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发病相关因素
(二)纤毛运动障碍 正常的纤毛功能对维持鼻腔和鼻窦的清洁具有币要作
用。CRS纤毛动能异常多继发于炎症等,通常是可逆性改变。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由于纤毛中心 微小管缺失导致纤毛无法运动,常伴发CRS、呼吸道疾病及 不孕不育症,如果同时合并内脏转位则称为原发性纤毛不动 综合征。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CRS与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AR)哮喘及气道高反应的关系密切。全球变 态反应与哮喘欧洲协作网 (GlaobalAllergy and Asthma Fumpcan Network, (ALEN)2012年 在欧洲12个国家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RS患者哮瑞的患病率 比非CRS患者高2信以上。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 CRS患者中 11.2%伴哮喘、27.3%伴气道高反应。在需手术治疗的CRS患者中, 气道高反应的发生率为45.4% .哮喘的发生率为10.4% .且嗅裂及 上鼻道区域的息肉和息肉样粘膜水肿与气道高反应及哮喘的发生 相关。
发病机制
CRS是一种高度导质性疾病,其发病与解剂结构遗传及 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解剖因素 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发育异常导致的通气和引流功能障碍可能
促进了CRS的发病,包括严重的鼻中隔高位偏曲压迫中鼻甲,过度 发育的泡状中鼻甲、筛甲气房、Haller气房、以及鼻甲肥大、钩突 移位或尾端肥大等。但也有研究显示,CRS的发病与局部解剖学变 异的关系似乎并不显著。
(三)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可能不是引起CRS的初始原因,但它是CRS发
生发展的一个易感因素.它可以加重CRS患者黏膜的炎性反 应。
发病相关因素
(四)细菌 细菌是香为引起CRS的初娇原因尚不明确。基于细菌
I6S rRNA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示.细菌菌群失衡可能与CIS的 发病.炎症状态及治疗效果有关。另外,细菌生物真不仅n 作为感染性病原菌发挥致病作用,也可作为抗原超抗原佐剂 毒素和炎性甚f促进(CIRS的发生和发展叫而且也是个体对抗 荣药物产生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发表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年2期
主讲人:
前言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insinusitis. CRS)是耳景租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 其病因学及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在“南昌指 南”(2008)基础上修订的“昆明指南”(2012),既借鉴了欧洲鼻窦炎和鼻 息肉意见书 (European petionmper on rinmsinaitis and nasnl pnlyps,FPDS)2012 年版的内容,又参考了我国临床实践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对规范和推动我国CRS的临床诊疗起到了重贾的引导作用。近年来,我国 CRS的诊疗和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完成了多项较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的多中 心临床研究,并完成了较大样本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在CRS发病机制研究、 免疫病理学分类研究、组织病理学分型研究等领域已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随着我国CRS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逐步深人,其诊疗黄略也逐渐朝着更加符 合中国人群CRS病情特征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为此,中华耳鼻咽喉 头领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联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鼻科学组,决定对"昆明指南”(2012)再次进行修订:为了便于理解和临床 应用,本次修订坚持内容细化,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和临宋需要.进-
发病相关因素
(十)阿司匹林耐受不良 中国人CRS患者中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的发生率约为
0.57%,阿可匹林耐受不良患者若同时合并鼻息肉和哮喘。 则称为阿司匹林三联症(aspirin tiad),阿司匹林耐受不良 患者的鼻息肉范围广,易复发。
步提高我国CR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定义与分型
一 定义 CRS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病程超过12周
二 分型
临床分型:CRS在临床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慢性鼻窦炎不 伴鼻息肉(chronie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 , CRSsNP);(2)慢 性鼻窦炎伴有鼻总肉 (chrunice diunwsinusits wilmasal polyps ,CRSwNP)。这是月前国际 广“泛采用的分型模式,简使实用。
发病相关因素
(八)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几乎
全部合并CRS,80%合并鼻息肉。患者鼻腔分泌物的粘稠 度较正常人增加30~60倍,黏液纤毛清除系统的异常可引 起鼻腔鼻窦反复严重感染。
(九)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是CRS的易感因素,伴发免疫缺陷的患者
CRS复发次数多,同时可伴有其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免疫 缺陷叁与CRS的可能机制有T淋巴细胞功能障得;免疫球蛋 白缺失或功能下降;补体系统异常。
(五)病毒 有研究显示,鼻病毒在CRS患者中的分离率要显著高
于建康对照人群,CRS患者对病毒先天性免疫的异常可能与 嗜酸粒细胞性炎症有关。
发病相关因素
(六)真菌 真菌在CRS发病中的作用存在争议,目前多个前瞻性.随机 双盲试验均未能证实抗真医药物对CRS的治疗有效
(七)超抗原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作为细菌超抗原,能够激活一.系列 免疫反应,诱导以2型T辅助细胞(typc-2 Thelper cll,Th2)反应 为主的嗜酸粒细胞性炎症,但是该超抗原在中国人中的检 出率较低。
病理分型:CRS根据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分为:(1)中性粒细胞浸润为 主;(2)嗜酸粒洲胞浸润为主:(3)淋巴细胞浆细抱浸润为主;(4)混合型。 也有文献报道将CRS分为曙酸检细胞性和|喝酸粒细胞性,但尚缺乏 统--的分型参考标准!,其临床应用还需要进步探索
中国7个不同区域代表性城市多中心CRS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 明,中国人群CRS总体患病率力8%,其中广州8.44%、北京4.18%、 乌鲁不齐9.24%、武汉9.76%、长车10.23%、 淮安4.56%、成都 9.38%。这一患病率高于巴西圣保罗(5.51%)、韩国(6.95% )和加 拿大(女5.7%,男3.4%),略低于欧洲( 10.9%)和美国( 12 ~ 14%)。