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律师应当掌握的说话技巧:(七)律师应该从口才到全才律师的说话技巧虽与众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中。
对一般人而言,会说话可以受用一生,对律师而言会说话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里,一个人要想很好的混迹江湖,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无疑会说话可以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当然,如果不但会说话,而且还能掌握会说话的技巧,然后能用温和的态度与人交往,说得恰到好处,让人听得心花怒放,那你的人生或许就会实现弯道超车的成功。
会说话的执业律师无疑相对来说更显优势,律师的好口才对律师执业是很有帮助的,也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现今社会,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口才确已成为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拥有好口才已经成为不少人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之一。
好口才确实是一个执业律师走向成功的基础,发挥一副好口才的作用,可以帮助执业律师轻松实现目的。
因此,对于律师这个职业,口才是必须的,也是做好律师这个工作的一大资本。
事实上,一个人拥有好口才,有助于身心愉悦,工作顺利,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甚至飞黄腾达。
好口才可以使经商者顾客盈门,财达三江,可以让家庭和睦,其乐融融;好口才就如战鼓催征,雄兵开拔,如江水直下,一泻千里,也可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但是,执业律师仅仅是有好口才是不行的,执业律师不但需要好口才,而且需要成为全才。
过去我们说的全才是指的文武双全,现在说的全才是指才能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各方面的才能。
有一篇文章标题就是《做律师从说话开始》,文章提出说话是律师的最本功和最基本的工具,能说会道是律师的基本特征。
这个观点笔者比较支持,也由此提出律师不但需要口才,而且需要成为全才。
曾经看过一句话:“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人才”。
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了,但是一直记得这句话。
这句话虽然不是绝对正确,但是我绝对相信这句话,而且深受这句话的影响。
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曾经指出:“说话的能力是成功的快捷方式,它能使人显赫,鹤立鸡群。
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爱戴、得人拥护。
它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栩栩生辉、事半功倍、业绩卓著。
”成功学者们经常说:“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某一次谈话。
”总之,无数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善于说话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成功。
不可否认,口才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它影响着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无论是事业、家庭、生活还是人际关系中,口才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随身携带永远丢弃不了的能力。
但是,这个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我们后天不断锻炼和培养的。
特别是执业律师,要想取得功成名就,要想扬名立万,要想取得卓越的成绩和客户的点赞,口才是必不可少的,锻炼自己的口才让自己脱颖而出也是必须的。
而在有了口才的基础上,让自己成为全才,这就会让执业律师如虎添翼,成功也就势如破竹。
请大家记住,能说好话并不代表会说话,只知道把话说好,只知道去说好话阿谀奉承,这不是口才,更不是好口才,说好话不如会说话。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令人心悦诚服的交谈能力更能迅速的获得成功与赢得别人的钦佩,这种交谈能力并不遥远,也不陌生,其实只要我们努力,任何人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因此,执业律师不但要能说,而且要会说,更要会好好的说。
我们知道,要把话说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仅仅有口才就行。
如果既要把话说好,又要说得巧,这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的运用。
在执业中可以看到或者听到,有的法官说的话很在理,我们即使心中略有不快,但是我们不忍心反驳和抵触,还会反过头来动员我们的客户适当的放弃或者退步;而有的法官看上去坐在中间,好似居中裁判,实际上他的心里早就坐歪了,就算他说得在理,我们听起来也会觉得不舒服。
还有一些代理律师,只要一到法庭上总认为一定要趾高气昂的,担心自己声音小了,气势不足,压不住对方和对方律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或许还没有说到几句话就引起对方当事人或者对方代理律师反感,弄不好还会被法官呵斥。
然而,就算是在一些矛盾非常激化的纠纷中,一些律师很会说话,说话的内容、语气等都掌握得很好,拿捏适当,就算他是对方代理律师,相对方的当事人听起来也很舒服,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这很有利纠纷的化解。
所以,执业律师一定要会说话,知道如何说话,要知道该怎么说话。
1940年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联合抗击纳粹德国的关键时刻,由于英国处在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线,人力、物力耗费都十分巨大,此时国内的黄金已经濒临枯竭,根本没有能力按照“现购自运”的原则从美国获取必要的军事装备支持。
美国总统罗斯福深知唇齿相依的道理,在反法西斯战争旷日持久的情况下,希特勒一旦得势,这势必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切身利益。
因此,美国必须全力支持英国,为英国提供必要的支持。
但是,美国的一些国会议员,他们只看到了眼前利益,只想借机向英国赚一笔军火钱。
罗斯福知道要帮助英国,就得先说服这些不关心战局的国会议员。
于是,他采用了通过《租借法》的方式来获得对美国的支持的办法。
罗斯福为此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为《租借法》拉选票,以赢得大众支持。
罗斯福在介绍《租借法》之后,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假如我的邻居家不幸失火,而恰巧在不远处的我家有一根浇花的水管,此时要是赶紧借给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就可以帮助他家灭火,也可以避免火势蔓延到我家,造成我家的重大损失。
