将这一 过程称为信源编码。 S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