但是,问题是在出借水管前,要不要跟这位邻居商讨一下价格?此时,邻居十万火急,他哪里去找钱呢?我可以这样想,只要他灭火之后原物奉还,还是不要他的钱为好。
如果火灾灭了,水管并没有损坏,他会连声道谢,如果他把水管弄坏了,他照价赔偿我就是的,我也不会吃亏......”最终《租借法》顺利通过,英国军事危机也得到支持。
还有一个例子,清朝太监李莲英是慈禧太后的大总管,被人们称为“九千岁”,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有一天慈禧太后让京城名角杨小楼到宫里唱戏,杨小楼向慈禧太后讨要赏赐一个“福”字,慈禧太后当场命人准备笔墨为杨小楼写了一个“福”字。
殊不知,刚一落笔,一个多嘴的宫女马上说:“老佛爷,福字旁边是一个示字,不是衣字呀?”大家一看,原来慈禧写字时多写了一点儿,宫女指出后慈禧太后很是难堪,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原本喜乐的场面陷入了僵局。
这个时候,慈禧已经答应赏赐这个“福”字给杨小楼,字写错了,不想赏赐这个错字,但是不赏赐也不行。
而杨小楼更为难,他也不敢领赏,他知道一旦有人嘲笑慈禧写错了字,可他自己却掌握着慈禧的把柄,或许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真是左右为难。
此时,李莲英上前说到:“老佛爷洪福齐天,她老人家的福字自然是要比世人的多一点儿,要不怎么显示出她老人家的高贵呢?”慈禧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杨小楼也借此说到:“老佛爷的赏赐小人万不敢领受。
”这个僵局也就一笑而过,一场危机瞬间消散无形。
无论是罗斯福总统还是大总管李莲英,他们的口才绝对是没得说的,他们表现出的也不仅仅是口才这么简单。
罗斯福的一个例子使得《租借法》顺利通过,英国获得支持,李莲英的一句妙语化解了慈禧太后的尴尬和解除了杨小楼的危机。
这些说词和口才,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的,这需要见多识广和经验的积累,这里面也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如果你是一名执业律师,你不想做井底之蛙,就应该静下来用心的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
如果你想说出的话不空洞无物,就应该积累大量的、雄厚的、扎实的说话资本,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说话的内容。
要不怎么说“口才也是一种资本”呢?这个“资本”就是其他社会科学知识,就是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边缘学科。
一个人的能力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必然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展示,表达能力就是最好的展示方式。
执业律师也不例外,也需要通过口才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
因此,表达能力不强的人在展示自己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加强锻炼。
好的谈话,跟作文一样,要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否者表达出来就会体现出你的口才不佳。
良好的语言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展示自己,更能为我们辩护和广告,从而会更有机会获得客户和成交。
多年前,笔者办理过一起医疗纠纷案件,当时案子在安徽省宣城市某法院开庭,当地卫生系统组织了辖区的医院院长和主治医师前来旁听,以示警示教育。
庭前笔者查阅了案卷全部材料,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和参考资料,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我在庭上的发言获得了旁听席上的医院领导和医师们的认可,并获得法院支持,最后我方胜诉。
庭审结束后,不少医院的院长跟我交换意见,让我指点一二,如何防范医患风险,好几个人还问我以前是不是当过医生。
以前代理的一起离婚案件,男方对女方在家养的生猪的生长很是浮夸,说他们婚后买了一头生猪,两个月就长了100多斤,认为女方卖了生猪的钱私自藏起来了而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我就根据饲养生猪的技术、饲料以及生长的科学知识在法庭上展开了反驳,并批评了男方的不对之处。
结果,当庭调解和好,法官还说我跟当事人和旁听群众上了一堂科普知识课。
为此,笔者认为律师的口才不是凭空想象就可以的,而是需要积累的,而且律师不但要具有好的口才,还需要多掌握其他科学知识,特别是与承办案件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
否则,在法庭上的发言就会言之空洞,没有支撑,无法让听者信服。
会说话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表达、聆听、应变等多项技巧。
善于表达,会聆听,能正确判断,巧妙的应对,是衡量一个人口才好坏的重要参考标准。
而善于表达,需要自己肚里有货,巧妙应对也需要有应对的具体技巧,这些都是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才行,所以说“有口才,一定是人才;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
因此,要想拥有好的口才,需要平时的学习、积累,让自己成为博学多才,成为多面手和全才。
这样在遇到各种情况发生时,才能应对自如,对答如流,遇到危机时才能巧妙的化解。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平时在锻炼口才的时候,一定要多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典故等,丰富自己的语言内容。
“阅读丰润生命,智慧启明未来”。
我们要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在阅读中增长智慧,收获智慧,以期成为未来的引路明灯。
作为执业律师,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掌握语言的艺术,掌握说话对方的特点,要避开谈话双方的禁忌,避免进入谈话的雷区。
善于说话的人,总能找到“安全值”最大的话题,引起大家的谈论兴趣,避免谈论的内容引起对方反感。
比如说,与不幸的人谈话,需要避免谈起不幸的事情;与失恋的人谈话要避免聊起爱情、婚姻方面的话题;跟残疾人聊天,要避免过分关注他的身体;与专业人士在工作之外少谈工作,在工作场所少谈家务;与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聊天时,尽量少谈政治、宗教和性的问题,避免引起对方不悦,使谈话陷入僵局。
因为,这些都是社交谈话的雷区,执业律师需要更加注意。
律师的口才,就是律师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运用准确、得体、生动、巧妙、有效的口头表达策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无论是与客户谈判、与对方谈判、发表代理词、发表辩护词、演讲等都是一种交际,律师都要通过表达策略,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也是一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